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山
晨钟暮鼓,如今多是描写寺庙生活。而在过去,钟鼓则是城市生活的时间轴。钟和鼓是古代乐器,后用于报时。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鼓楼又称谯楼。大多数的钟楼、鼓楼建筑在城市的中心偏北侧一些,并依人们对地名命名的习惯,鼓楼所在的地方就会被称为“鼓楼”。即使原来的鼓楼被拆除,地名往往也会保留下来,福州就是这样。福州鼓楼区就是因有鼓楼而得名。
福州城的鼓楼,最初是唐元和十年(815年)福州观察使元锡建的州门、鼓角楼。乾宁三年(896年),福州升为威武军,此门称威武军门。晚唐五代时,福州设都督府,成了都督府的谯楼。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程师孟设铜铸刻漏壶以报时。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鼓楼时题“海天鳌柱”“第一楼”,称为“全闽第一楼”。鸦片战争以后,重修的鼓楼上设置了机械的自鸣钟代替刻漏壶。
宋元丰三年(1080年)福州名儒陈烈,因不满官府强令百姓元宵节每户燃灯七盏,在鼓楼上写下“官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的名句,逼使官府收回成命。1794年,福州举人林希五在鼓楼元宵迎灯赛会时,制作了“一对台阁(制台,抚台)不点灯,两只狮子(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戏铜钱,五个道士(粮道、学道、盐道、兵备道、钱道)戴歪帽,一头老虎(知府)脚点蜡”的奇特花灯,揭露长泰命案中官员贪赃枉法的行为。后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两台暗摸摸,双司只要钱,五道官不正,唯府祝光明”,著名闽剧《兰花赋》就取材于此。
从汉、唐,经宋、元、明、清到现代。鼓楼共经历7次更名,10次大修大建、5次大火、1次飞机轰炸和一次拆除。鼓楼没有了,城市记忆还在传承。于是,有了鼓楼遗址公园。
《福州晚报》(2022年8月12日 A15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