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山乡碇步桥和漫水桥谈略
2023-04-0203-28-07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平之

  溪水淙淙,江南女子在碇(音同“定”)步桥上缓缓走来,让人仿佛置身烟雨江南,回味悠长。表现这一场景的舞蹈《碇步桥》亮相今年春晚,令人眼前一亮,其创意来自浙江泰顺的碇步桥。其实不仅在浙江,在福建福州山区也留存着不少的碇步桥。

  碇,即石礅。碇步桥也称矴步桥、踏步桥,民间称之为跳礅,或雅称琴桥。建造碇步桥,通常挑选比较规整的鹅卵石(溪石)或青石,把它打制成上大下尖、长度在0.5米至1米的方块状,多选择在河床浅而窄的地段(根据实际需要)铺设而成。这种桥通常是一步一块母碇,相隔六七步在母碇旁附设一块子碇(或称旁碇),以便于来往行人的避让畅通。在乡间,行走在碇步桥上,乡民们自觉形成“长让幼、男让女、空手让挑担、轻担让重担”的良好风尚。这种桥既经济实惠又便于维修,常常附建在拦水坡上,坚固耐用。相对于廊桥,碇步桥比较简单实用。本文大略介绍福州地区的碇步桥情况。

1680507160788632.png

永泰碇步桥老照片

  永泰碇步桥

  在永泰县塘前乡大樟村一都溪的碇步桥,俗称樟溪桥,实际上是横跨一都溪上,东西走向,为石梁、石礅结合桥。桥东段为17米长的石梁漫水桥,漫水桥部分分三段,每段有宽0.7米左右的石梁架于顶成凹状的石礅上,石呈板状。露出溪底部分高约一米,石梁刚好嵌入其顶部凹槽内。桥西段为27个石礅组成的长约19米的碇步桥。桥由大樟村古渡口通向塘前村的河滩上,为一都通往永泰县城古道之要津。桥始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民国《永泰县志》有记载。近来,人们为方便步行,在碇步桥边架起混凝土漫水桥,以接东段的漫水桥。

  此外,塘前乡莒溪上也有碇步桥,红星乡有礼坂村井垅自然村清代碇步桥,清凉镇有古岸村牛皮濑自然村明代碇步桥。

1680507243358440.png

一都龙屿碇步桥

  福清碇步桥

  福清市一都龙屿碇步桥,约建于明万历年间,桥为东西走向,蛇蜓于龙溪之上。桥的东端为古街,西端为龙溪宫,为古代一都镇的交通要道。全长约100米,共有两段80块石礅,底部及中间为天然岩石层,石礅用青石垒砌而成,每块长约0.6米、宽0.3米、高0.5米,并建有三个避人礅。碇步桥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坚固实用。2016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张镇石坑碇步桥,当地村民称之为“马齿桥”。桥长约70米,由108块石礅组成,石礅上部呈长方形,长约0.5米、宽约0.4米、高约0.4米,排列规整。石礅的间隔及露出水面的高度,均在30-40厘米,村民挑着箩筐可以轻松在桥上行走。在桥上每隔3-5米左右的地方就多出一个方形石块。

  石坑碇步桥是东张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翻过两座山就是南少林寺遗址,向东二百米就是石码头,当年宋窑瓷器就是从码头向外运输的,而再走两公里是东张古镇区,连接福清县城。东张镇还有一座芦岭碇步桥,67块石礅,40米长,南北走向,据推测造于宋代。

  闽清碇步桥

  据调查,闽清县境内各村镇均有碇步桥,今仅存十余座。

  位于塔庄镇下洋村的碇步桥,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104块石礅,长达百米,是闽清县境内最长的一条碇步桥,可惜十几年前已被拆毁。位于塔庄莲宅村的莲溪碇步桥长20米,南北走向,以26块鹅卵石铺在河床。位于云龙乡台埔村的台埔碇步桥建于清代,桥以鹅卵石为材料,呈“一”字形铺设于郑埔村的昙溪河床上,东西走向,全长16米。位于云龙乡官庄村的从伦陂碇步桥建于清代,由里人邓从伦铺造。桥为南北走向,以60块方形青石、鹅卵石铺设于昙溪上,全长30米。位于坂东镇下杭村的下杭碇步桥建于清代,南北走向,全长40.5米。桥以54块方形青石铺就,并设若干子碇于母碇旁,西面以卵石砌造拦水坝,保存尚好。

1680507305736419.png

鸿尾乡桥头村碇步桥

  闽侯碇步桥

  陈镇国先生曾在《闽都古桥》一书中提到闽侯有14座碇步桥,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鸿尾乡和竹岐乡的碇步桥。鸿尾乡鸿尾村碇步桥,东西走向,大约50块石礅,40米长,其中从靠村这一端的第四墩开始架近2米长、50厘米宽的石梁,梁下方不设石墩,以使水流通畅。始建于清代,碇步桥如一条长蛇,横躺在源里溪和滩地之间。古时,这里是鸿尾和外界的通道,田间劳作的村民都爱走这座古老的桥。2018年8月,碇步桥因兴修水利被拆毁,在其下游建起了公路桥。

  鸿尾乡桥头村碇步桥,南北走向,桥全长39米,有66块石礅。鸿尾乡安璋村碇步桥,南北走向。2016年遭到台风“尼伯特”引发的洪水冲毁,现仅余北桥头10块石礅。

  竹岐乡火炬村小目溪上的一座碇步桥,共有138块石礅,长98.6米,是福州地区现存最古、最大的碇步桥,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1997年,金水湖建坝蓄水后淹没。

  竹岐乡榕中碇步桥是一座地处山区的浅水简易桥梁,横跨虎佗山下一小溪流上。全长约10米,共14块石礅。石礅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方形,大小相仿,竖立于卵石筑成简易堰坝上。每块石礅之间相隔约0.5米。溪边一侧是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竹岐村碇步桥,建造年代不详,原有20-30块石礅,现仅剩数块石礅。

  荆溪关源里有座山叫龙迹山。据唐代林谞记载:唐广德年间(763-764),一日清晨,忽云腾雷震,有飞龙自地出,骤雨如注,其迹遗石上数寸许,是岁大丰,遂得名龙迹山,也就是龙岭。在龙岭的山脚下缓缓地淌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溪,名曰龙岭溪,其上便有一座龙岭碇步桥,长31米。

  此外,洋里乡有虎溪碇步桥,明代所建,长53米,有80块石礅。大湖乡有蒋厝林村碇步桥。上街镇溪源宫可溪上也有碇步桥。

1680507376529182.png

永泰大樟村漫水桥

  其他碇步桥及漫水桥

  连江县丹阳镇坑口村碇步桥俗称“马齿桥”,是丹阳通往廖沿诸乡村的捷径,桥长52米,东西走向,跨丹阳溪,共82块石礅。罗源县鉴江镇水井村附近、晋安区北峰也都有碇步桥。

  除了碇步桥,乡间还建有漫水桥。漫水桥桥面低于路面,用块石铺成,多建于溪流上,水浅时小流穿石而过,水位较高时,大水漫桥而过,行人可涉水过桥,遇山洪爆发时则无法通过。漫水桥构造简单,省工省料。有的漫水桥上辅以石礅,于大水漫桥时,行人可踏石而过,不必涉水。

  长乐区松下首祉村的漫水桥祉溪桥,桥长15米,宽3米,高0.8米。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后被洪水冲毁,乾隆年间(1736-1795)重建,历经整建加固增宽。永泰塘前乡大樟村一都溪上的漫水桥是断桥,只剩三对石墩桥面。

  《福州晚报》(2023年4月2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