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一个喜讯从摩洛哥传至福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发源于福州市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作为该项目的组成部分,成为福州首个“世界级”非遗。
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茉莉花茶一直深受世人喜欢,从茉莉花茶畅销海外,到2014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再到此次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茉莉花茶及其窨制工艺不断绽放生机,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孩子们学习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资料图片)。记者 郑帅 摄
香气萦千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千年的发展中,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发展出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共2000多种茶品。
发源于福州市的茉莉花茶即是花茶的一种。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的组成部分,福州在2020年就配合申遗工作专班开始了秘密的筹备工作。
从古人“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茉莉花茶的香是夺人心魄的。扎根福州的茉莉花茶,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西汉时期,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的供品经由东冶港进入中国,原产于印度一带的茉莉,作为香料来到福州并在此扎根,花与茶在这座沿江向海的城市相遇,也造就了见茶不见花、却有茉莉香的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福州城内也形成了“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的格局。受益于严格的保密和传承,目前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窨制茉莉花茶。很长一段时间内,茉莉花茶又带着福州的水土精华,顺着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欧美和南洋。茉莉花茶,也贯穿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
2020年至2021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报片拍摄团队多次来福州拍摄茉莉花茶窨制过程。有千年文化积淀的茉莉花茶再次准备走向世界舞台。
技艺代代传
11月30日清晨,申遗成功的喜讯不胫而走,迅速“霸屏”福州人的朋友圈,往日低调制茶的传承人、制茶师们纷纷转发喜讯。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陈成忠对此期待已久。他说,去年有幸参与过前期申遗环节,还签署了保密协议。
出身制茶世家、15岁入茶厂当学徒,陈成忠已度过50余年的制茶生涯。“窨制,就是将茶坯与茉莉鲜花充分搅拌,让茶坯吸收花香的过程。”陈成忠认为,上好的福州茉莉花茶要花香入“骨”,要挑选上好的茶坯和高质量的茉莉鲜花,窨制后要有浓郁持久的茉莉花香,茶汤要有福州茉莉花茶独有的“冰糖甜”。
花香唤醒味觉,入口“冰糖甜”。福州人把最地道的茉莉花香气,称为“冰糖味”,甜而不腻、沁人心脾。
制出新茶好茶,晋升为传承人,是众多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师的追求。从2010年开始,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人、传承大师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2022年已累计授予28人“传承大师”荣誉称号,并推荐其中的18人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今年举办的传承人、传承大师大赛中,涌现出一批“80后”“90后”面孔,刘木溶便是其中一位。制茶季,白天刚采摘下的花蕾没有冰糖味,得等到晚上八九点开工。过去,爱好制茶的他白天在父亲的鞋厂上班,晚上跟着师傅林增钦学制茶。经过多年努力,刘木溶也渐渐由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制茶传承大师,爱好如今成了主业。“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申遗成功,相当于一剂‘强心剂’,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希望未来能制出更多的新茶、好茶。”刘木溶说。
迸发新活力
两张高含金量的“世界级”名片加持,给福州茉莉花茶带来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期许、更庄严的承诺——
近年来,福州已逐渐形成与茉莉花茶相关的保护与发展体系:起草编制《福州市茉莉花茶保护规定》,出台《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保护和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等一系列规划,制定“支持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九条措施”“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方案……从立法保护、规划支持、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到品牌宣传等,福州全方位多层次扶持、壮大茉莉花茶产业。
从传统种植、生产加工,变为全链条产业,从上游的茶旅融合到下游的“茶元素”“茶科技”衍生品研发,眼下,100余家福州茉莉花茶相关企业抢抓机遇,迸发出发展新活力。
“春伦集团现拥有厂房61000平方米,在省内拥有4.2万亩的茶园和7000亩的茉莉花基地,年生产茶叶450万公斤以上,正着力推动建设世界茶文化交流港。”春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天龙说。
与此同时,以五里亭茶叶市场改造升级为契机,福州积极建设福州茉莉花茶博物馆,展示弘扬茶港文化;持续举办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花开节等活动,助推茉莉花茶文旅融合发展;在繁华街巷、公园景区开设大众茶馆,营造全民饮茶氛围。
一杯杯福州茉莉花茶冒出的热气,在这个冬日缓缓升腾,越发浓郁。
(记者 蓝瑜萍 林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