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辛亥革命志士墓葬群
2023-05-0709-42-2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陈熙

1683510313963498.png

桐坡·鲁贻之墓

  李霖是福州辛亥革命志士李倬的幼子,2002年李霖在其所著《浪花》一书中回忆:“二舅曾经在讨伐袁世凯时当过孙中山的秘书,和廖仲恺很要好。大表兄黄东谔和廖承志、孙科在上海办了个洋行,筹划募集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的捐款……蒋介石上台后,二舅于‘四·一二’大屠杀时保护了一些共产党人。他不做什么事了,只在福州营前镇搞了个模范村,试验他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构想,当然没成功。他兴办过学堂,学生众多,家乡的人都很尊敬他,为他立了纪念碑。解放前在福州仓前山还建有鲁贻图书馆。他于一九三七年找过周恩来,想帮着组织队伍并上延安看看,却因病死在武汉。父亲这一年也在武汉病逝了,才五十岁。二舅的墓建在福州北门马鞍,是受政府保护的。大舅、五姨、我的父母骨灰也和他们葬在一个墓地内,老人们仍聚在一起。”

  李倬是黄展云的妹夫,上文中李霖笔下的二舅指黄展云,大舅指黄翼云。

  黄翼云、黄展云是嫡堂兄弟,都是家中独子,没有其他兄弟,两人岁数相差不到四岁,从小“同卧起”,一同拜师学习,长大先后娶妻但并未分开居住,“两兄弟情如同胞,两家人亲如一家”。在排行上,黄翼云行一,黄展云行二。黄翼云有三个姐妹,黄展云有两个妹妹,李霖的母亲即为黄采卿(秀云),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上辈人都称其为“四姑婆”。而“五姨”,正是黄展云的小妹黄符卿。

  2022年3月18日,福州市鼓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根据黄翼云、黄展云后人的申请,将位于鼓楼区五凤街道铜盘社区黄展云墓增补为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点简介记载:“黄展云是孙中山党务秘书及大元帅府秘书,辛亥革命先驱,是中国近代名人,对国家和乡土都有过积极贡献。黄展云墓位于鼓楼区五凤街道铜盘路马鞍山大夫岭,建于民国十年,坐北朝南,由墓埕、墓丘组成,为黄展云及其堂兄黄桐坡的合葬墓。”相关文件并没有指出在黄翼云、黄展云墓埕内还有两台墓,即“李倬、黄采卿夫妻合葬墓”及“女史黄符卿墓”,目前这两台墓均得以完好保留。而黄翼云、黄展云、李倬均为福州辛亥革命志士,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福州辛亥革命志士墓葬群,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

  黄翼云(1872-1943),字大同,号桐坡。祖籍永泰白云村,先辈迁入福州城内定居,生于福州三牧坊。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副榜举人,日本明治大学师范科毕业(或早稻田大学师范),系黄展云嫡堂兄。是辛亥革命志士摇篮——蒙学堂创始人之一,同盟会会员并参与福州光复起义,历任全闽师范学堂教员(或监学)、福州中学堂校长、省立第二中学校长、福州协和大学国学教授、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福建修濬闽江总局局长、福建财政整理委员会委员,1930年起任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著有《闽县林白水传略》、译著小说《后不如归》及编著《福建省立图书馆概况》等。1943年黄翼云逝于上海,安葬于万国公墓。马鞍山大夫岭桐坡·鲁贻墓属其衣冠冢。

  黄展云(1876-1938),字大梓、号鲁贻,笔名鱼头。祖籍永泰白云村,光绪元年生于福州三牧坊,清优贡、日本大学师范毕业(或早稻田大学师范)。是辛亥革命志士摇篮——蒙学堂的创始人之一,组织“励志社”“益闻社”“十汉团”,创办“汉族独立会”,参与“南社”活动;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策划、组织福州光复起义,福建光复后为首任教育部(司)长。

  黄展云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是其党务秘书及大元帅府秘书,历任共进会福建支部负责人、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长、中国国民党福建支部长、福建民军总指挥、福建盐运使。为践行三民主义,创建营前模范农村,宣扬乡村自治。晚年在武汉通过外甥李庚(1949年前先后任中共长江局、南方局青年委员,负责全国学联及全国青年救亡协会的领导工作,是青救会秘书长。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与周恩来取得联系,准备回福建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7月16日病逝于汉口天主堂医院,1948年8月29日经福建省政府举行公葬仪式后安葬于马鞍山大夫岭桐坡·鲁贻墓内。

  李倬(1890-1938),字宿作,福建福州人,父亲李寿田系福州船政前学堂学员。李倬1907年至1911年以官费生留学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习警察专业,其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娶黄展云妹妹采卿为妻。1911年参与黄花岗起义、福州光复起义。福建成立临时军政府时任警务部部长,后改任法制局副局长。1938年初病逝于武汉。译著有山田三良著《国际私法》,编著《警察实务纲要》等。

  黄采卿,字秀云,1892年出生,1981年去世。1982年春,李庚、李霖等人将其父李倬遗像及母亲采卿的骨灰盒合葬于马鞍山大夫岭桐坡·鲁贻墓园内。

  据民国《黄展云先生事略》记载:1918年“总理由粤赴沪,公随同到沪,日从而研究三民主义问题,总理以公妹符卿工楷书,以著作付与抄录”。

  1918年“11月下旬,孙中山分函凌钺、张学济等,告以正以著述自娱,但坚持护法主张,信其必胜”。12月30日孙中山撰《孙文学说》成,倡“行易知难”说。中山先生在《孙文学说》序言中,回顾了革命历程,并希望“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而黄展云的妹妹黄符卿工楷书,此时曾为孙中山抄录《孙文学说》的书稿。民国十年,黄符卿病逝,黄翼云、黄展云在马鞍山大夫岭岭头购得墓地,先将黄符卿葬于此地,同时也为自己营造寿域,寿域石碑中间铭刻有“白云”两字,表达了他们不忘故乡在永泰白云的游子情怀。

  《福州晚报》(2023年5月7日 A06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