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山
海口,是陆地江河流进大海的入口。处在这个位置的地名,都可以称海口。比较著名的有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福清也有一个海口,不过小些,是个镇,名叫海口镇。古时,东海退让,在这里形成福清湾。海湾的顶部,是龙江的入海口,所以得名“海口”。
唐圣历二年(699年),福清置县,设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乐、永福、永乐8个乡,海口属感德乡。被列为福建首批海防军镇。唐大中七年(853年),福州都督府颁发给日僧圆珍一份公验,上有“福建海口镇,勘日本国僧圆珍等出迄。大中七年九月廿八。镇使魏动邀、镇将朱浦”的签注记录。这份文件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被当作日本国宝。
海口港作为天然良港,海上的人流和物流不断增加。宋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地处海滨的海口也自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福建对外开放、人员往来、经济贸易、文化输出的重要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宋制,县内还有镇的设置,是货物交易的集镇。宋代海口地区逐渐成为福建东南沿海举足轻重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宋代的侯官学者陈藻赋诗《海口吟》:“估客趁潮撑米入,没人忍冻采蚝粘。”在《横江亭》中,又这样描述海口港 :“好开亭绾延三益,横裁江潮看万艘。”描述当时海口贾艘云集的繁忙景象。至明末,这里“居民稠密,市镇繁盛,舳舻蔽江,百货俱集,人多贸易以自给。”作为一个海滨都会,人称“小杭州”。
海口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宋元水军设镇治防的咽喉重地。作为屯兵戍防的军镇,它的镇使、镇将品秩相当于当时的县令。当时有镇兵两百多人。连同随军家属有上千人。对海口地区的早期开发,产生重要作用。海口镇周边自然形成了商品集市。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君臣吸取唐末五代藩镇武装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罢免镇将、镇使,将他们的兵权收归知县。这样,海口镇的裁撤也在所难免。
明代初期,倭寇猖獗,沿海村庄常遭侵扰。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侵扰海口,巡按御史吉澄率镇民以石块修筑通江门城墙八百四十丈。海口通江门,门通四海,关防海口。明洪武年间又升格建置指挥使司,驻军编制5600名,成为与天津卫、威海卫等齐名的镇东卫。明朝军队实行卫所制,在福建沿海海防设有五卫十二所,自北向南为福宁卫、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和镇海卫。镇东卫镇守福建东部百里海疆,下辖长乐梅花、福清万安两个千户所,是当时福建沿海五卫之一。可见其作为重要港口和海防重镇的历史地位。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顺治四年,海口城陷落,清兵屠城,“海口之民死者以万计”。然后职能机构裁废,海口镇只剩下一个鱼货和日用品市场,称“海口市”。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侯官县于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县,因遭水灾,贞元八年(792年),侯官县衙迁入城内。侯官县城原址成为“侯官市”。
福清有句俗语:“一日去海口,三日讲不完。”看来,这个海口镇,是个不同凡响的所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不同的职能和含义。唐、五代时它是戍边守防的军镇,宋、元、明、清它是市物易货的集镇,清末迄今它又是行政区划的乡镇,军镇、集镇、乡镇,世代传承、发展、繁荣了海口镇的经济与文化。
1958年9月,全县设立6个乡,同时成立6个公社,海口为其中一个公社。1984年9月,海口公社改为海口镇。海口镇辖海口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海口镇的古迹有瑞岩弥勒造像,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建于宋代的龙江桥,是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瑞峰寺、东岳庙、瑞岩寺、通江门等古建筑及林则徐祖居、林绍良先生旧居。
《福州晚报》(2023年10月26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