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鼓楼区郎官巷17号。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515平方米。建宁会馆有天后宫和绥安会馆两部分。
天后宫建筑面积1045平方米,周以围墙,门墙上灰塑神话故事。入门依次为前殿(戏台)、正殿、后殿。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服装厂,前殿、正殿内构架大部已毁。后殿尚存,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柱),扛梁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两侧鞍式山墙。殿内梁柱硕大,雕工精美,有镏金匾托,飞天图案雀替、透雕悬钟等;尤其殿正中屋顶上的八角镏金藻井,由七层如意斗拱叠涩,螺旋结顶,优美华贵,属建筑精品。这里是“三坊七巷”中至今保留较好的民俗信仰建筑。古代天后宫都建于江海之滨,该天后宫又可作为古郎官巷附近水网地带、河湾会潮的实证。同时还是榕台两岸神像的共同载体。
绥安会馆,又称绥城会馆,即建宁会馆,周围以墙,石框大门前,竖立两块雕刻法器的方石,规式较为特殊。入门过环廊,为天井、祠厅。天井铺条石,左右廊屋;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西外墙边嵌有一块竖立的石界碑,长100厘米,宽24厘米,阴刻:“城内绥安会馆公业墙界”。史载,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建安郡增置将乐、绥安二县(今三明市境域)。晋义熙元年(405年),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含今泰宁、建宁二县及宁化、清流、明溪部分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安县,后改属邵武。唐武德五年(622年)从邵武划出,再置绥城县;七年又废,八年复置;贞观三年(629年)再废。绥城县前后存在200年。乾元二年(759年)析原绥城地分置归化(今泰宁)、黄连(今建宁)二镇。可见建宁会馆,可称绥安会馆,也可称绥城会馆。清张际亮《述旧绝句》曰:“郎官巷古半乡人,天后祠前记此邻。往日儿童头角异,可知吾亦太仓陈。”自注:“郎官巷余邑人多居此;天后祠,邑人所建也。”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三坊七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