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圃林氏兄弟三院士祖籍考
2022-07-1510-57-5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依光

  6月6日《福州晚报》刊登《父子双进士、兄弟三院士》,6月27日贵报再登《也说兰圃林氏兄弟三院士》。树有根,史有源。《兰(圃)江林氏族谱》(1947年版)、《福州浦江林氏族谱》修谱吻合真实记载:兄弟三院士的祖籍系兰圃村林氏第九代林统民的后裔族人。明永乐四年(1404),兰圃九牧林始祖林懋由莆田梅岭迁徙闽(侯)县归义里,距今已有618年的历史。后在清雍正元年(1723),林统民先是迁徙尤溪,又辗转琅岐创业,后迁居福州城区。至清同治七年,兰圃林氏13世林灼三赴京科举中第三十九名进士,长子林福熙清光绪十二年考中进士,父子蝉联双进士成为兰圃民间传续历史佳话。

  传至同炎、同骥、同骅三院士应为兰圃林氏第16世族人。林灼三、林福熙应是兄弟三院士的曾祖父、祖父。三位院士的原籍为闽(侯)县是有据可考的。

  今年初,笔者受兰圃村委会之托修编《兰江古今》期间,从各类历史资料中顺藤摸瓜,找到了关于兰圃村人林灼三确凿证据链,也了却笔者心中对三院士祖籍悬念的寻根答案。

  一、进士林灼三祖居及身后遗证

  从兰圃村迁徙福州族谱有文图曰:兰圃村间“三落裡”“大厝裡”均是林灼三祖居之地。为兰圃村林姓新社支房繁衍族人的发源故址,今在“大厝裡”厅堂悬挂林灼三中科进士馈赠祖屋的“进士”匾犹存。

  二、进士林灼三族脉世略

  林灼三父名进星(1759-1841),排行老五,字言修,号承西,清嘉庆甲子年优贡,清同治追封文林郎,娶孺人沈洁秋,生有三男三女,后移居福州鼓楼水部。胞兄林灼举,字心贤,生于清嘉庆丙寅年,嘉庆己卯年授文魁;次兄林灼宗,字心冈,生于清嘉庆乙亥年,道光乙未年授拔贡。

  林灼三的二伯父进绪,名元英,字弁瀛,号仁芳,生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六月廿三日,嘉庆六年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十三年顺天乡试中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考中三甲七十四名进士,任国子监学正,先后任江西上高、吉安府龙泉知县。之前嘉庆三年(1798),林元英进鳌峰书院学习,又是林则徐(二甲四名进士)同窗学友,同科考中进士(注见林则徐纪念馆内鹤池园御碑),同授编修,历任主事员外郎、福建粮道、浙江温州道、云南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太仆寺卿等职。乾隆五十四年(1789)因家父柏心在广东海丰病逝,元英随祖父宗生回福州,居住榕城三坊七巷东侧横锦巷,一生廉洁,晚年隐居桐口高人洲,从事教书育人。

  林灼三祖父林桂,字煊,族谱名林莱,别称“白头发仔”,生于清雍正年间,文武双全,乾隆壬午年名列文魁第十八名,武魁第十名,任中郎,乾隆年间封为进士,先后任昭武都蔚,三品都统,生六男五女,热衷于社会公益慈善,一生另收养两名孤儿为义子,遂姓林氏。

  林灼三曾祖父林宗生(1716-1822),生于兰圃村,名谢潮,又名“白头发”,清戊辰科进士,历任吉安知县、参事等职,享年106岁,不愧为福州浦江林氏一位长寿之星。仁宗皇上曾御赐授黄卦一件,诰命夫人江乾英。

  林灼三高祖父林统民,生于兰圃村,为外迁福州林氏一世祖,系兰圃林氏八世林贞立的四子,清授文魁,曾任福州洋务船行督办。高祖母刘君湘,墓葬北门外马鞍山,墓穴结构糯米糊大凤埕坟莹。2003年,因福州软件园建设征迁,今移葬福州森林公园附近“万寿园”。

  进士林灼三上下族人人才辈出,如二伯父元英的堂侄林享元(1871-?),早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运动,先后出任福建省同盟会主要负责人、仓山梅坞公益社负责人,1910年创办《建言报》,任社长,曾任民国政府秘书等职。

  经多方资料考证,林灼三上祖繁衍后辈成为簪缨世家,枝茂叶繁,瓜瓞绵绵。据福州(兰圃)浦江林氏族谱记载:有进士5名,有贡元、解元、亚元、拔元、拔贡、文武魁24名,有当选院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联合国秘书、驻外副领事多名。

  《福州晚报》(2022年7月15日 A13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