时间回到1912年,福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林则徐的女婿刘冰如之孙刘崇伟、刘崇伦创办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1929年,留学日本学习电气工程的刘崇伦从美国购进史端乔布进制自动交接机1500门,电话1100部,对公司进行技术设备更新,开启了福建使用自动电话的先端,使福州成为继上海、广州、青岛之后较早使用自动电话的城市。为了便利用户查阅,公司从1930年1月1日起开始编印电话号码簿,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停止,共9期。
民国时期福建电话有限公司编印的电话号码簿
老电话号码簿的正文部分为横版直排,分别刊载用户电话号码、名称和地址。检索方法除第1期是按各电话用户户名首字笔画顺序检索外,其他各期均有用户名首字笔画顺序检索法和分类检索法两种。
当时还没有黄页、白页之分,只是将营业性质相同的放在一处,按官署、司法、军界、学校、工会等60多种职业分类。这种分类检索法既为当时电话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后世留下一份翔实的福州各行各业名录。
当时的福州城内塔巷、城外南台田礑(今台江中平街)各有一个电话交换所,电话用户700多户。电话号码为四位数,采用旋转号码盘拨打电话。由于初装自动电话,用户不太明了使用方法,电话号码簿正文前面附有自动电话使用法简略说明和详细说明,对每一步骤都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明。
此外,还附有火警、急警电话、按月缴纳话费办法通告、优待购股简章、安装电话机场所应注意各点、电话租用章程、自动电话机件价目表、交通部《国内长途电话营业通则》、闽浙互通办法摘要、福建区福州长途电话价目表、公用电话营业章程、经理公用电话规则等等。
从现存资料可以看到,仅在电话簿上登记号码的钱庄就有50多家,金铺20多家,银行有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农民银行等近20家;拥有一批名牌产品和名店,例如有以经营名优日用品而著称的百龄百货,有南方“同仁堂”之称的回春药铺,有以创制雪片糕扬名海内外的美且有嫩饼店,有生产中国工艺品三宝之一的沈绍安脱胎漆器店,有闽菜的发源地、以“佛跳墙”一菜而轰动榕城的聚春园菜馆,还有以经销手表、唱机等时髦贵重奢侈品的亨得利钟表店,以及庐山轩(福州第一家照相馆)、二妙轩、会英、时代、明星照相馆等等。
电话簿上刊登的香烟广告
电话簿上刊登的银车租用公司广告
电话簿上刊登的葡萄酒广告
当时,这些广告最初刊登在封面、封底、插页上,随着开本的变化,在电话号码栏的顶端、边上,甚至中间都穿插登了不少广告。广告的色彩也由最初的单色、双色发展到彩色。广告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话簿上刊登的彩凤牌留声机广告
其实早在那时,就有很多民国版的“华为”故事在上演,在当时的电话簿上,很多国产名牌货广告,都无一例外地突出“倡用国货”的主题。
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各种洋货蜂拥而入,在占领中国市场、损害中国权益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一些有志之士、爱国商人高举实业救国的旗帜,纷纷投入商场中,为挽回国家利权而奋斗。
电话簿上刊登的炼乳广告
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一大批民族工商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电话号码簿上刊登的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抵御外侮、挽回利权方面曾跟外资企业进行不懈的斗争,可以说每一幅广告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到爱国工商业者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古老的行业已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古旧的街市、老店也消失在城市建设的喧嚣中,只有承载着时代记忆的老电话簿,依然向人们诉说着,那渐行渐远年代的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