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鼓楼区五凤街道铜盘社区马鞍村。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等,侯官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禁毒销烟,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墓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米的墓碑,碑面阴刻:“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旸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直下11行,字径0.12米。碑文中“旸谷林公”为林则徐父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为林则徐母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郑夫人”为林则徐妻郑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为林则徐弟林霈霖,“李孺人”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以母丧守制,为其父母营造的,林则徐逝世后附葬于此。墓碑两侧墓柱亦为三合土质,上刻:“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圭节卧牛眠。”封土前两侧的墓屏镌刻:“风清华表翔元鹤;云护佳城阖玉鱼。”第一层墓埕两旁雄踞一对狮子,三合土堆塑,雄戏球,雌携子。两侧竖立一对青石碑,左为《御赐祭文》,右为《御赐碑文》,高2.6米、宽1.10米。第二层墓埕正中立一堵三合土横屏,上刻“五凤来翔”楷书,字高0.59米、宽0.46米。1961年、1981年两次重修。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福州市文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