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 旅游新名片——福清龙山玉塘吴氏宗祠
2023-05-0709-52-1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梁发平 吴夏榕

1683510950948169.png

吴氏宗祠外景

  面朝砚池文笔,背靠卧牛山,左傍龙江环带,右望玉屏高峰,远眺众山环抱,近视五马来朝,福清龙山玉塘吴氏宗祠坐落于风景如画的福建省福清市玉塘村西,迄今已380余年。

1683510978156838.png

宗祠的中厅

  三度重修 百年古祠焕新生

  玉塘吴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是一座三进二厅双附廊的明末风格建筑,深57.4米、宽39.4米,总建筑面积2262平方米,迄今已有380余年。古祠在历史上曾历三次重修,时间分别是在1686年、1948年、2003年。

  1998年春,在政府支持下,省市考古专家到玉塘吴氏宗祠现场进行了考察论证。1999年2月,玉塘吴氏宗祠被公布为福清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秋天,古祠动工修复,但当时的吴氏宗祠除了大门顶上一块“吴氏宗祠”的牌匾以外,其余建筑构件几乎遭毁坏殆尽。第三次修祠的图样是根据老一辈的回忆及石塘族谱所记载资料翻制而成。在侨贤的捐资下,重修耗资人民币420余万元,历时3年方圆满竣工。

  如今的玉塘吴氏宗祠是在原祠旧墙的基础上建成的,走近仍清晰可见原墙的花岗岩砌体,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新修建的祠堂内部以原木色为主,外部红砖黛瓦、飞檐翘角,整体古朴又华美。一进的天井规划成为非遗图片、改革开放前古物件收藏、节日祭拜活动的展示区,向人们展示玉塘吴氏宗祠的历史由来以及本地的风俗习惯。

  两侧的连廊则被规划为共谋乡村振兴的乡贤组织活动办公所在地。宗祠内的众多牌匾,让人感受到玉塘吴氏的家族精神和凝聚力。

1683510999563214.png

宗祠边上的利桥街区保留有瑞云塔和黄阁重纶等众多文物古迹

  由莆入融 玉塘村名记本始

  在玉塘吴氏宗祠的一进大厅,悬挂着一面“三让高风”的巨匾。匾文源于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三让天下的历史典故。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有云:“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其中的泰伯,即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敬仰。“三让高风”也成为吴氏文化中尚德崇文品行的标杆。

  吴氏入闽始祖是吴祭,而入融始祖则是吴祭的第十四代孙吴元益。吴元益于宋代由莆田黄石迁居至福清莲塘。为铭记这一历程,他从“黄石”“莲塘”各取一个字,合成“石塘”二字作为村名,以示不忘黄石、莲塘之本始。据原石塘吴氏族谱记载,第九世孙进士都谏公吴从羲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着手重修元公墓,认为“石”字不雅,因玉是石出,故把“石”字改为“玉”字,从此石塘下之称改为玉塘村,沿用至今。

  再往里走,便来到主祠厅。厅正中公婆龛上方悬挂“延陵堂”匾额,龛前内楣上下22肚,上刻“海棠花”和“梅兰竹菊”,下刻“五福报喜”和“万字抱牡丹”。龛门十扇肚,上肚刻“八宝物”,中刻格子,下肚刻“十二属肖”。外楣上下26肚,雕刻花鸟山水,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历朝历代,吴氏后裔人才辈出,文臣武将、巨商侨贤层出不穷。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便是该宗第二十代孙,足以见吴氏子孙贤达辈出。现宗祠内,悬挂有记述玉塘吴氏曾祖子孙四代“登闻院御史”匾一面、“布政”匾一面、“总理”匾一面、“将军”匾两面、“进士”匾八面、“历代名人录”两面、“文物专家、教授、学者”词匾两面。宗祠内还有中国国民党原主席吴伯雄题的“经济合作手携手 文化心连心”书法作品展示。

1683511014296260.png

宗祠后方的神主龛

1683511030811764.png

一进大厅前的天井

  岁月峥嵘 红色血脉永赓续

  革命战争时期,玉塘村就是福清众多革命老区村之一。据史料记载,在解放福清时,玉塘吴氏宗祠就曾作为人民解放军攻打瑞云塔国民党守敌的攻击据点。解放军从祠堂里用机枪压住瑞云塔的守军,发起进攻,塔上的守敌前后受攻,最终弃塔逃跑。玉塘吴氏宗祠作为据点发挥的作者,在解放福清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还有众多吴氏宗亲也为福清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吴氏子弟中走出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吴源生。吴源生1917年生,1934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香港中共南方工委工作,任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的秘书。1941年,吴源生被国民党逮捕,在威逼利诱下,他仍坚守气节,革命意志毫不动摇,宁死不叛党,于1941年9月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吴源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据介绍,未来玉塘吴氏宗祠将以红色文化、非遗习俗、吴氏名人为主题,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以静态展示为主,吸引周边县市学校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吴氏宗祠还将与周边的瑞云塔、叶相坊、利桥等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串点成面,结合周边革命老区村整体发展乡村旅游。

  现如今,玉塘吴氏宗祠以其荟萃的人文,与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相互映衬,共同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福州晚报》(2023年5月7日 A08版 闽都宗祠寻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台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