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值守 为“疫”消得人憔悴
福州疾控这朵“铿锵玫瑰”,在流调溯源岗位与病毒赛跑
陈敏红值守流调溯源专班。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感动。”“近三十年来,福州市各类传染病现场,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她叫陈敏红,福州市疫情防控的领军人物,一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抗疫老将和专家。
福州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她24小时值守流调溯源专班,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与病毒较量。
24小时值守的“女汉子”
3月17日,在外地入(返)榕人员的主动筛查中,我市发现了本轮疫情首例本土感染者。疫情警报再次拉响后,作为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的陈敏红,带领经验丰富的流调溯源队员直奔一线。
她现场指挥,与公安、工信和大数据等部门融合协作,促进信息交流、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流调效率,协调省市区流调队伍,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首例本土感染者的核心信息收集。在她带领下,队员们分组分工开展防控,边调查、边推送、边管控、边检测,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将密接者、次密接者管控到位。
接下来的日子里,作为福州疾控疫情防控组和检验检测组组长,她坚守在疫情防控最核心的流调溯源岗位上。为统筹流调队伍高效运转,她将流调队伍进行整编组建,8名队员在战“疫”一线驻点流调溯源专班,其他队员组成6支流调溯源队,每队48小时轮班值守。而她以身作则,舍弃所有节假日,24小时值守流调溯源专班。
“我们快一秒钟就少一个感染风险”
十多个日夜,陈敏红不分白天黑夜,调度流调队员,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精准判断源头,梳理传播链条,追踪密接、次密接人员,抢在病毒的前头,遏制病毒传播。
同时,她实时组织专家共同探讨,积极开展流调“回头看”,全面复盘梳理疫情传播链,对可能存在的疑点和盲点进一步抽丝剥茧,堵塞漏洞。
在她的带领下,流调溯源专班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防控体系,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流调溯源、疫情分析研判和密接协查等工作。
“她很明显憔悴了。”陈敏红的同事告诉记者,长期的熬夜、高强度工作,常常让陈敏红感到身体不适,但她一直坚持工作至今,“我们快一秒钟,就少一个感染风险”是她的信念。
记者了解到,1993年从福建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至今,陈敏红就一直在传染病防控岗位上。她经历过“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黄热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还是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州市三八红旗手。
(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廖强冰 罗秀凤 疾控中心供图)
《福州晚报》(2022年4月5日 A04版 福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