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化-“榕博探秘·镇馆之宝”系列之12
留存在福州文庙的百年石碑
记录了萨镇冰当年带头重修崇圣殿的故事
福州文庙外景。
福州文庙(又称福州孔庙)位于福州南门兜圣庙路10号,是古代祭祀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如今在福州文庙内保留着一块近百年的石碑,碑文题名为“重修福州孔庙崇圣殿记”,记录了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萨镇冰带头重修崇圣殿的故事。该碑为青石材质,底座已经缺失,高150厘米、宽63厘米、厚15厘米,正文共计275个字。
俯瞰文庙。
福州文庙1200多年不变址
作为地方文庙,福州文庙具有很长的历史延续性。该庙始建于唐初,是福建省内最早的文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兴建的地方文庙之一。据史料记载,唐大历八年(773年),它从福州城西北移建今址,迄今已1200多年,福州文庙位置都没有发生过变化,都是在原址上重建。
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文庙设四门学。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转运使杨克让重建孔庙。景祐年间,在庙旁增设府学,隶属孔庙。此后历经明清两朝,福州文庙不断扩展。
现存福州文庙建筑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至四年(1854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5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南北依次二进院落,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由南往北依次有棂星门、前埕、大成门、庭院、月台和大成殿;两侧则有廊庑、乡贤祠、名宦祠和东西两庑等。2006年5月,福州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为了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福州文庙进行了一系列展陈工程提升,新增了《邹鲁名邦 文脉流芳—福州古代教育史展》《科举鳌首大魁天下—福州历代状元展》《识礼明仁 闻乐知德—礼乐文化展》三个展览,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庙内涵。
“重修福州孔庙崇圣殿记”碑。
崇圣殿碑文刻制幕后故事
“重修福州孔庙崇圣殿记”碑文记录了1924年夏天,闽江北源建溪发生大洪水,导致省城福州受灾。福州文庙内的崇圣殿受到大水浸泡,最后墙倒殿塌。1924年秋文庙丁祭的时候,福州本地官员和乡绅商议重新修复崇圣殿,并告知当时福建省财政厅,希望出资修复,但当时财政厅没有同意。到了第二年,即1925年春文庙丁祭,继续要求财政厅出资修复崇圣殿,但依然没有被批准。此事后来被时任福建省长萨镇冰所知,他感到十分忧虑,甚至说没有把文庙崇圣殿修好,都是他的责任。
于是,萨镇冰带头捐赠百金用于崇圣殿重修。在他的倡议下,其他人也出资出力,时间大约是1925年农历七月。过了一个月,即八月,文庙崇圣殿重修完毕。
此次重修崇圣殿主要倡议者是崇孔会会长于君彦、副会长谢叔元等人。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萨镇冰带头捐款,在当时尊孔之风日渐衰微的背景下,崇圣殿很难重修成功。另外,他们也肯定孔子及其学说,认为只有孔教才能恢复社会好风气,并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萨镇冰作为当时福建省的政要名人,为尊孔作出表率。为了将来主政福建的行政长官能知晓萨镇冰的功绩,他们特地立碑记载其重修福州文庙崇圣殿的事迹。
碑中提到的崇孔会会长于君彦和副会长谢叔元,均是前清福州籍著名人士。于君彦,字幼芗,闽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第二甲一百三十八名。他被清廷授翰林院编修,曾任福建官立商业学堂监督,鼓山摩崖有其楷书题刻:“诸恶莫作,从善奉行。”谢叔元(1866-1938年),字希庵,后改字希安,侯官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位于漳州角美的中国第一家民间国际邮局“天一总局”牌匾由谢叔元题字。
萨氏家族与福州文庙的关系
萨镇冰(1859-1952年),字鼎铭,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后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1917年、1919年两度出任民国海军总长,曾经暂代过国务总理;1922年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庙崇圣殿在明代称启圣(殿)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皇帝诏令天下文庙立启圣祠,专祀孔子之父叔纥;清雍正元年(1723年)诏令改启圣祠为崇圣祠。萨镇冰作为海军著名将领,倡议重修福州府文庙崇圣殿,也因为福州文庙与萨氏家族渊源有关。
首先萨氏家族世代书香,仅清康熙至光绪间登第者即达五十余人。萨镇冰的父亲萨怡臣,曾考中秀才,深受传统儒学教育的影响。萨镇冰自幼继承家学,七岁入塾读书,启蒙业师是福州知名的王崧辰先生,让萨镇冰从小接受孔孟思想教育,受孝、忠、礼、义、廉、信和耻等传统道德思想熏陶,自然也是崇孔尊孔。
其次,萨怡臣中秀才之后,在科举道路上屡次碰壁,不得不以塾师为业,勉强维持着寒士的生活。萨镇冰八岁时,萨怡臣的菲薄收入日渐难敷家计,因无力缴纳房租,不得不从澳桥下迁往西门兜水陆轩京果店(族长居所)暂栖身。此时,福州文庙给了萨家物质和精神上双重的帮助。
晚清福州文庙每年春秋丁祭时,都邀请萨怡臣充赞礼官,指挥童生、乐生演习礼仪。萨怡臣在福州文庙活动,萨氏族谱中有记载。清朝福州文庙的春秋丁祭盛大而隆重,当时祭孔是官府行为,有经费保证,萨怡臣担任赞礼官也是有一定报酬的。这笔收入具体多少,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对于萨家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此外,对于一个在科举场失意的儒者,或许只有在每年祭孔时,才能得到一些精神安慰。因此修崇政殿,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萨镇冰对父亲的怀念和一种感恩。
□专家品宝
碑文为福州文庙研究提供了厚度
■特邀专家:福州文庙保管所所长 林立杰
当前对萨镇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海军生涯、政治生涯和晚年生活,此碑文的发现,增加了萨镇冰在文化方面的贡献。萨镇冰捐款百金重修崇圣殿,在当时是一件大事,但无论是后人研究还是萨氏族人回忆录,均无这方面的记载。它从侧面反映了这位海军名人的高尚情操。
一块碑记,一段历史。若没有这块碑记,或许后人不会知道,萨镇冰家族和福州文庙的渊源;若不是这块碑记,当年重修文庙崇圣殿的事迹,或许就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关于文庙的史料不多,特别是传世碑文更是凤毛麟角。“重修福州孔庙崇圣殿记”碑文,不仅为研究福州文庙修缮提供了史料依据,更彰显了萨镇冰人格之高尚、感召力之巨大,让今人充满敬意。
记者 顾伟 张旭阳
《福州晚报》(2022年5月19日 A08版 榕博探秘 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