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诗人蔡大鼎笔下的连江
2023-10-2609-58-4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苏静

  客舟稳渡雨如丝,作揖臣工仰圣慈。

  挂棹逐流云影伴,兰桡拨雾月光随。

  东滨水远三更梦,南省途遥两地思。

  泊此当年游眺历,依然风景望时奇。

  这是清代琉球国著名诗人蔡大鼎自琉球乘舟往福州途经连江定海湾时写下的一首《定海抛锭》的诗句。他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政治运动家、琉球王国后期重要诗人,曾多次求学或奉使中国,著述甚丰,其汉诗文创作甚至延续至琉球国被日本吞并为止。

  蔡大鼎,字汝霖,别称伊计亲云上(亲云上是琉球国士族称号)。1823年出生于琉球久米村,其祖先为汉人。久米村是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的世居地,他也是闽人蔡氏后裔,多次来到中国,特别是福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蔡大鼎与郑良佐(与仪亲云上)、蔡呈祯(翁长里之子亲云上)前往福州,学习风水地理和修葺王陵之法。道光三十年(1850年),他在琉球应庚戌科及第,被授予文章总师职,位晋都通事,从事汉文表奏文书的编撰工作,此间有《钦思堂诗文集》问世。

  咸丰十年(1860年)蔡大鼎随琉球使团来到中国,以进贡存留通事之职,驻留榕城三年多,将居住福州期间所作的诗歌合集成《闽山游草》。清同治六年(1867年),担任署长史一职的蔡大鼎与杨光裕(平良亲云上)等人再次跟随谢恩使团来华,此趟出使是前往迎接册封使赵新、于光甲的册封船只,又著有《续闽山游草》。《闽山游草》正、续集共辑诗三百余首,同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福州付梓。蔡大鼎遍游八闽人文山水,留下了许多带有鲜明闽地印记的汉诗佳作。他乘册封舟自琉球漂洋过海来到福州行程中,也创作了一些描绘连江海上风光的诗作。除了文首所列的《定海抛锭》(见蔡大鼎《续闽山游草》清同治十二年福州刻本)外,还有一首《三月朔湾泊福建定海》,也是在连江定海湾抛锚候潮进入福州港时有感而发,诗曰:“最喜神灵渡九山,扶桑回首涕潸潸。日光月色都无异,屺岵空瞻不见颜”(见蔡大鼎:《闽山游草》清同治十二年福州刻本)。

  当涨潮后,册封舟起锚往闽江口进发,过连江琯头粗芦岛外五虎门时,蔡大鼎即兴写下一首《过五虎川》:“五虎如蹲迓贡舟,钓鱼小艇逐波流。水痕远引晴虹白,秀气群山可画不?”诗中的五虎川即五虎礁,位于闽江的入海口。五座巨大的礁石,远看就像五只猛虎蹲伏于江口中心,并排而立,形态生动,注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就是自古名列“闽江七景”之首的“五虎守门”。五只凶猛的“老虎”在蔡大鼎眼中却显得很友好,它们一起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琉球使团。诗中还描绘了闽江口江上的美丽风景,眼前有秀气群山,波光粼粼的水面,好一幅惬意的画卷,读罢全诗也能体会到蔡大鼎一行人来到中国的欣喜之情。还有一首《二月廿五日在八重山闽洋四首》中也是描写途经五虎礁时的情景:“握手滨前多少客,离情常绕故乡前。东风有力轻舟稳,相送孤帆五虎川。”他除了描绘行船闽江口途中的自然风光,还抒发了闽江口岛上的人文风情,如《怀岛女》:

  邂逅多情日暮天,枕衾昨夜意缠绵。口脂兰馥依稀在,独倚船头向日怜。(其一)

  芙蓉帐里梦魂长,隔绝江南各一方。日暮舟中愁莫遣,最难言处最难忘。(其二)

  千般离绪大川村,静听清歌酒一鐏。再会天缘何日是,琵琶花里叩重门。(其三)

  明月随吾一样清,佳人空忆别离情。涛声撼枕醒残梦,只有孤灯照五更。(其四)

  诗中的“大川村”,应该是指川石岛。船泊闽江口岸边,蔡大鼎与随行诗人在岛上一边喝酒,一边享受着岛女动人的歌声,可惜如此美好的光景不长,因为他们不久之后便要离去,心中不免产生千般思绪,既有留恋与无奈,也有伤感。其中一句“佳人空忆别离情”,借写岛女也只能于月夜独自念之前的美好时光,实则写诗人对于岛女的怀念以及离别的伤感。“最难言处最难忘”,描写两人之间也许有千万句离别之语还没说,可是真的到了分别之际,却无语凝噎,最难忘的事还是留存在彼此的心中,不必道出,也难以道明。

  作为清代晚期琉球文坛的重要代表,“绝响”诗人蔡大鼎的汉诗创作量为所有琉球诗人之最。《闽山游草》是琉球汉诗中一部重要诗集,卷前有古闽颖书寿图拜序、古闽清源翁兆拜书、古闽谢鼎拜序、闽中虞臣郑永宪敬书、闽中乐诚氏拜序、福州丁启拜题等序文,还有越峰林绚屏、闽中丁和承、官生林世功等题诗。诗集内分《在庆良间的作品》《在八重山的作品》《在船中的作品》《在福州的作品》等,汉诗每句原文之下为日文译诗,并有日文注释。写乡愁是其主要内容。蔡大鼎乡愁诗与中国古代文人同主题诗歌创作有同有异,而蔡大鼎诗中对福建地方景观的生动描写,对福建人文风俗的颇多记述,较有特色。

  诗集《闽山游草》,“闽山”指的是福州,“游草”指游记诗,收录大量在福州的游记诗、唱和诗等,如《过榕城》《万寿桥书怀》《南台大桥即事》《柔远驿》《送林世爵归中山》《和答陈元辅见寄韵》《谢陈凤彩先生招饮二首》等。

  蔡大鼎除了《闽山游草》《续闽山游草》《北燕游草》等诗集外,还著有《北上杂记》《程公宠文传副》等文章,其中《漏刻楼集》不幸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焚毁失传。

  琉球汉诗是中琉文学交流的结晶,既是优秀中华文化传播海外的佳话,也是福州与琉球两地民众500多年友好交往的珍贵记录,而连江定海湾、琯头粗芦岛等地作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蔡大鼎等琉球国诗人创作的琉球汉诗值得后人深入挖掘与研究。

  《福州晚报》(2023年10月26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