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故居的族缘考探
2022-08-0909-54-1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依光

20220809_A07_01_33.jpg 20220809_A07_01_39.jpg

魁岐乌门里古民宅——林桂故居。林桂故居现为马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圃村林氏“兄弟三院士”的上祖林灼三传世发源于一支簪缨世家。乾隆年间,林灼三祖父林桂授封为举人文魁。6月6日、6月27日、7月15日《福州晚报》连载报道,一步步揭开了这一门旺族的尘封族史。

  据兰圃村林氏《福州浦江族谱》提供信息,不久前,笔者会同福州、兰圃宗亲三人,驱车前往马尾区魁岐俗叫“乌门里”的地方,探访这一座古民居——林桂故居。旧居为什么取名“乌门里”?

  据传,林桂是经过考量效仿唐乾符年间时任金部郎中、闽人廖嵩辞官回乡故里,时养二只乌鸟常携随行,寄情山水,遨游四方,以飞呜卜休咎(判指吉凶之意)。某日,他经安徽祁门石门桥,见身边两乌缠足华表桥栏不舍离开,廖嵩环顾那里四周山清水秀的好风景,遂认此处福地定居于此,启称“乌门”,又建望乌楼。林桂由此启智,在魁岐建造厝居时起用同名“乌门里”,认为这里也是吉地,望将来族人人丁兴旺。征迁之前乌门古厝位于外塘138号。据族亲老者回忆,当年“乌门里”古厝面朝浩瀚的闽江,门前种植着一排荔枝树,厝下就是古渡口,风景优美。江边堆积着层层块石垒成护坡,可抵御发大水冲刷,预为屋宅避险。

  据福州浦江相关族谱记载表明:林桂(1734-1832)是清嘉庆甲子年优贡生林进星的贤父,生于清雍正甲寅年,卒于道光壬辰年,谱名林莱、盛来,别称敬洲,乾隆壬午年中文魁第十八名,武魁第十名,任中郎昭武都蔚,三品都统,诰命夫人陈氏玉花。据魁岐村一位老乡告诉笔者,林桂生前卸任后曾在建安(今南平建瓯等地)任训导,为闽北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林桂原来的旧居,于2003年修建魁岐大桥征移至村南侧福马铁路段一百余米处。这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物,修旧如旧,四周为封火墙,砖木结构,扛梁穿斗式,内设回廊、天井,一进五门开厢房,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登阶进门两侧,见有一对由旧居移来古石狮,栩栩如生,仰望檐口横梁悬挂“乌门里”横匾,厅堂檐面见四朵“长脚寿”花案的木刻图雕镶嵌在上沿壁上,外墙为白石基垫,粉饰白色灰墙,琉璃瓦压顶,整座院落显古朴典雅。

  据魁岐村一位村干部介绍,林桂乃为魁岐林家祖上一位名人。登阶进厅背壁上悬挂着一块“文魁”古匾。据查《野老随笔》资料,清咸丰二年(1852),由福建都察院御史为林桂时年九十三岁补额所书,但有待考证。村干部林兴说,这块古匾是曾经历“劫后逃生”而幸存下来文物。在动荡年代,族人担心古匾涉嫌“复古”,于是在古匾两旁附文刮蹭掉匾小字,现存古匾仍可肉眼细辩,在左旁下沿隐约可见“第十八名”字痕迹,这也佐证了林桂人生履历与族谱记载相吻合,乃乾隆壬午年中文魁第十八名。

  古厝是一块文明历史的“活化石”。在故居正厅中轴正柱见有一副繁体字对联,曰:“资清时至雨露,陪吾室之芝兰”。我们觉得此联平仄不对,故不符楹联规范对称要求,在旁林新荣先生回忆道出了现今对联失欠的原因:2003年旧居迁建时,族亲们事后愁煞原对联没有留下,词汇只是凭一位古稀老者模糊的记忆,所以难免留下瑕疵。

  兰圃村自古是以祖先喜植兰花成圃而得名。林桂故居内出现“芝兰”端倪,只这两字却与祖籍地的元素存异类同。经过擅长古文的一位资深老师“破译”,结论是该对联有悖于语句原意的逻辑,矫正之下应是“清资时至雨露,吾辈世居芝兰”。对联的原意应当是:家族有很多贵人做官,时至今时沐浴恩泽;吾辈及子孙祖籍世代居住芝兰之地,受福祖荫有德,德操之美,环境幽香之地。笔者对故居考证,结论可揭晓林桂祖籍从哪里来的溯源。

  随同故居考探的兰圃村迁徙福州林氏理事会副会长林声发还提到家族中流传的一件轶闻:始祖统民公从尤溪撑木排拆返琅岐从事“马揽”船行。林桂出仕之后,由仓山新街九间排搬到魅岐,也是看中这里水陆环境的有利条件。家族分灶时,林桂这一支族亲后裔得到了祖上继承,分得一只大理石体乌龟。乌龟遂伴随“马揽”船只驶出江海,意外成为了天气预报的助判器。若遇刮大风下暴雨,石龟身上会有前兆,触摸发现有蒸露般湿漉;若天气为晴,石龟身上会呈现光滑耀眼的现象。如今这只祖传的石龟下落不明。

  如今,林桂支脉的族亲家群多分布在福州魁岐、上渡、金浦、首山等地。1953年,魁岐林氏支祠因铁路红线被拆。所有林氏分支先贤留下的功名牌匾起先只是放在村大队部仓库,但“文革”之后没多久就消失不见了,使得无法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位名人的前世及身后。在林桂故居往东北向距800余米山麓,林桂古坟上坪,可见一块“马尾区不可移动文物”标示牌。

  据了解,“乌门里”还是红色革命遗址。上世纪40年代,“乌门里”是中共福马游击队交通枢纽重要联络点,福州地下党林白同志曾在这里组织爱国工农武装革命活动。

  2007年11月,魁岐林桂故居被列入马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晚报》(2022年8月9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