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福州 脱贫攻坚|劳务协作真情现 生态扶贫绿色回
2023-02-1503-43-50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口述:林朝国

采访:陈晨 张昱

时间:2021年7月 

林朝国:1973年11月出生,福建福州人。现任福州市纪委监委驻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在市委办公厅工作期间,从2015年11月至2021年7月负责联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区域协作等工作。为推动福州市提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0个贫困村摘帽,永泰省级贫困县和闽清市级贫困县提前摘帽退出,助力定西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脱贫攻坚 我们劲往一处使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扶贫干部的光荣使命。在这几年的奋战过程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党的领导是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最重要、最有力的决定性因素。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持续推进。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扶贫开发,努力使贫困地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从上到下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还有,各级扶贫干部决战决胜的拼劲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力量,令我深有感触。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近年来,福州市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同向,全力攻坚。比如,2017年初,市委高规格调整充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人员力量,明确由市委专职副书记专责抓,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坚持每天研究、每周会商的工作机制,做到党委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市直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花大力气研究了产业、人才、文化、医疗、教育、金融等有针对性的“干货”措施,汇编成脱贫攻坚百条政策,给予基层全方位的指导;基层干部各显神通,想方设法为贫困户谋划发展出路、改善生活条件、强化服务保障,推动“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落实。此外,我们甚至还动员了社会力量,包括志愿者、企业家、华侨等,通过“双联双扶”“微心愿”等形式,共同助力脱贫攻坚。正是因为汇聚了方方面面的磅礴力量,凝聚起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我们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推进。

市委办在全市脱贫攻坚职能部门中发挥着牵头抓总的作用,参与了很多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推动了很多帮扶措施的实施开展。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在推动、对接帮扶政策落实过程中,一定要吃透政策、摸清实情,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参与,才能把好政策兑现成好生活。记得有一次,时任市政府副市长严可仕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贫困户的医疗费用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由于帮扶责任人对医保政策不够熟悉,导致没有及时纳入,让贫困户花了不该花的钱。虽然当时马上进行了整改,但这也警示我们,如果工作只是泛泛地做,没有深入学习研究,没有设身处地从贫困户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政策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因此,在推动、对接政策措施的过程中,我们突出管用、可操作,注重从基层实际出发。比如,在推动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时,即使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坚持严格按照“摸排—鉴定—改造—鉴定”的程序展开工作。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仅摸排工作就开展了4轮。在充分掌握底数的前提下,我们一方面积极对接省直有关部门,明确“住房安全有保障”第三方评估认定标注,另一方面主动向县区提供有危房鉴定资质的机构名单,并对房屋改造期间贫困户的过渡住所安排提出具体要求。经过系统、周密地考虑,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精准高效地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

突出特色 做大就业扶贫和生态扶贫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党中央确定福州市对口帮扶定西市时,我还是市委办经济二处处长,见证了两市结对帮扶、扶贫协作的全过程。福州市坚决扛起肩负的政治责任,与定西市迅速对接、密切沟通,两市主要领导相继互访,签订了框架协议,建立了“456”扶贫协作模式,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项目建设、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非常务实、卓有成效的合作。其中有以下两点令我最为感动。

第一个感动,是劳务协作“十百千万”目标的顺利实现。“十百千万”,就是框架协议中提出的,要在福州市建立10个劳务工作站,培养100名职业技能“双师型”教师,扶持1000名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和毕业生到福州市实习、就业,组织输转1万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到福州市就业。我们都知道,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但说实话,起初对于是否能完成这“十百千万”,我心里还是没太大的把握的。一方面,是因为觉得福州与定西一南一北、一东一西,水土、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是否有这么多劳动力愿意跨越千里到福州就业;另一方面,对于福州来说,是否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岗位来吸纳定西市的劳动人口稳定就业。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福州市针对定西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低、用工企业招用定西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性不够高、两地劳务协作信息不畅等问题,以及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年龄偏大、技能缺乏、工作效率较低、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逐一破解,构建起扶贫劳务协作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同时,我们的劳务协作还充满了“人情味”,比如,有的企业专门招聘定西籍厨师,提供免费的集体宿舍,有孩子来上学的还帮忙联系学校;组织班车到火车站迎接定西务工人员,中秋节时专门举办定西籍职工联欢活动,春节时联合铁路部门让定西籍务工人员免费乘坐返乡专列回家,等等,都让我们的政策更加温暖,让我们的帮扶充满真情,也吸引了更多的定西务工人员扎根福州。

第二个感动,是“福州林”的绿满山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福州市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亲自谋划并倡导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送到定西,实施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让生态扶贫成为陇中增绿、农民增收的一抹靓丽底色。

记得2017年3月,福州市党政代表团第一次赴定西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后,市委便提出要在定西市种植生态林,来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对此,定西市有些部门同志其实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因为当地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水土流失严重,想要种植树木非常困难。他们之前也尝试种植过苗木,但不仅生长高度有限,而且成活率很低,因此种植生态林几乎被看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时市委提出借鉴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请出专家团队到定西实地调研、对症下药、精细种树,并打破当地“只种不管”的简单造林模式,颠覆性地采用了“挖大坑、栽大苗、施大肥、浇大水”的创新造林技术,成功攻克了难题。2019年,该帮扶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而如今,一座“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示范、科研”六位一体的万亩森林公园呼之欲出。

