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长锋
一个水勇死里逃生的故事,湮佚了14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浮出了当年马江海战的水面。
那天,笔者与村民闲聊马江海战,闽侯龙祥岛江中村民刘瑞华激动地说:“我曾祖父也亲历了那场海战,在法舰炮火中捡回了一条命!”他的族人刘春贵也凑上去说:“有这个事,我从小听奶奶说了好几次。”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笔者追问下,他俩一起讲述了这个故事。
水勇名叫刘水莲,1857年生,清代闽县尚干乡门口华安境蟹山人,祖上在明代从仓山凤岗刘宅迁居过来。父刘祥恬,兄弟六人他居二。他上过几个月私塾,略识文字,喜欢交游,淳朴刚直,有正义感;娶妻林氏,在尚干乡门口村蟹山过着亦农亦渔的生活。
1884年7月的一天,时年27岁的刘水莲,趁农闲驾船到尚干淘江上捕鱼。忽然看到尚干道头岸上人头攒动,好奇心驱动他想上岸看看究竟。于是,便急匆匆地收网,顺便把捕到的鱼拿到街上卖。
到了岸上,他从一个熟人处打听到最近发生了大事:法国军舰侵入马尾港,中法要开战。他深感震惊。接着,他又来到街头,听闻尚干乡民议论,大家义愤填膺。丁忧在尚干老家的武探花林培基亲率尚干乡民向闽浙总督何璟呈递“万民折”,献计请战,要求“自备干粮武器”参战,并提出由他们潜入水中破坏敌舰等建议。获准招募义勇后,林培基在尚干乡一带选募水师弁勇人夫300多名,“驻扎于马江海潮寺右,与水军成犄角”。
连续几天的所听所闻,刘水莲对法军侵略行径心生义愤,心里燃起保家御外的激情。与家人商量同意后,他带着干粮加入了林培基招募的水勇队伍。听说当时由乡绅集款,每日发这批水勇家属几个光番(铜钱)用于家庭补贴。由于刘水莲等人曾在马江捕鱼过,熟悉这一带水文地理,水性又好,身强力壮,被推荐在福建水师运输船上作为救援调用。
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三)下午,法舰首先发起进攻。福建水师奋起抗击,由于未做任何军事准备,加上装备落后,不到1个小时,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官兵殉国760多人。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爆发。
马江海战开战当时,刘水莲分配在舰船上实施救援,法舰炮火猛烈,他所在的救援船只也被击沉,他也被击伤落水,好在伤势不是很严重,头脑尚清醒。他强忍着伤痛,急中生智,抓块木板,掩盖住头部,不让法军发现,凭着过硬的水性向峡南游去。由于是退潮,又有伤痛,只能随着急流半漂半游着,不时地顶起头上木板换气。大约一小时后,才脱离法舰的视线范围,漂流到长乐营前乡附近的小洲上。他曾在这里捕鱼过,熟悉这一带草洲,躲进洲丛中,等待晚上涨潮时顺流游回峡南。直至晚上,他还能听到马江江面雷声、炮声不断;在冲天火光中,看到沿江似乎有人驾驶渔船、盐船,以水雷等土制武器向法国舰队发起进攻。他找个处高地草丛,累倒躺下,等待涨潮。
当晚十点多潮水漫到身上刘水莲才醒过来。午夜时分,他顺着潮水漂游到流尾(今峡兜76份洲),在峡南上岸时,已是8月24日上午。他忍着伤痛,一路向五虎山下门口村走去。途中听闻尚干乡民说:当天早晨,闽县尚干乡农民林狮狮与十几名勇士怀着忠义之心,伏在峡兜76份洲中,见盐船巡哨者弃船逃走,遂盗其船,用其炮,乘急水横出,突袭法舰“伏尔他”号,击中船舱。法航开炮反击,林狮狮等义士慷慨就义,以身殉国。刘水莲由衷地敬仰这批家乡的英雄义士,自愧不如,对自己死里逃生回家羞于启口。
从峡南登岸后,刘水莲一路上饥痛交加,走走停停,到家时已是七月初五。家人原以为他战死,还为他立了个灵位,备些供品祭祀他。当他出现在家门口时,家人怔住了,一时悲喜交集,相拥痛哭。此事一下子传遍了蟹山小山村,之后便在乡亲和族人中代代相传。
(根据刘水莲后裔刘瑞华、刘春贵口述和参考马江海战相关资料撰写)
《福州晚报》(2023年10月1日 A06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