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24日(农历11月16日),一场震惊闽东的农民暴动在连江县透堡镇爆发。这是一场在福州中心市委(1931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成立)领导下,广大农民为保卫减租减息斗争成果同地主豪强的搏斗。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点燃的革命星火,揭开了闽东土地革命的序幕,推动闽东革命烽火从此走上燎原之势,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闽东烽火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领导的闽东苏区创建
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北携群山,东临大海,古称“闽浙之左塞”。
闽东:包括今属福州的连江、罗源两县和今宁德地区的九个县市区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闽东在福州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1926年4月初,中共福州地委成立。在党的领导下,连江、古田率先成立党团组织,传播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和发展群众组织,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下推动闽东地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但由于福州的“四三”反革命事变和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落下帷幕。
1927年的“八七”会议唤醒了转入低潮的中国革命,在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下,闽东革命烽火再次点燃,郭滴人、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革命先辈先后在闽东革命斗争中留下他们的足迹。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王盛泽:
邓子恢是闽西的群众领袖。大革命失败以后,他跟张鼎丞等参与了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的创建,担任过中共闽西特委书记和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具有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
1931年4月到10月,受组织的委派,以福州中心市委农村巡视员身份,到福安、连江等地指导革命斗争,他把中央苏区的经验运用到闽东,有力地推动了闽东地区的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
1931年4月,邓子恢亲临福安,帮助整顿建立中共福安县委,作出“大力建党,大力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决定,提出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粮等“五抗”斗争口号,在广大农村得到热烈响应,一时间,赤色农会、贫农团等农民组织在斗争中迅速兴起。
10月,邓子恢赶到连江指导杨而菖发动农民开展秋收减租抗债斗争。长期受地主奴役的贫苦农民,一下子挺直了腰杆,第一次敢于对地主豪强们说“不!”十多天下来,百分之九十佃户的田租减了下来!
斗争取得了胜利,也换来地主豪强的疯狂反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就这样在一个闽东小镇轰然掀起!这是唤醒劳苦大众的革命风暴!就像一个颗流星,刹那间刺破漆黑的苍穹!
1932年1月,富有斗争经验的陶铸担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他坚决贯彻中央的有关指示,在大力推动城市抗日民主斗争的同时,开启了闽东游击武装的创建历程。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研究二处副处长李顺禹:
陶铸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组织指挥了厦门的劫狱斗争,在担任闽南特委书记时,参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第一支队,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1932年1月,担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为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5月15日,陶铸主持召开了福州中心市委扩大会议,对连江和福安发动游击斗争进行相应的部署。
1932年5月,陶铸主持召开福州中心市委扩大会议,作出“连江、福安两县马上将游击队组织起来,在农村中进行解决反动武装,帮助及发动农民起来斗争。要在这样的斗争中,去创造新的苏维埃区域”的决议,并先后派出任铁锋、叶飞、曾志、江平、赖金彪等到闽东开展工作。
6月至9月,陶铸亲临连江、福安,指导当地党组织建立工农游击队。在他的领导下,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三支队(也称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于6月19日在连江县官坂镇合山村率先成立(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三支队:队长林炳光,政委杨而菖)。9月,福安中心县委在发动“兰田暴动”后成立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队长詹如柏,政委马立峰)。两支队伍一经成立便主动出击,一支队活跃于福安、寿宁、周墩等边界地区;十三支队开辟合山、长龙根据地,主动出击罗源飞竹,积极开展连罗山区的游击斗争。游击武装的建立带来风起云涌的农民暴动,人民群众在打土豪、分粮食的暴动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参加红军游击队的革命热情不断高涨,呈现出成百上千贫苦农民像潮水般涌进共产党队伍来的宏大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在闽东苏区创建史上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历史洪流中的真实写照!
至1933年底,闽东共建立了7支陆上游击武装,还发展了最高时达10万人的群众性自卫武装组织——红带会,出现了“红带到处飘,号角震天响”的斗争热潮。
中心市委还领导建立了我军最早的海上游击武装。从1932年至1934年,先后在福鼎到连江沿海一线建立了多个交通站和海上红军游击队,在军事上和陆上游击队遥相呼应,相互支援,成为闽东苏区武装斗争的重要支柱!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研究二处副处长李顺禹:
在福州中心市委的领导下,海上红军游击队活跃于闽东宽广海域,截击敌人海上交通运输,购买武器弹药,护送红军伤病员和过往同志、传递情报、输送日常物资……在海上对敌斗争中有力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配合了陆上游击队的斗争。叶飞对海上游击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我人民海军的前身”。
1933年4月,闽东第一个红色政权——连江县革命委员会在炽热的斗争烽火中建立。很快,寿宁、福安、安德等县级红色政权,大量的区、乡苏维埃政府、村革命委员会及农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遍布闽东,革命风暴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全区!
1934年2月,福安柏柱洋选举成立了以马立峰、叶秀蕃为正、副主席的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在行使苏维埃政府职能中,领导了9个县级、42个区级、80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府,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闽东苏区。苏维埃政府委托曾志同志负责,开展了大规模的分田运动,五六十万农民分到了土地。同时,发动群众抢抓农业生产,积极饲养家畜,发展工商渔牧,创办“列宁小学”,推动苏区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成为全国苏维埃土地革命运动的重要典范!
在随后的反“清剿”斗争中,闽东苏区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大量兵力,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此后,闽东革命力量在畲汉人民的支持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信念,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迎来人民解放的最后胜利!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王盛泽:
闽东苏区的创建是离不开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的坚强领导,特别是邓子恢、陶铸、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倾注的大量心血,为苏区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叶飞对邓子恢和陶铸对闽东苏区的创建中的贡献,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一个搞农民运动,一个搞武装斗争。这是他们对闽东苏区创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征程,沿着党的二十大擘 画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