在探索生态林种植路径之外,我认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生态林启动伊始,福州市便提出将种苗、造林、管护、发展林下经济等环节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不少贫困户通过育苗、养蜂产蜜、发展林下种养殖、担任护林员、获得退耕还林补助等不同方式增收获益,实现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齐头并进。

一心为民 不破楼兰誓不还

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我看到了从上到下“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与毅力,看到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的韧劲与坚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锚定目标、坚持不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我自己有以下4点体会。

一是牢记初心使命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最大动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与现实反映。参与脱贫攻坚,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理解,只有牢固树立了这一思想,才会带着真情实感投身到扶贫工作中,才会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更加关心贫困户吃得好不好、住得暖不暖,才会扑下身子了解困难疾苦、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才会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闯出一条新路。

二是改善人民生活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两不愁三保障”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从实施“五个一批”到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扶贫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找到突破困境的出路、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我理解,当前,我们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脱贫,但帮扶的举措还不能少、力度还不能减,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

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前提。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政府帮扶是必要的,但脱贫解困根本上还得靠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因此,我们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让贫困户尝到发展的甜头、树立脱贫的信心,真正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只有贫困户的思想有了转变,我们的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否则,就很可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终是昙花一现。

四是开展精准帮扶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努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工作中,我们也把“精准”二字摆在前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扶贫产业,根据贫困户实际困难制定帮扶措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努力用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需要务实高效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论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时,一次不落地研究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并多次前往定西市指导和推动工作开展。据统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至少去定西1次,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更是高频次赴定西考察对接、谋划思路、推动协作。林宝金书记到任不到1个月,马上安排去定西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林晓英副书记在任1年多的时间内,到定西去了7趟;高明常委有高血压,每次去高海拔地区都有身体反应,但在他代管扶贫工作期间,赴定西、宁夏,前往国务院扶贫办汇报沟通工作达10次;林飞副书记到任后,马上安排去定西和宁夏,用4天半的时间走访了定西的7个对口县区和宁夏的2个帮扶县区,每到一地既考察调研扶贫协作项目,又专程看望慰问前方挂职干部和专技人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各界资源迅速汇集,形成了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工作务实高效。我认为,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到位”:第一,组织保障精准到位。高规格调整充实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副组长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一线考核和县乡绩效考核,建立了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两委包户和第一帮扶责任人负总责的工作机制,通过组织的保障,实现了脱贫攻坚责任的层层落实。第二,政策保障精准到位。在以“三年行动计划”为基础的同时,福州全市20多个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项方案,细化了108条具体政策作为支撑,构建了稳定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建立了安全高效、多元供给的资金保障体系。2016年至2020年,福州市本级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就达9.83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在对口帮扶的四年时间,福州市累计对定西市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23亿元。第三,帮扶措施精准到位。在工作之初,我们深深明白脱贫工作因人施策的重要性,因此由市扶贫办统筹,采取“部门专项排查、县级普查、市级抽查”的做法,对全市农户“两不愁三保障”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确保一户不落。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摸排对象进行细分,因人因户施策,针对有产业发展条件、有劳动力的、丧失劳动能力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产业“带起来”、就业“扶起来”、保障“兜起来”等针对性措施,实现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三是创新亮点突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我们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帮扶工作,其中劳务协作“福定模式”、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我市连续4年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在乡村振兴方面,扎实推进省、市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在福建省首先采用千分制考核办法。2020年,我们成功打造出了长乐区长安村、晋安区九峰村等为代表的5个高级版试点村、64个中级版试点村;评选出首届“福州市十大魅力乡村”,培育发展23条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形成“串点连线成片”的格局。福州市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在福建全省乡村振兴年度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一。

继往开来 乡村振兴再创辉煌

2020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我理解,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都是国家站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作出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给予我们的这份荣誉,是福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扶贫干部群众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能够有幸参与国家的重大战略,能够与众多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并肩作战、共同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非常光荣。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扶贫工作中,市委办经济二处作为具体对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业务处室,黄敏、林徐峰、林焘等处室同志,始终把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作为工作主旨,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付出了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扎实。我认为,获评“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既是组织上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市委办每个参与扶贫工作人员的共同荣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说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早在2018年,市委就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规划期限是2018年至2022年,与“十四五”规划压茬衔接。其中,多项工作需要我们久久为功,进一步深入谋划,我认为其中有三点很重要。第一点是保证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这为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继续保留并用好脱贫攻坚期内的开发式帮扶政策等,适时出台支持乡村产业稳步发展、推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等政策,确保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第二点是着重抓好产业发展。因为只有乡村产业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群众才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我们福州的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比如,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和农村电商,我们都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支持乡村抓好新兴产业与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支柱产业,提升乡村现代化水平。最后一点是抓好典型引领。从2020年6月起,市里在相关县(市)区召开不同类型专题现场会,示范带动推进乡村振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接下来,应该继续按照一步一个台阶的方向,结合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保护,梯度推进乡村振兴中高级版创建工作,加大“串点连线成片”工作力度,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乡村IP,进一步提升福州乡村振兴知名度、影响力。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我们仍大有可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及九大专项行动。传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俯下身子,做甘于奉献的“孺子牛”,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口述福州——脱贫攻坚》)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