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录|中国共产党在福州组织的建立
2023-03-1903-20-39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吕南勋

  1926年4月,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从此,福州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它指引着福州人民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一直走向胜利的彼岸。

  “五四”爱国运动在福州的响应

  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出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却被拒绝。而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这种外交上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福州,立刻得到福州热血青年的积极响应,福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李述圣、章于天等出面联络,在公立法政学校开会,并于5月7日组织了2000多名学生示威游行。学生们拿着写有“惩办卖国贼”“释放北京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等标语的小旗往督军署请愿。5月中旬,福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在三坊七巷吉庇巷谢氏祠堂开会,成立福州学生联合会(后改为福建学生联合会),以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学生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唤醒了民众,推动了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6月5日,上海工人阶级发动罢工,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福州工人阶级以同样的行动声援这场斗争,各行各业相继举行罢工,展开了以抵制日货为中心的反帝爱国斗争,使日商在福建的生意顿减百分之七八十。日本驻华公使小幡不得不承认“闽人仇日最烈,屡焚日货,侨商损失甚巨”。

  一系列抵制日货的运动让日本人恼羞成怒。1919年11月,日本驻闽总领事馆制造了“台江事件”。他们纠集了一批流氓“敢死队”,在台江大桥、坞尾、安乐桥等处无故挑衅袭击过路学生和群众,打砸沿街商店,致重伤多人。商铺损失巨大,他们还反诬是学生违法抢夺日商物品造成冲突,演出流血悲剧,并以此为借口急电日本政府派出军舰开抵福州。福州各校学生闻讯,全体罢课,城台商店一律罢市,各界民众在省议会门前广场召开国民紧急大会,要求惩办凶手,撤换驻闽日领事,赔偿死伤损害一切损失,不期而至者达万余人。“台江事件”也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再次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上海、天津、北京、南京、杭州等数十座城市分别举行了数千至数万人参加的国民大会和学生运动,声援“闽案”斗争。在全国人民和中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和日本进行了严正交涉,提出抗议。日本政府被迫于12月撤走入侵福建的军舰,调离了肇事的驻闽总领事,第二年赔偿了受害者相关损失。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福州的传播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福州青年学生响应五四运动的革命活动,促使了以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批判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福州的迅速传播。福州学生联合会在爱国运动中创办《学术月刊》,提倡民主与科学,传播新思潮;组织“醒民剧社”,宣传爱国思想和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开设“浪花书店”大量出售《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书刊。1919年12月,旅京福建学生联合会创办《闽潮周刊》向全国发售,传播新文化。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生郑天挺、郑振铎、林可彝等不断活跃在传播新思想的大潮中。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在福州的传播。以陈任民为代表的福州进步青年率先与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恽代英、施存统,广州的李之龙、杨匏安建立了通信联系。这些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福州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1921年下半年,陈任民只身赴上海,见到恽代英、邓中夏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并带回《奋斗》等革命刊物和书籍。

  1922年夏,陈任民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他带着团中央的指示,回到福州,在团中央执行委员俞秀松的指导下,开始了福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准备工作。他团结福州进步青年方尔灏、叶敏修、何天衢等人,组织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福州第一个进步社团——“民社”,创办了《冲决》周刊。1923年春,陈任民等人又组织出版《尖兵》半月刊。《冲决》周刊和《尖兵》半月刊激烈地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向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福建省最早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刊物。1923年秋,陈任民、方尔灏、翁良毓、江削五等人又在“民社”的基础上组织了“民导社”。1925年1月,“民导社”和陈聚奎、郑松谷等人创立的“青年社福建分社”合并为福建青年社,出版《福建青年》刊物,方尔灏任编辑。

  “福建青年社”是福州共青团的前身,一建立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号召群众“对外取消与列强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对内打倒军阀”。陈任民、方尔灏、翁良毓、陈聚奎等福州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追求真理,呕心沥血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共青团组织及中国共产党在福州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党团组织在福州的建立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为了扩大吾党的数量……同时在尚未有我们组织的其他工业区及大都市,如东三省……福州等均应努力开始党的组织。”为适应革命形势大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青年团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动员全团贯彻党的“四大”决议,搞好团的发展工作。1925年3月,共青团中央派马念一到福州,指导帮助团组织的建立工作。4月1日,经团中央批准,福建省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福州支部正式成立。方尔灏、翁良毓、黄源、陈聚奎、林铮、张珪、施松龄、邱腾芳、郑松谷、林大屿等10人加入共青团,陈聚奎任首任书记。共青团福州支部成立后,立即领导和发动青年学生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导团员深入工农群众发展和扩大团的组织。

  7月19日,共青团福州支部改为共青团福州地委,林铮为地委书记,陈聚奎为宣传兼学生委员,翁良毓为组织兼工农委员,先后在福州、连江发展了8个团支部。

  经过火热斗争锤炼,共青团员不断成熟,斗争经验更加丰富,他们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求在福州建立党组织。1925年9月12日,方尔灏在一封写给在团中央工作的福建籍共产党员郑超麟的信中表达了他们的心声“我意欲在闽组织,吾兄能否先为介绍加入,然后从事发展,因有二十五岁以上同学数人甚愿……”这封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随着福州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深入发展,在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指导下,福州建党条件逐渐成熟。

  1926年4月初,经党中央批准,在整顿和改组团组织的基础上,从团组织中吸收方尔灏、林铮、陈聚奎、施松龄、吴微谦、郑蓉裳(女)、林鉴(女)、严明杰、陈长庚、郑走云、金毓芬、林世良、傅克壁、陈与潮、陈长康、傅炳恭、赵凯等17名优秀分子转为中共党员,并建立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方尔灏任首任书记。

  此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福州党组织迅速发展,至“四三”反革命事变前夕,共发展了22个支部和连江、建瓯、古田、莆田等外县组织,党员人数达150余人。中共福州地委的建立,是福州人民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长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民前进的方向,给人民带来改变命运的无限希望。

  《福州晚报》(2023年3月19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