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保|瑞岩弥勒造像
2023-05-1704-32-29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2013100815480902276206.jpg

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塔岩山前岩。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里人吕伯恭等人鸠工,依岩石自然形态雕凿,明洪武元年(1368年)竣工,历时27年。造像高9米、宽8.9米、厚8米、头部高2.3米。弥勒足着草履,身披袈裟,盘腿打坐,袒胸露腹,右手捻珠,右臂垂腹,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笑容可掬,神态逼真,线条流畅。怀中和腿上还有3尊小和尚,其中2尊高0.8米、宽0.4米,1尊只露出头部和手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僧悟普建堂覆盖。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建,太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募缘再建,并增魁星楼,名石佛阁。清同治元年(1862年)阁毁圮,现仅存10根残缺不全的石柱,柱上阴刻,楷书:“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石碑3块,一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建弥勒阁时碑刻,其余2块碑面风化,字迹不清。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福州市文物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