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地名趣谈|话说“六十份洲”
2022-05-1603-44-02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我在鸿尾中学读书时,是随母下放鸿尾公社。当时住在公社林业站一楼东头。西头住春来一家,他母亲经常提起老家在“六十份”。我当时只知道那是一个靠江边的地方,“扒龙舟”时很热闹。

  后来,在闽侯县南屿镇,现在湾边大桥附近,看到一个村名牌,写着“六十份村”,才把中学时代的模糊名称跟眼前实名对上号。

  六十份村是在南屿镇东南部,是南屿镇最边远的一个村庄。东有大樟溪,西与冠洲村相邻,南与柳浪村(这个村名也有想象空间)相接壤,北临闽江。村中江水环绕,全村有耕地面积380亩。村民2百多户,人口上千人。村民姓氏有江、曾、林、欧等,其中曾姓为主姓,占全村人口80%,为漳浦一带迁入。

  因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村民以发展渔业、农业为主,渔业发达,为主要经济来源。另外村里还发展纺织业,目前辖区内有五家纺织厂。虽然该村相对偏僻,但基础设施还比较好,村主干道为3.2公里的水泥路,并户户通自来水。湾边大桥引桥路段连接六十份村的主干道,现可直接从高速公路立交桥经福州金山进入福州市区,不仅全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并且为村民带来新的契机和希望。

  村里的历史文化古迹有白马大王庙一座,占地200多平方米,每逢初一、十五香火不断。

  我很好奇,为什么叫“六十份”?

  查资料,说六十份洲,原来是“陆续分州”的谐音。得名缘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移五县寨巡检司治此。那五县寨呢?《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六中“福州府”的“五县砦”(砦,同“寨”)记载:“司旧属怀安县,接闽县、侯官、古田、闽清凡五县界,因名。宋、元、明均有巡司驻此。清雍正十二年废,移司南屿。”

  1734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年,侯官县划出十二都的区域设置了大湖分县,置县丞厅,命县丞由府城内移驻大湖办公。同年,自宋朝元丰4年开始设置的五县寨巡检司移驻南屿。由此,新设不久的大湖分县迅速地取代了旧巡检司,成为了方圆十二都地界的真正统治者。此后,作为县丞驻扎办公处地的大湖县丞厅辉煌一时,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政府裁撤大湖分县后,逐渐败落,现在留有遗址。

  巡检司是干什么的呢?这是官署的名称,巡视检查。宋代设置,掌训治甲兵,巡逻州县,擒捕盗贼。元代在县置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人。明代在各府州县关津要害之处都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查奸伪等。

  “陆续分州”与六十份洲是谐音,但是“陆续分州”跟巡检司好像没什么关系。倒是当地有人说是因为当初开发这个地方的时候,出资出力的人不少,就按照类似股份,分成60份,合股开发。似乎有道理。其下游的地名有“四十八份洲”,其来由可资参考:

  在螺江这里,以江中洲为中心,有塔礁洲、六礁洲、蟹山洲、文山洲、四十八份洲等。四十八份洲在江中洲洲尾,是由四十八个人投资造洲开垦洲田和蚬埕。后来居住在江中洲禄家头的刘连品房和蟹山洲的刘木水弟房,迁居四十八份尾,靠租种水田等生活。再后来这两房人又全部搬回江中洲(现在叫龙祥岛),那里成了废墟,长满芦苇,变成候鸟过冬湿地,成了福州·塔礁洲湿地公园。

  《福州晚报》(2022年5月16日 A06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