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泽后代 刻书出版探究
2023-11-2004-47-1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小牧

  在闽侯县南屿镇(现属于高新区)水西林古街上,一字排开七座明朝中晚期的古建筑,先是林春泽、次子林应宪,此后其长子林应亮、三子林应起、孙子林如楚等数座宅第相呼应。纵深方向院落套叠,梁架齐整。宅第保持着连续平展的界面、相似的顿挫节奏。步入古厝见到的是敞亮的天井,深远的厅堂,各具风格的雕梁画栋。古厝正对的锦溪码头,可以看到树林掩映的河岸,觅食的白鹭,孤独的旗杆石,扑面而来的分明是明朝先人的优雅文化气度。

  林春泽(1480-1583),登正德甲戌进士,官程蕃太守。其善诗,被徐熥列入乌山高贤祠,有《人瑞翁集》十二卷行世。以他为始的五代子孙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追求。

  林春泽长子林应亮(1506-1593),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官户部右侍郎。曾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与江西泰和曾才汉合刊明李默、邹守愚《全唐诗选》十八卷,由于历史上范氏《天一阁藏书总目》著录、方品光《福建版本资料汇编》、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里,把刻书者误录为“应亮泰、曾才汉刻本”、“闽书林应亮泰和曾才汉刻本”,均显示断句缺陷,故耽搁许久,才确定为林应亮、曾才汉刻本。林应亮还在嘉靖年间刻印明吴希孟撰《钓台集》四卷,现存于复旦大学图书馆。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云:“应亮乃程蕃之子(指其父林春泽为程蕃太守),郑善夫之婿也。故其为诗,颇有师授。”其著作有《少峰草堂集》二卷。林应亮之子林如楚(1543-1623),嘉靖四十五年(1565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碧麓堂诗文集》十二卷、《奏议》六卷。

  崇祯九年(1636年),林春泽、林应亮、林如楚的诗文《旗阳林氏三先生诗集》由林如楚之子林昌裔编辑,林如楚之孙、林昌裔兄长林昌禧的儿子林慎刊刻。林慎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历官太仆少卿、松江推官。清王世祯《三代进士相见》云:“国朝以进士为荣,海内世家三代中进士者固多,只祖孙、父子相见者绝少。惟福建侯官县林春泽,正德甲戌进士,为建昌太守;子应亮,嘉靖壬辰进士,为户部侍郎;孙如楚,嘉靖乙丑进士,为广东提学副使。”

  《福州晚报》(2023年11月20日 A07版 兰花圃)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