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雁
福州高级中学内的“力礼堂” 叶诚 摄
鸦片战争后,福州等地被迫开辟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西方传教士乘此机会积极进入沿海一带传教。他们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将理念土语化,福州话罗马字应运而生,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编写传教手册。但起初因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等原因,传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分发的宣传册出现随处丢弃的情况。于是,传教士决定把目光投向教育领域。
力礼堂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建筑 叶诚摄
(一)
对于传教士来说,创办教会学校,使传教有了固定地点和稳定受众。保福山学校、福音精舍(格致书院前身)、美部会妇女学校(文山女中前身)、毓英女校(毓英女中前身)、乌石山女学堂(陶淑女中前身)、鹤龄英华书院等教会学校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
1881年,鹤龄英华书院在美国传教士麦利和的提议下,由美国美以美会创办,宗旨为“以最有效的措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传教的目的”。当时,福建商人张鹤龄捐资1万元购置仓前山有利银行一座洋楼和周围场地作为校址,才使学校得以成立。为褒扬捐资兴学者,学校便冠以“鹤龄”两字。后经各方赞助,校舍逐步扩大,又建起了礼堂、钟楼,形成颇具特色的西式建筑群。其中有一座“美志楼”,为坐北朝南的西洋式建筑。此楼是为纪念施美志先生,故又名“施教室”。
施美志是鹤龄英华书院第二任校长,为中国最早的基督教青年会创办者。1883年至1899年,其在鹤龄英华书院任教,为学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后因病返回美国。1907年,施美志再次来到福州,故地重游,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新楼在此期间建成,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美志楼”入口石雕有“SMYTH HALL”字样,SMYTH便为施美志的姓。
与“美志楼”同一时期建设的,还有“力礼堂”。这座红砖礼堂由美以美会传教士力威廉夫妇和部分校友捐建。此建筑立面有哥特式风格的尖券门窗,木三铰拱屋架,上铺小青瓦屋面。此外,它还有一座钟楼,内有1911年由美国霍华德公司设计、麦克辛恩铸钟厂铸造的大钟。
鹤龄英华书院办学之初衷,就是传教(当然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西方文化的作用)。1881年至1919年的四任校长武林吉、施美志、沈雅各、高智约翰都是由教会委任的传教士,向教会直接负责,重要教职员也由传教士担任,因此宗教教育被视为校之根本,宗教氛围非常浓厚。1909年英文版的《福州英华书院手册》记载:“一开始我们就明文规定,每个学生每天早晨要参加礼拜堂的活动,寄宿生必须参加晚间祈祷。星期天,所有的学生,不论是否寄宿生,都要参加主日学校、参加例行的上午讲道聚会。如果一个学生的家长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他们就不必把孩子送到这所书院来。”学校还明文规定:“每晨八句钟(八点钟)起学生集班研究圣经,摹写西字,三刻后集英汉文班受课。十点一刻同集礼堂点名祈祷。十点半至十二点、午后点半至四点半均集英汉文班课读,后入操场听点演操,夜六点半仍集礼堂点名祈祷。”
(二)
高压的教规教条,让很多中国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林森便是其中的代表。林森8岁时,进入美国教会创办的培元学校读小学,毕业后进入鹤龄英华书院。他自小接受西式教育,却没有被基督教同化。他“修业6年功课后,曾向该院主理建议改进校政”。林森整改校规的意见,通篇倡导“自由”二字,引起校方的愤怒,决定拔除这等“顽劣之徒”。林森迫于无奈,只得临时退学。幸好,有人牵线说情,林森才得以复学,直至完成学业。
190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续订旅美华工禁约,排挤、压缩在美华工的各项权益,引起国内民众愤慨。鹤龄英华书院公然袒护、支持此不平等政策,激发了英华学子的爱国热情,“凡有人格者莫不发指”。英华书院学生推出学生代表,向监学陈述情由,又请精通英文的教员代为起草抗议书。300多名学生和华人教员,要求校方将抗议书转至美国政府,且罢课示威。此举遭校方训斥,并以停膳、开除相威胁。校方的强硬手段,激起学生义愤。侯德榜、林鼎章、杨子玉等呼吁退学,坚决抗议,得到广大校友积极响应。教育会会长陈宝琛与当局协商,决定由政府拨款2000元,陈宝琛捐300元、华侨胡子春捐2400元,创立全闽公学收纳退学学生,以免再引发更大风波。
