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地名趣谈|话说“原口”
2022-04-0109-47-35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1971年,随母亲下放闽侯鸿尾公社,我也由城门的闽侯中学转学到鸿尾中学。第一次去鸿尾,是跟公社总务从福州坐火车到白沙。然后沿铁路走到大目埕,乘渡船到对面的原口,离船上岸。从原口,过金沙水闸,经过奎石,走过堤坝,到石佛头,就是公社所在地,住在林业站。

  后来,每次离开鸿尾和回到鸿尾,都得在原口停留。原口是村,我有个同学就是原口村人。这里更是渡口,是车(汽)轮码头,是鸿尾与外界交通的主要口岸。码头上有一座楼房,现在是危房了,不过,饱经风霜的牌子“福建省闽江航运公司源口业务站”还在门口挂着。记得福建省闽江航运公司下辖有大的客运站,小的业务站,再小的是服务点。

  源口业务站附近有根柱子,上面还有废弃折扭的标志牌:“原口村渡口-大目埕村。福建省地方海事局。”而码头接近闽江的地方,有座待渡亭,里面有渡口的公告牌《闽侯县鸿尾乡原口村渡口》,写着:渡口名称“鸿尾乡原口村渡口”,渡运航线为“原口-大目埕”。批准机关是“闽侯县人民政府”,批准时间是1998年6月23日;还有闽侯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旅客乘船须知”。

  由此看来,这个村(渡口),早年航运公司称之为“源口”。而今政府和海事部门认可的名字是“原口”。我同学写时都简笔为“元口”。

  家住原口村的老人说,其实原来是叫“鼋口”。因为这个溪口旁边的一大片地方,过去是个圆形的洲丘,像一只巨大的鼋,形如“巨鼋把口”。确实,渡口的西边,就是鸿尾乡的主要溪流汇入闽江的溪口。这是“鼋口”得名的“口述版”。

  翻阅《鸿尾村志》,对这条溪的记载是:“穆源溪,古称鼋溪,因为溪中生长有水生珍稀动物‘鼋’而得名。”由此来说,鼋溪的入江口,自然可以称为“鼋口”。这是“鼋口”得名的“古典版”。溪口还有个设在金沙的水闸,便于水运、灌溉和防旱涝。

  另外,这里叫金沙,会不会曾经挖过金沙?还是因阳光下沙滩金光闪闪得名?不得而知。

  《鸿尾村志》还说:“鼋溪流域一带称作鼋里……唐末,王穆源随王审知入闽,后被指派到古称鼋里为官,因其治理鼋里有功,后就将鼋里以王穆源的名字命名为‘穆源’,亦将鼋溪改称为‘穆源溪’。”

  穆源溪的上游有个溪源村,表示这里是溪的源头。如果这样,在它汇入闽江的溪口,叫“源口”,也是可以的。而简笔写成“元口”,好像与“鼋”也有一些联系。

  探究一个地名的不同说法,大致就了解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基因。

  《福州晚报》(2022年4月1日  A14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