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迥龙桥
2023-10-2703-28-40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image.png

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邢港上,又名飞盖桥、沈公桥。始建于唐代,宋郑性之修,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民国11年(1922)再修。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6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两墩之间铺宽1米、厚0.8米的石梁5根。桥面两侧护以石栏,栏柱36根。栏柱柱头有宝奁、莲花、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拜石一块、供石二条”等题字。桥北端有跨街头亭,亭间有碑3通,并连圣王庙、观音阁;桥南端有玄帝亭,内立宋碑1通、清碑1通。宋碑榜书“飞盖桥”,款识:“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长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九百户、食实封六百户郑性之书。文林郎、特差监福州闽安镇兼烟火公事□□□□。”清碑榜书“沈公桥”,旁款:“康熙岁次丁巳仲夏吉旦,江右闽安镇沐恩合北里、琅琦、壶江各墩士民同立。”楷书。又一清碑,额横书“沈公桥”,碑文:“闽安之迥龙桥,造唐季,宋丞相郑公捐俸重修,以飞盖桥名。我朝康熙丁巳年,协镇沈公以桥久倾圮,慨然捐修,军民感德,遂更名沈公桥,立碑以志遗爱。嘉庆年间,里人郑殷富复倡修建。道光己未年,桥复圮,镇之绅聚议重修。”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福州市文物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