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昙石山的远古印记——向海而生 孕育福建海洋文化的摇篮
2023-09-2504-48-32来源:福州日报

1695631982151109.png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全景。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在闽侯昙石村,有一座位于闽江中下游、海拔30多米的不起眼的小山包。1954年的一天,昙石村村民在此修堤取土时,偶然挖出了许多陶器、石器以及大量的贝壳。经考古专家勘察研究,认定此地是一处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遗址,将其命名为“昙石山遗址”。人们这才了解到,闽江下游的闽侯山川,是哺育福建海洋文化的摇篮。

  走进昙石山,让我们一起探索福建海洋文化的沿革。

  追寻起点 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

  来到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走进博物馆内,处处显露出鲜明的海洋特色——在遗址厅展示的探方剖面里,中间一层是密密麻麻的各类贝壳;在大部分的墓葬坑里,也都发现了贝类,连陪葬品的陶器上都有清晰的贝印纹。

  据介绍,考古人员先后来昙石山进行了10次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根据考古成果,专家们推断,5000多年前这里应是另一副模样。“那时的海岸线可能就在今天的昙石山一带,闽江与大海在这里交汇,先民们逐水而居,现在的福州城当时应该还是一个大海湾。”馆内,博物馆馆长董平将昙石山文化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据他介绍,贝刀贝铲、陶釜以及依托海洋形成的饮食文化是昙石山遗址文化中最突出的三个特色,这些有着鲜明海洋文化色彩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个临江傍海之地,就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是孕育和诞生福建古文化的摇篮。

  2001年6月25日,福建昙石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揭晓,闽侯昙石山遗址是我省唯一的入选项目。

  文化探源 与南岛语族起源关系密切

  提及昙石山遗址,还不能不提“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相类似的土著族群。“昙石山遗址在中外学者对南岛语系起源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昙石山的某些文化因素与南岛语族所在的整个南太平洋地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史前文化都有着诸多联系。”董平介绍。

  目前,国际多数权威研究都认为,南岛语族群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之后逐步迁徙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及太平洋诸岛。

  2010年11月,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的后裔来到昙石山寻根。这些人来自太平洋上一个叫波利尼西亚的海岛。他们根据祖先的遗迹,乘坐独木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东南沿海,认定这里就是他们祖先的起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研究表明,在昙石山文化时期,海峡两岸的先民就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往来交流,形成了相似的生产形态和生活习俗,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成为后来生活于太平洋群岛的南岛语系民族的重要来源之一。

  生生不息 讲好海洋文明故事

  2008年,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落成并对外开放。如今,位于闽侯甘蔗街道的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都民俗园、闽侯县博物馆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条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今年2月至8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场次累计达316场。”董平对记者说,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感受福建海洋文化发展的足迹。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还成为了闽侯人的精神家园。家住闽侯县甘蔗街道的吴宝华女士是博物馆的忠实“粉丝”。她经常带孩子到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参加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孩子参观完博物馆后增长了见识,为家乡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而自豪。”

  为让更多孩子走进昙石山遗址文化,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还与闽侯县在乡土教育上进行合作,与闽侯一些中小学成为共建单位,每月有针对性地开展社教活动,帮中小学生认识身边的遗址文化,讲好海洋文明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记者 谭湘竹 实习生 许嘉芮)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