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抗战期间印尼福州侨胞捐钱送药 朱德彭德怀题词 见证海外乡亲的爱国情怀
2022-04-0608-42-54来源:福州晚报

□“榕博探秘·镇馆之宝”系列之⑦ 


抗战期间印尼福州侨胞捐钱送药

朱德彭德怀题词

见证海外乡亲的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期间,素有爱国爱乡传统的海外福州籍华侨,纷纷加入到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时光荏苒,如今在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朱德、彭德怀20世纪40年代的三幅题词原件,见证了当年海外福州乡亲的爱国情怀。

1649206047233603.png

1649206117512619.png

1649206183581014.png

  题词为福州魏太夫人而写

  这三幅题词分别为“教子有方”、“伟哉阮母、德被异土;宝婺虽陨、范式千古”和“彤管昭然”,前两幅由朱德手书,后一幅由彭德怀手书,上面都盖有手书者的印章,均是为印尼福州华侨阮家金的母亲、福州一位普通家庭妇女魏太夫人而写。由于时代已久远,题词的纸质已经泛黄,部分文字间出现了铁锈痕迹。

  阮家金(1904-1986年),印尼爱国侨胞,出生于福州鼓山镇前屿村,15岁出国,先后在印尼泗水、雅加达、井里汶等地谋生,经过多年辛勤创业,渐有积累,曾在印尼万隆创办过重庆大酒店及金银珠宝企业。由于他热心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被同乡推选为印尼万隆市福州公会主席。

  常言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州人的足迹”,福州是著名的侨乡。“七·七”卢沟桥的枪炮声,深深震撼了远在海外的福州籍侨胞。抗日战争中,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期间,阮家金在印尼举办宣传抗日救国活动,带头并发动侨胞捐款捐物,指出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受海外乡亲的委托,他将募集到的钱款和前线急需的“奎宁丸”等大量药品,通过相关途径,送往抗日根据地延安,支援八路军的抗日斗争。

  延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党内兼任侨务领导工作,他接到阮家金这笔海外侨胞的捐款和药品后,非常感动,立即题词一幅,赠给阮家金的母亲魏太夫人,上书“教子有方”。

  1947年,阮母魏太夫人逝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闻讯亲笔题词致哀,称“伟哉阮母,德被异土,宝婺虽殒,范式千古”。同时彭德怀副总司令也致词称“彤管昭然”,赞颂阮家金先生的母亲魏太夫人教育子女爱国爱乡、为抗战捐款捐物之义举。

  “宝婺虽陨,范式千古”指魏太夫人虽然去世,但榜样的力量永垂不朽;“彤管”原指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邶风·静女》,以红色表示赤心公正。这三幅文物原件既说明了华侨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侨务工作。

阮氏后裔将题词悬挂在阮公祠

  这三幅墨宝一直被阮氏后人珍藏。2001年,阮氏后裔将朱德的两幅题词和彭德怀的一幅题词制成横匾,悬挂于鼓山镇前屿村的“八闽奉旨第一祠——阮公祠”。

  阮公祠是为了纪念南朝名臣阮弥之而建,这祠堂可不是老百姓祭祀自家祖先的,它有个特殊身份——官祭,就是政府春秋两季要派官员来祭祀。据文史专家介绍,福州2200多年的历史中,有这待遇的古人只有三位,分别为闽越王无诸、闽王王审知和阮弥之。

  汉晋以后,中原民众陆续迁闽。他们带来中原文化及生产技术,带动了福建地区的发展。南朝宋元嘉二年(425),阮弥之任晋安郡(今福州)太守,任上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在乌山南麓择30多亩地,建20多间房,请中原名士和阮氏后裔来闽讲学,传播中原文化;那时福建时有洞夷海寇侵扰、互相仇杀,阮弥之努力化解仇隙,做到了政清民安;发动闽人垦荒造田,劝农劝耕。阮弥之在福州去世,他去世后朝廷给他的谥号是“忠惠”,因为他传播文化有功,给他建了座官方祭祀的祠堂。

  阮弥之后裔后来分迁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南平等地,还有一部分旅居菲律宾、印尼、越南、日本、美国等国家。如今阮公祠祠堂大厅里悬挂着朱德等人的“教子有方”横匾,是为了纪念福州阮氏家族在抗日战争中出了位抗日功臣,以期后人缅怀先贤典范,弘扬阮家金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原件2010年捐赠给市博物馆

  阮家金有子女24人,旅居海外各地,其最小的女儿阮幼兰旅居香港,她是阮家金和冯祖光(晋安桥边,福州市华侨私立小学创办人)之女,在福州曾投资办过企业。

  2010年2月23日,阮家金的女儿阮幼兰将朱德、彭德怀这三幅墨宝原件捐献给了福州市博物馆。近日,本报记者与在香港的阮幼兰女士进行了采访沟通。

  阮幼兰告诉记者:“我祖父以前在福州是帮人做衣服的,我的祖母(魏太夫人)是福州东门菜园口农民的女儿,他们有4个儿子,2个女儿,阮家金排行老三。因为家里贫穷,父亲很小就跟着别人去学打金了,因手艺不错,后来跟人去了印尼。他在印尼安顿后,又带了很多福州亲戚、朋友来印尼,后来成了印尼福州乡亲中的领头人。他深知有国才有家,所以在抗日战争时候,他会千方百计捐钱筹药给八路军,号召同乡人为抗日做贡献。”

  “文革”期间,阮氏后裔费尽心机,用铁匣子收藏这些题词,埋藏于地板下。十年浩劫过后,铁匣子在地板下已经部分锈坏,致使被同时收藏的周恩来等人的悼词原稿未能保存下来。而这三幅珍贵文物尚斑驳可认。

  阮幼兰原是福州市政协和福州市侨联的委员,有一次她到市侨联开会,与当时的福州市领导聊至这三幅题词,他们希望她能捐出来,由有关部门保管。

  阮幼兰说:“我与兄弟姐妹们进行了交流,他们都同意我的意见,认为这题词应该属于全社会,把这个家里的无价之宝捐给政府,会比自己保存更有价值。我的父亲是福州人,我相信这也是我父亲的心愿。从小父母就用福州话对我们兄弟姐妹说‘我们是中国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别把源头忘记了’。”

  朱德、彭德怀题写的这三幅作品,2014年在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办的“中华魂、八闽情——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珍品展”、2018年在福建省博物院举办的“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百国百侨百物展”和2021年5月中国侨联主办的“百年航程 赤子侨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中均有展出,展出时由福州市博物馆以复制品形式选送参展。

  以物述史,深化革命传统教育

  □专家品宝

  ■特邀专家:福州市博物馆馆员 翁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外华侨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华章。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形成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民族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这三幅朱德、彭德怀的墨宝承载着海外华侨支持民族战争的光荣历史,见证了阮家金先生为代表的海外华侨在抗战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们崇高的民族大义和赤子情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是福州市博物馆成立后首次接收到的海外侨胞捐赠,充实了馆藏革命文物资源,是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批文物不仅为研究华侨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依据,还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教科书。以物述史,以史溯源,才能深化革命传统教育的“源头活水”,激励我们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记者 顾伟

  《福州晚报》(2022年4月6日 A08版 榕博探秘 镇馆之宝)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