莘莘学子在这次爱国学潮的洗礼中,茁壮成长,民主和自由情绪高涨,越来越勇于发出抗议之声。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第一年筹办谘议局,次年举办谘议局选举,各省都要开办谘议局。福建响应号召,成立谘议局筹办处,要求全省各地尽快完成选举权调查。闽侯选举事务所公布谘议局初选选举人名单时,鹤龄英华书院、格致书院等毕业生,以及茶亭公益社、去毒社等团体均未入选。鹤龄英华书院、格致书院等千余名毕业生自认符合选举章程规定的中学堂毕业之条件,遂集体向当局提起诉讼。学校外籍高层亦主动插手此事,联合驻闽美领事要代毕业生争选举权。但福建谘议局筹办处参加会议的官员告知鹤龄英华书院和格致书院:“因英、格两书院毕业生各衙门无案可稽,请照谘议局章程第三条第二项办理碍难照准。”层层下达,态度强硬。因洋人的干涉,此事差点闹成外交事件,最后以失败告终。
(三)
鉴于拒美约、争选举的接连失利,鹤龄英华书院的学生心中憋着一股气,越发倾向于除旧弊,闹革命。1908年,该院学生祁暄、黄家辰等在校内创立警醒社,发行《警醒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1年,反清革命党人温生才不满清廷腐败,当街枪杀不学无术、只知游乐的广州将军孚琦,震动全国。祁暄等学生毅然剪掉发辫,积极声援,表示坚决反抗帝制。鹤龄英华书院成为福州最早一批剪发辫的学堂,以实际行动开风气之先。此后,鹤龄英华、培元等校学子以桥南体育社的名义经常在麦园顶集会,进行军事操练,以备革命之需。
同年,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上海同盟会派鹤龄英华书院毕业生程拱辰回福州,联络各方配合响应。鹤龄英华书院学生踊跃参与,印传单,储藏弹药枪械,秘密开会,有组织有纪律,成为革命的有生力量。
11月,黄乃裳、程拱辰等人在闽江的游艇上召开会议,决定11月11日起义,并详细讨论学生炸弹队等配合部署事宜。11月8日,学生炸弹队在桥南公益社集合,黄乃裳亲自到场做起义前动员,澎湃之情点燃学生们的斗志,呐喊声振聋发聩,誓要把革命进行到底。交锋之际,起义军炸毁南门,入城与旗军激战。学生炸弹队在组织带领下,编成分队参与于山、古仙桥、高节里等多处战斗。民军与学生紧密配合,火力一浪浪向旗军投射,敌方伤亡惨重,节节败退。“因旗界民房发火,旗兵被创已重,仓皇失措,势已不支”,“突发数百人,向九曲亭蜂拥而至,侵越界线,劫夺大炮五次。我军勇气百倍,急擎炮还击,且经炸弹队奋勇掷弹助击,卒将其击退,可谓苦战矣”,“旗兵无弹药,无救援,乃愿扯白旗,缴军械”。此役大获全胜,“鹤龄英华书院学生百余人,亦编入民军之中”。
鹤龄英华书院本以传教为业,但是其美式教育,以及自由、民主的观念对学生影响深远。英华学子成为清末福建学生运动的主力,这或许是鹤龄英华书院管理层始料未及的事。
鹤龄英华书院非常重视英文教育。自福州开埠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扩大,尤其是商业贸易的发展,造成对外语人才需求量的激增,这是刺激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当然,“兴办教授英语和西方科学的学校会促进外国人和中国人间的友谊,有助于基督教的传布”,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时,福州有诸多外国洋行,福建的海关和邮政也多被外国人所控制。鹤龄英华书院等教会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靠着流利英语,捧住了银行、海关、邮政等高待遇的“金饭碗”。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子弟送入教会学校读书。生源源源不断,学生从以贫困子弟为主,变成以富家子弟为主。学校开始收取高昂的学费。英语教学使福州教会学校进入发展的春天。
陈芝美,1896年出生于古田,为鹤龄英华书院首位华人校长,为学校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27年,鹤龄英华书院改名“私立英华中学”。1928年至1948年,陈芝美因能力卓绝,品行亮节,成为私立英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他提出“尔乃世之光”的校训,并为之践行始终。他崇尚自由民主思想,主张“不办则已,办,就要办一个第一流的中学”。其学校毕业生考入高校者高达70%,优秀者甚至可免试进入燕京大学。此外,学校还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各行各业翘楚、专家学者和革命志士。
即使在抗战艰苦岁月里,陈芝美亦始终承诺:“只要我在,你们就有书念;只要我有饭吃,你们也有饭吃。”他想方设法到处筹募经费,并主动带头降薪,鼓励学生和教师生产自救,帮助学校渡过难关。
1949年后,私立英华中学被政府接收。1952年,其与华南女中、陶淑女中合并成为“福州第二中学”。1954年,英华中学迁出,设立福州工农速成中学。1956年,正式定名为“福州高级中学”。
鹤龄英华书院由一朵异域之花,历经风霜,在“破”与“立”的斗争中,不断重生,最终成为凝聚创新与进取精神的中式学堂。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它自身的选择。“美志楼”和“力礼堂”作为福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和体操馆仍在使用。西式建筑被学子们的青春气息所包围,新的时代开启,新的故事仍在继续……
《福州晚报》(2023年6月12日 A06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