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安镇乡民陈明良 抗击法军入侵事迹
2022-08-1910-03-4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肖忠生

  陈明良(1859—1884年),字志华,福建闽县闽安镇(今福州市马尾区亭江县闽安西山村)人,父母早逝,自幼家贫。清光绪元年(1875年),陈明良17岁,经舅舅的朋友介绍,到上海祥生造船厂做工。光绪五年(1879年)参加反对法国监工的罢工斗争,被开除回乡,靠务农生活。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入侵闽安镇骚扰,他率众英勇抗击,事迹感人,值得纪念和赞扬。

  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二日(1883年12月11日),法国侵略军6000人在孤拔率领下进攻越南山西的清军阵地,清军和黑旗军奋战后败退,中法战争开始。光绪十年闰五月初二日(1884年7月14日),法国先遣军舰两艘乘中法议和机会,借“游历”为名,驶进马尾港,随后陆续增至12艘,在敌酋孤拔的指挥下,在马江横冲直撞,视察地形,测量航道,收集军事情报,监视福建水师,占据有利泊位等,进行一系列挑衅活动,给福州省城、福建船政局、福建水师、马江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以严重威胁。

  对此,具有爱国传统的福州军民和水师、陆营的下级官兵无不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并决心与法国侵略者决一死战。乡民陈明良同闽安镇人民一道积极做好抗击来犯之敌的准备。在备战中,陈明良表现突出,他对法军的横行霸道忍无可忍,毁家纾难。他说:“国难未已,何以家为?”他将祖传的房子作抵押,购置军械,决心与来犯法军斗争到底。

  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1884年8月23日),下午1点56分,法国侵略军选择了退潮时机,以绝对的优势,向福建水师发动了突然袭击,中法马江海战爆发。福建水师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奋起反击,马江下游两岸中国守军和乡民也积极配合抗击法国侵略者。他们的正义行动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其事迹可歌可泣。但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法国侵略者采取“避战求和”的妥协政策,福建水师被打败,损失了11艘军舰和19艘帆船。随后,法国侵略者又开始攻打马江下游两岸炮台、村庄等。

  七月初三日至初五日(8月23日至25日),法舰侵略军分兵强攻琯头,初五日傍晚(25日傍晚)进攻田螺湾炮台,但都受到当地军民的阻击。七月初六日(8月26日),法舰从背面轰击闽安炮台,最后登陆摧毁炮台工事,用绵火药炸坏了大炮,南岸象屿炮台也被轰毁。当时,有一支法国侵略军在闽安上陆后骚扰、破坏,他们抢劫百姓财物,焚烧房子,无恶不作。埋伏在后山的乡民陈明良等见法军如此作恶,残害百姓,深感愤怒。

  他手持大刀,率众冲到三叉街口与敌军格斗。陈明良挥舞大刀,砍杀敌军,死者众。但敌军惨无人道,便集中力量朝他开枪,他身中数弹,血流满身,不断痛骂敌军侵略罪行。直到被擒仍骂口不绝。敌军威胁他说:再顽固,就砍下你的头。最后,陈明良英勇不屈被敌军杀害,年仅25岁。陈明良牺牲后,原本隐蔽在山寨后面的乡民见到敌军如此兇狂,愤怒无比,遂打开寨门,一拥而下,用扁担、锄头等打得敌军丢盔弃械,仓皇逃离闽安镇。

  为了纪念陈明良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的爱国精神,闽安镇乡民常唱这样一段歌谣:“一杯酒,泪祭陈明良,勇战法酋身不恤,卫国保家乡……”

  2020年7月马尾区政府在闽安村协台衙门前广场建立了陈明良塑像,成为闽安村的文化新地标。该塑像高5.6米,整体长度约10米,底座高0.73米,宽2.45米,采用铸铜工艺制作,展现了陈明良奋力抗击敌军的英勇气度和大无畏精神。

  《福州晚报》(2022年8月19日 A14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