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缮的闽清会馆。本报记者 蒋雅琛摄
冬日清晨,雾浓霜重,王广忠6点准时从闽清出发,赶往福州市区。1个小时后,车辆行至台江区江滨路,在三保街附近拐进一条小路,细长的坡道尽头矗立着一座青砖建筑——闽清会馆。9月中旬以来,他在这里负责会馆的修缮工作,每天奔波于两地之间。
对王广忠来说,这份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悉,闽清会馆建于清同治6年,建成后,常年航行在闽江上游至福州的闽清米船船工常来办事、听戏、休憩。“以前我的爷爷就常带着家乡水果,通过水路来到这附近做生意,再拿一些干货回闽清售卖,养活了一家人。而现在,我在这里修缮会馆,希望让它重现往日光彩,重拾往日荣光。”
一座会馆,将爷孙两辈的生活轨迹相连,映照出岁月的轮转、时代的变迁,而一个名字,赋予了这座建筑超脱于时代的精神内涵,讲述着一段久久回响在梅邑的动人故事。
他是谁?“虎丘黄公建”,会馆之内,一对青石龙柱上的款识指向答案。记者了解到,闽清会馆由闽清籍华侨捐资,黄乃裳主持建造。黄乃裳先生曾居住于此,因此会馆也称“黄乃裳故居”。
在闽清,黄乃裳其人其事家喻户晓。他是爱国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拓荒者、维新志士,在赴京参加会试期间结交了康有为、梁启超,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自筹资金创办福建近代第一份报纸《福报》。戊戌变法失败后,黄乃裳遭清政府通缉,返闽避祸,看到“闽地苦瘠,丰年亦不足食,乡曲贫民,终岁啖红薯十室而九”,1899年决计下南洋“觅一地旷人稀之处,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辟一生活路径”。经过多方考察,黄乃裳确定婆罗洲诗巫为移民垦殖目的地,先后3次在福州及周边地区共招募1118名垦荒者移民,诗巫因此得称“新福州”。如今,经过百年发展,诗巫成为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第三大城市,那里的福州十邑移民及其后裔讲福州话、过福州传统民间节日,生活习惯一如在故土。
在诗巫,黄乃裳没有久居,于1904年回到家乡。1907年,创建闽清县教育会,创办学校34所;1911年,回福州任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的教务长;为光复福建,带头组织学生配合军队作战,甘当擎旗人,勇往直前;福建光复后,出任福建军政府交通部长兼筹饷局总办,发动华侨募捐,解决财政困难;因袁世凯窃国愤而辞官,回到闽清从事公益事业,组织白中乡民开凿“福斗渠”,拦河建坝,使1000多亩旱地得到灌溉……
百年过去,黄乃裳的事迹和精神仍在闽清传颂、弘扬,而闽清会馆经过修缮,也将被打造成为黄乃裳精神传承教育基地。“修缮工作分三步走,首先是建筑结构加固,这部分已经完成。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外围的环境提升改造工作,让它更加适应现代的功能需求,融入周边的整体环境。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内部功能进行划分,让它兼具闽清特色文化展示空间、闽清农特产品展示中心、闽清在福州会议交流中心等作用。”闽清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