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地名趣谈|话说“瑞云”
2023-09-2710-35-31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福清有个瑞云社区,是龙山街道下辖的社区。瑞云社区因为有座瑞云塔而得名。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一天,县城东门小孤山正举行建塔奠基典礼。一片五色祥云,就从西北方向的瑶峰村后太保山飘来。也许,是从更远的石竹山飘来。祥瑞的彩云一直飘过福清县城,飘到城外东南面的小孤山、龙江的北岸,稳稳当当罩护现场。

  小孤山不“小”也不“孤”。相传福清县城内有三块宝地鼎立,分别是县衙驻地、西门西涧寺和小孤山。不论刮台风、发大水,宝地都不会被淹。水太大时,还会浮在水面。所以,选这块宝地建塔。瑞云翔临,乃吉祥之兆。所以,十年之后,此塔建成,就命名为“瑞云塔”。

  实际上,塔刚动建时,不叫瑞云塔,而是称“利桥塔”。事情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

  那时,福清旧县衙南面有座“龙首桥”。有人发现这龙首桥直冲县衙,犯了堪舆大忌,对全县不利,建议换个位置设桥。后来,就把龙首桥拆了,沿龙江往东,至小孤山下,跨江再来建一座新桥。同时,按照风水需要,在桥头建塔以镇之。桥建了两年就建好了,官方还是叫龙首桥。用叶向高的话说,“桥亦名龙首,示不忘旧”。

  但民间有自己的想法。建了新桥,乡亲们感到过江非常便利,“利桥”就叫开了。事有凑巧,就在开始建桥造塔这年,叶向高被朝廷看中,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第二年又进入执政班子。后来叶向高成为唯一的辅臣,主持内阁七年之久,人称“独相”。乡亲们就说,这是移建龙首桥,使县城“风水完密”促成的,对出大官有利,这桥更应该叫“利桥”。

  十年时间很快过去,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新塔拔地而起,似“南天玉柱”,耸立在玉融大地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为福清的乡关地标。塔因建在利桥北岸边,与桥同时兴建,又是配套,施工期间就称之利桥塔。因为此塔兴建与叶家两代人密切相关,人们又叫它“叶公塔”。

  瑞云塔集各代之大成,在雕刻艺术、建筑处理、技术造型等方面都极臻完善,对研究明代建筑和佛教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号称“江南第一塔”,1961年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塔和利桥同时动建,是“黄金搭档”。民间因此把桥、塔称为利桥、利桥塔。当地有在正月十五过利桥、环利桥塔的习俗。环绕利桥塔时,还有人会登塔,观赏石刻浮雕,纵览风光。

  瑞云塔的吉祥寓意,是“福文化”的内涵象征。1751年的清乾隆《福州府志》中的“福清县疆域图”,把瑞云塔标示为“瑞云寿塔”。这个“寿”跟“瑞”是“天作之合”。中华传统文化尊崇孝道,尊老敬长。长寿老者在家是宝,在国是瑞。旧时,寿过百岁,是吉祥征兆,称“人瑞”。许多地方曾经立有“升平人瑞”“人瑞”牌坊。呈瑞之塔,自然可以称寿。

  “瑞云寿塔”或许跟当地又一个习俗有关。《庄子》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说是人健康活到60岁就可以庆寿。很巧的是,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60年为一循环,称一个甲子。人活到60岁,经历一个甲子,称花甲。明天启四年(1624年),是甲子年。考虑到瑞云塔竣工快十年了,有人倡议,官府同意,中秋节在塔上结彩点灯,表示庆贺,亦有为花甲之年百姓祝寿之意。60年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瑞云塔如期举行甲子点塔灯仪式。相沿成习。第三次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所以,七年后编纂的《福州府志》(1751年)顺理成章将之称为“瑞云寿塔”。最近的甲子点塔灯是在1984年9月9日,算是第八次了。按照这个福清独有的习俗,下一次的“点塔灯”,要到2044年的中秋,值得期待。

  《福州晚报》(2023年9月27日 A12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台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