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福清瑞岩山戚继光题刻“蹲虎石”和“观音洞”
2024-01-1709-11-39来源:福州晚报

原标题:福清瑞岩山发现两处戚继光题刻 分别是“蹲虎石”和“观音洞”,有重要史料价值

1705454132775768.png

戚继光题刻“蹲虎石”。

image.png

戚继光题刻“观音洞”。

  福州晚报讯 近日,福清市瑞岩山新发现两处戚继光题刻。题刻由福清当地文史学者与来自福建南安的文史学者王赞成共同认定。至此,瑞岩山共发现戚继光题刻5处。

  据悉,这两处题刻,分别是“蹲虎石”和“观音洞”,早已模糊的旁款依稀可辨“孟诸子”3个字。此前,瑞岩山已发现戚继光的“穿云洞”“独醒石”“三十七洞天”3处题刻。这5处戚继光题刻,对研究戚继光抗倭历史和戚继光与福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孟诸子”,是戚继光的自号。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率戚家军两度入闽抗倭,曾屯兵福清,并多次在繁杂军务间隙,在瑞岩山上赏景观石、登高远眺,在瑞岩山留下了《望阙台》《宜睡洞》《振衣台》三首诗。当地至今盛传着与戚继光抗倭相关的许多故事与传说。

  新发现的题刻“蹲虎石”,位于瑞岩山顶佛仙楼下方的石道旁边,幅宽约90厘米,幅高约30厘米,行书。大字每字宽约26厘米,高约30厘米。据悉,蹲虎石,又名伏虎石,貌似一虎。人站其上俯视,其犹如猛虎下山。

  题刻“观音洞”,位于瑞岩寺后面的观音洞口,幅宽约42厘米,幅高约140厘米,楷书。大字每字宽约42厘米,高约42厘米。据悉,观音洞是善男信女赴瑞岩山祈求平安的必往之处。

  瑞岩山风景区是福清市东部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山川俊美、风景极佳,多奇岩青石,游人无不钟情于此。诸景观内拥有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摩崖石刻百余处,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其中,包括宋代驻军在此的任子宁、元代福建行中书省奉训大夫理问官王伯显、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明神宗万历皇帝、邑人内阁首辅叶向高以及礼部尚书陈经邦等名人题刻,为瑞岩山形成遗存完整、数量丰富、成线成片的摩崖石刻群奠定了基础。

  瑞岩山摩崖石刻群存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诗文,时间跨度达1000多年,是展示福清深邃文化的一面旗帜,也是研究区域历史信息与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已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水乳交融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点。

  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清市博物馆已将馆藏的100多幅拓片整理、修复和数字化处理,印制成《瑞岩山摩崖题刻拓片集》。同时,他们正在开展珍藏的摩崖石刻拓片电子扫描工作,让这些文化瑰宝能够久远传下去。

  (记者 王光慧 通讯员 林秋明)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