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禅师的《白鼠歌》
2022-08-0209-48-3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李湖江

20220802_A07_01_34.jpg

隐元骑狮像

  2022年6月30日至7月18日,由省文旅厅、省外办和福州市共同主办的“一脉传承 花开两邦”——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黄檗文化展在福建省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隐元禅师、其师费隐通容,以及弟子木庵性瑫、即非如一、独立性易等人的书画作品,令观者大饱眼福。

  隐元禅师(1592-1673)是福建福清人,系明末渡日禅僧,在日本开创了黄檗宗,其影响不仅超越了佛教,还波及整个江户时期的日本社会文化,由此产生的综合性文化样态被称为黄檗文化。

  如这张隐元骑狮像,就是本次的展品之一。狮子为兽中之王,在佛教中则象征法中之王。动物的形象在佛教中通常是作为一种譬喻,比如佛教中讲的三毒“贪、嗔、痴”,通常用鸽子、蛇和猪来代表。佛经中也会出现老鼠的形象,在《宾头卢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中有一则名为“二鼠侵藤”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一人在旷野中行走,遇到一只凶恶的大象在后边追赶,他看到一口井,沿着井边的树藤爬入躲藏到井中。这时有黑白两只老鼠,用牙齿撕咬着树藤的根部,井的四边有四只毒蛇想要咬人,井底下有三只毒龙正看着猎物,树根摇动的时候,树枝上有蜜落入口中。故事中的旷野、大象、井、树藤、毒蛇、毒龙都是譬喻,其中黑白两只老鼠,黑鼠譬喻夜晚,白鼠譬喻白天,老鼠咬树藤根譬喻人的每个念头的生灭。但老鼠在佛教中有时也象征财富或祥瑞。在平久保章编《新篡校订隐元全集》(东京开明书院,1979年)中录有一首《白鼠歌》:

  大雪至,应瑞期,年丰道泰不思议。

  由来觑破尘劳梦,洁净身心独自持。

  阴消尽,阳升时,洪钧运转无差移。

  万物尽萌未发旨,一心了徹鉴无私。

  竖两眼,展双眉,返照金刚般若基。

  老来松下长安逸,慎终如始不吾欺。

  审物我,兆数奇,去年此际产双芝。

  九重舍利耀宗眼,五彩文明徹四维。

  今现瑞,白鼠儿,重重呈吉最希奇。

  ……

  增民福,只在斯,感应道交起凤池。

  人天瞻仰叹希有,聊赋诗歌应便宜。

  不日门头悬灵彩,方知老倒语无枝。

  1666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天降大雪,民间俗语有云“瑞雪兆丰年”,在隐元看来,这预示着太平丰稔。然而祥瑞却不止一种,“天降瑞雪”之外还有“厨现白鼠”。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老鼠系吉祥动物,象征子孙繁茂,隐元禅师的这首白鼠歌显然是宗门大振、法脉久远之隐喻。从1654年东渡以来,隐元禅师先后弘法于长崎兴福寺、崇福寺,一开始引起巨大的轰动,曾吸引大量日本禅僧前来学习,之后前往妙心寺的末寺摄津普门寺,未曾料想在妙心寺遇到反对的声浪,乃至在普门寺受到软禁,这是他在日本弘法道路上的一大挫折。后来依靠自身的德行与威望,获得德川幕府的支持,1661年在京都宇治受地开辟“新黄檗”,又过去了五年。

  这五年来,隐元禅师经历了一些重大或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曾触动他的心灵。第一,师父费隐通容圆寂。隐元受法于费隐通容,传临济宗法脉,感念师恩其重如山。据《年谱》载,1661年当费隐老和尚的讣音传来,隐元很长时间都说不出话。隐元曾写过一首诗《怀本师和尚》:“师资道重逾乾坤,朝暮沉思撼海门。聊向潮音通线脉,忽伸浩气澈洪恩。几回梦拶机前活,数四吹嘘格外尊。三顿酷情无处雪,千秋遗恨旧疮痕。”从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隐元极为怀念师父的恩情。第二,弟子们的成长。如日本籍弟子龙溪性潜受请入皇宫为后水尾法皇说法使他感到欣慰。又如即非如一从长崎崇福寺赶来省觐,与木庵性瑫分立两堂首座,左膀右臂一时聚齐令隐元感到欣喜,接着他将宇治万福寺住持之位传给木庵禅师,法席后继有人。但祖庭福清万福寺住持弟子慧门如沛圆寂又让他黯然神伤,所幸有虚白性愿接席担任住持之职。又如法孙惟一道实精进修行、刺血写经也得到他的肯定。第三,宇治万福寺建设工程日益完善。法堂、精舍、佛菩萨祖师像、放生池等陆续完工,京都宇治黄檗山万福寺呈现出一派人才济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时隐元禅师又联想到前一年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后水尾法皇赐佛舍利五颗并贮以宝塔,又赐金勅建舍利殿。他在《白鼠歌》诗中写道:“九重舍利耀宗眼,五彩文明徹四维。”舍利是佛荼毗(火化)之后所获得的灵骨,高僧荼毗之后也有舍利。舍利可以说是佛教的圣物,是每个寺院的镇寺之宝。后水尾法皇亲自赐予舍利,还布施黄金建舍利殿,隐元禅师深受感动作偈颂进谢。日后,舍利殿也成为隐元禅师经常登临之地,每每留下诗偈。第二件是此地突然出现两株灵芝。灵芝向来被传为仙家之物,不是凡品。元岳林栯堂禅师山居诗云“霞西道者眉如雪,月上敲门送紫芝”,隐元法孙梅岭道雪在《三籁集》中曾为该诗作注:“紫芝,《本草》云‘紫芝,味甘,保神益精气,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故徐曰:‘瑞,服之神仙’。又有青黄赤白黑之芝。陶隐居云‘皆是仙草之类,俗所稀看。族种甚多,朽树木株上生,状如木檽’。商山《采芝歌》云‘漠漠高山,深谷迤逦。晔晔紫芝,可以疗饥’。”无论是药用价值,还是其象征意义,灵芝都被冠以夺目的光彩。尤其是后者,灵芝可以将世俗之人与神圣世界联系起来,成了人通往神的纽带,由此在百姓的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禅师自然深通此理,借机引导信徒看破尘劳妄想,洁净自己的身心,领悟佛教般若空性的至高境界。对于“灵芝”题材,常见于黄檗宗僧人的传记或诗作之中,不但隐元禅师的诗偈中提及,他的晚辈弟子们也不乏赞颂之辞。

  无论是天降大雪还是厨现白鼠,或是地产灵芝,在佛教徒看来,都属于瑞相的范畴,这三种瑞相被视为天赐。御赐舍利虽是属于人所赐,但是后水尾法皇毕竟是皇帝的身份,所赐之物又是佛教圣物,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所以隐元禅师称之为“人和天遂,道聚法乐之验”,《白鼠歌》反映了隐元禅师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互相呼应,表达了隐元禅师对黄檗宗未来充满光明的期待。此外,如诗句中的“增民福,只在斯,感应道交起凤池”,则反映了隐元禅师的民生主义与众生平等的思想。无论是对于皇亲贵族,还是对于平民百姓,隐元禅师都为他们祈福,待到家家“门头悬灵彩”,即使自己“老倒语无枝”,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表达了隐元禅师禅者光明磊落的胸襟。“门头悬灵彩”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者实指,表示生活幸福快乐;二者譬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叫“六门”,“悬灵彩”喻指开悟、顿悟。“老倒语无枝”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言语道断”,说的是“道”的最高境界,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福州晚报(2022年8月2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