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地名趣谈|话说“利桥”
2023-11-2004-45-3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山

  福清有个“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在福清城关南门。“利桥街区”的名字取自“利桥”。

  福清最大的一条河流,叫龙江。龙江上最早的桥,就是利桥。当然,它原来不叫利桥。宋天圣五年(1027年)之前,龙江上就建了座木桥,是福清境内首座横跨龙江的大桥,称“龙首桥”,桥下是龙首港。从龙首桥的历史来看,也可以称“融首桥”,因为它是古时玉融(福清)县城外出的首座桥。

  从清康熙版《福清县志》(1672年)的图上看,城墙内有内河,近南门处有小桥,桥北有小桥街,桥南就是南门。从清乾隆版《福清县志》(1747年)的图上看,福清古城的城墙外,环绕着一段肚兜形护城河,河上有小桥,这是古代城池城防的标配。县城坐北朝南,南城门是正门。因为是海退平原,水流丰富,护城河外不远处就是龙江。这一段龙江靠近县城,是首脑机关所在,就可以叫龙首河。当然,因为龙江多支流,城南河流复杂,有的河道逐渐淤积变形,所以也有人说近城的支流才称龙首河。

  为了方便城里人出行,最先是选择跟县城南门直线距离最近的龙首河段,建起一座木桥。当时,这桥是福清城区通往龙高地区陆路的唯一通道。历经多年风雨和多次洪灾之后,这座没有留下姓名的木构大桥,已经适应不了人们来往通行的需要。

  宋天圣五年(1027年),福清东张灵石禅寺的高僧洞然和尚主持募捐,拆了木桥,改建石桥。或因龙江通海,取名“通海桥”。宋元祐二年(1087年),龙首旧桥已见颓势,高僧显光和尚和乡绅林日进又募缘筹资,重建大桥,取“履道坦坦”之意,命名为“坦履桥”。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福清知县黄童和乡贤刘允恭又募缘扩建,并在桥上建亭,正式定名为“龙首桥”。其实,城出南门,必过龙首河。河上的这一座桥,本来就应该叫“龙首桥”。

  元至治二年(1322年),高僧洪深长老又募缘重修,福清知府吴涛为之作记。明万历初年(1573年),福清县令许梦熊再主持修葺。明内阁首辅叶向高在《福清县新建桥塔记》中记叙的就是这座桥:“邑故有龙首桥,与南门相直。”

  后来,有人说,就因为这个桥“与南门相直”,不利风水,要移建。相信风水的父老乡亲就公推叶向高长子叶成学向县令凌汉翀建议移桥。叶公子时年28岁,热心公益,他带头捐资筹款,捐建新桥。为官清廉,人称“凌铁面”的知县也大力支持,甚至拿出自己的薪资,带头捐资投建。

  新桥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动建,历时两年建成。桥为石砌墩台的石板桥,全长180米、宽5米,共19门。石板架在帽石上,帽石为两层。桥墩宽2米、长5.2米,两头设分水铗;每墩每层平排铺砌石板13块;桥墩宽2米、长5.2米,两头设分水铗;桥跨径6米多到12米不等;地基为木桩代基础。1747年,清乾隆《福清县志》画的新建桥就是现在这个位置。竣工之后,“桥亦名龙首,示不忘旧”(《福清县新建桥塔记》)。

  可是后来,龙首桥“消失”了。因为它改名“利桥”了。桥的改名,是因为一个习俗。新建的桥,更方便人们往来。而且有同时兴建的瑞云塔和天后宫,福利多多。传说每年元宵节或者清明节,过此桥可保全家平安吉利。到时候,远近乡民纷纷扶老携幼、成群结伴“过桥”踏青,以获吉利。不知道谁开了个头,把这龙首桥别称为“利桥”,慢慢就传播开来。

  这座官称“龙首”、民呼“利”的桥,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重修。198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桥面铺成水泥面。1987年,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福清市人民政府再拨款重修。

  特别有意思的是,福清县志写这桥时称之“利桥”,而县志附图上标的这桥却是叫“龙首桥”。龙首桥,似玉龙(融)之首,冲天而起,举邑腾飞有日。利桥,利民生,利济天下。如今,它是桥名,也是地名,还是一个日渐繁荣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字。

  《福州晚报》(2023年11月20日 A07版 兰花圃)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