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风韵——长乐高楼陈氏宗祠
2023-08-0311-03-4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黄延滔 林振寿

1691032149510071.png

宗祠内部宏伟庄重。

  乡愁,是一壶老酒,是一缕炊烟,也是伫立故乡土地上的那座亘古长存的宗祠。位于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的陈氏宗祠,承载了高楼陈氏海内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1691032169612174.png

精美的石雕讲述孝道故事。

1691032184988486.png

祭祀厅正中梁上悬挂“十二代同堂”大匾。

  独具风采尽显辉煌

  高楼陈氏宗祠坐西朝东,前临大海,后枕群山。它始建于明代,修葺于清初,1937年重修并建前座,2000年族人又集资再次重建。重建后的宗祠焕然一新,集古今建筑为一体,分前后二进。前座为礼堂式的环楼混合结构,后座为原祠基础上的四扇三间土木结构,中隔天井,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整座宗祠宏伟庄重、古朴大方。

  宗祠正门上方镶嵌墨石阳字的“高楼陈氏宗祠”门额,门口青石双狮雄峙,左右边门有石刻“入孝”“出悌”,墙顶“双龙戏珠”生动异常,粉红色瓷砖墙面映日生辉。大门两侧还有六幅青石浮雕的三国人物典故,配合荷花、菊花、梅雀争春斗艳,左右则有松鹤图、鹿竹图等吉祥的图案,生动逼真。

  进入宗祠,中间扉门屏风,两边墙上是“功德芳名碑”。屏风后是戏台。戏台沿用旧祠做法,在底部斜侧45度放置着六口大水缸,顶部木雕六层八角藻井,起到聚声扩音的作用。戏台正面及两侧均有青石浮雕。大厅屋顶木构油漆,雕刻凤凰花鸟。两侧看台有石刻浮雕“二十四孝”与“八仙过海”交相辉映、栩栩如生。

  二进为祭祀厅,正中梁上悬挂“十二代同堂”大匾,后堂是神主龛,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内供奉历代列祖列宗神主牌。神龛前横摆着描金画彩的大理石雕花供桌,顶端悬挂“广至堂”大匾,两侧是“高楼陈”大红灯笼。祠厅内挂有许多牌匾,有“进士”“按察司副使”“知州”“知县”等等。两边门上左挂大鼓,右挂大铜钟,寓意子孙满堂、钟鼓齐鸣。

  祠内还有十几副楹联,文字佳妙、意义深远,多是出自书法名家。“高楼朝东海六龙呈麟趾;宗祠接西峦五凤现簪花”“敦邻睦里发扬正气成世代家风;敬老爱幼提倡文明乃古今美德”“赤子拳拳饮水思源为故国公益;乡情眷眷梦萦桑梓建家庙宗功”。这些联句抒写了高楼陈氏家族继往开来、爱国爱乡的文明新风尚。

1691032207156733.png

祭祀厅金碧辉煌。

  耕读传家瓜瓞绵延

  据记载,高楼陈姓源出河南固始。唐末中原离乱纷生,唐观察处置使陈闻偕长子陈显、次子陈勋入闽,其子孙仕于王审知,多显达,居福州石井巷、上渡、侯官古灵等地,后又陆续分迁长乐。

  至天复二年(902年),显公孙仁盛,自侯官县古灵(今南通古城村)辗转长邑(长乐),开基蓝田(今金峰兰田),以耕读传家,为蓝田陈氏始祖。

  仁盛公第十五世孙汝谦公,元至正年间由金峰蓝田下村迁至古槐附近,后又迁到古槐之南里(高楼)重建家园,意在高楼平地起,故称“高楼陈氏”。

  据传始祖汝谦公以养鸭为生,有一次他用长竹竿赶鸭子在田间上觅食,顺着道来到现在宗祠所在地附近。在一块岩石的田边,竹竿插入田中竟然被牢牢吸住,他认为这是天意,所以就定居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汝谦公生四子,长子则壹迁建阳、二子则武迁泉州、四子则寿迁连江浦口,三子则文留守故园高楼,现已传二十七世,至今约有六百七十年。分东西两房,后裔有播迁福建省内、广东、浙江及世界各地。目前在本村三百多户,一千五百多人口。

1691032224114663.png

高楼陈氏宗祠正门。

  桑梓情深 赤子侨心

  作为著名侨乡,高楼陈氏旅居海外的侨胞众多,早在抗日战争前后,就有一百多人前往“南洋”谋生。据统计,目前有海外侨胞乡亲近两千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泗水、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其中以旅居美国和香港的人数居多。

  这些旅居在海外侨亲不乏学界泰斗、商界精英、科研专家,他们心系故里,热心家乡文化及公益事业,倾力造福桑梓。每年祭祖日、游神日、端午节,四散各地的高楼陈姓族人都会不辞舟车劳顿,纷纷回到故乡。宗祠内一时人潮涌动,老老少少欢聚一堂。

  不少华侨在海外已经繁衍生息几代人,但乡土情怀和宗族血脉依然将他们与故土紧密连接在一起。近年来,除了老一辈华侨,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华侨也回乡祭祖,高楼陈氏宗祠成为侨亲们感受乡情的聚集场所。

1691032242592878.png

戏台顶部的木雕六层八角藻井。

  高楼米线 重回宗祠

  高楼陈氏有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叫“米线”。它不是食品,而是一种用米粒缀连成的艺术品,在全省以至全国都独具特色。高楼米线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于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高楼陈氏家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米线,并将米线制品在农历正月十二晚敬祖活动时展示。族人们从年前就开始设计主题,然后挑选米粒并染色,精心制作、反复修饰,最后把成品放在特定的木盘上端出。

  正月十二这天,每家每户都把自家的米线作品送到宗祠,放置在长案上,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米线展品包罗万象,制作工艺也各有千秋,有动物、花卉或亭台、楼阁,形象逼真。到了晚上,高悬的汽灯照得祠堂里一片通亮,四乡八里的群众都赶来参观,十分热闹。

  制作米线的技艺因各种因素,其传承曾断档近70年时间。近年,80后青年陈国锐将这项民间技艺重拾并恢复,成为高楼米线的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高楼米线制品已经连续在数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上展出,其技艺也被列入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91032272781723.png

宗祠内展示的米线工艺品。

  《福州晚报》(2023年8月3日 A08版 闽都宗祠寻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台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