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香、赏茶艺、游茶市……28日上午,作为第二届中国茶叶交易会重要活动之一,“中国茶 世界享”第三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开幕式在烟台山仓山影剧院举行。
本届文化节重点围绕“福茶之源”“福茶之艺”“福茶之市”“福茶之旅”四大茶事,结合非遗展示、茶企展示、音乐快闪、非遗集市等丰富展演,为市民呈现一场茶文化盛宴。
4名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
茶技代代传
“茉莉花香呀香绕茶,缕缕茶香飘进万户千家……”伴随着动人的歌声,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正式拉开序幕。现场,民乐演奏《茉莉花序》、现代芭蕾《茉莉》、歌曲《茉莉茶歌》等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献上了一道道“花香馥郁、茶香四溢”的文化大餐。
紧接着,文化节上的经典“剧目”登台——不断地平抖、侧筛下,茉莉花在筛盘中“起舞”,4名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现场展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只闻花香不见花”的奥妙所在。
“窨制工艺的步骤看似容易,但做起来极需细心和耐心,每一步都很讲究。”此次登台的传承人之一,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大师张子健经常出席各种文化活动,展示非遗技艺。在他看来,作为传承人,更有义务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播得更广、更远。
文化节上,画家余福星、程伟杰、何万太携手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主题进行创作,同时以10年为期,邀多名画家共绘茉莉长卷,传承生生不息的福州农遗文脉。
茉莉花茶主题非遗集市。
获奖茶企上台领奖。
原创舞蹈《福茶飘香》。
茶王齐亮相
上个月,2023年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赛落下帷幕。经过层层筛选,78个茶样中诞生了8个茶王和18个金奖。组织方在本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为获奖茶企颁奖。
昨日非遗集市上,20多家知名茶企齐聚,数十种茉莉花茶产品琳琅满目,新鲜出炉的茶王、金奖奖牌已上桌,各家摊位热情地招呼游客品杯热茶。
记者在现场看到,鼎寿茶业收获颇丰,茶桌上摆着两个茶王、一个金奖奖牌,十分惹眼。“这两款获奖的茶王,茉莉西施、茉莉透脚香,自研制出来后连年获奖。”制茶师林洪寿说,茶王是对他们制茶技艺的一种认可,让他们更有动力继续深耕。
另一个金光闪闪的奖项——“2023年福州茉莉花茶神州行”表现突出茶企同样醒目。今年,福州茉莉花茶神州行陆续走进西安、北京、成都等地,所到之处花香缭绕。
福州老牌茉莉花茶茶企闽榕茶业紧跟神州行脚步,没落下任何一场活动。“这样的机会难得,各地采购商反馈都很好,纷纷表示希望能销售来自原产地工艺佳、品质更高的茉莉花茶。”闽榕茶业副总经理严锦华告诉记者,接下来,闽榕计划将旗下百年品牌“大经”开设到京津冀一带的主销区,由点及面,进一步扩大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牌影响力。
农遗探新路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福州茉莉花茶与茶文化系统推广实践基地”授牌及顾问聘任仪式。烟台山、闽江学院获实践基地授牌,将承接多项福州茉莉花茶实践活动,更好地普及农遗文化与非遗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实践基地新聘任的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兼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说。
步入新阶段,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这项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建议,要加强对传统制作工艺的研究整理,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培养;广泛开展农遗实践活动,深挖其共同理念和多种价值,并向公众普及;大力激发产业中的创新活力,鼓励茶企多研发,高校、科研单位多探索,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身为顾问,我深感荣幸,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闵庆文告诉记者,明年恰逢“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十周年,他将持续关注,开展常态化保护,为这项农遗取得长足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福州广播电视台承办。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郑帅提供
(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郑泓 杨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