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洋山水的传说
2024-02-2809-51-4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吴安钦

  天下以梅洋为名的村庄或山乡多矣。这里的梅洋是连江县城郊的一座名副其实的梅花村。梅花种类之多,花品之全堪称少见,红梅、青梅、黄梅……七大类二十余种共六万多株,真是千娇百媚,万紫千红。梅洋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梅洋古村名迹胜地颇多,如羊角峰、白鹭峰、梅湖、梅园、鸳鸯瀑、观音潭、龙王潭、老虎洞、仙女岩、状元岭、古驿道、龙井、张圣真君堂等等。这里,说说三处天然景观与它们的传说故事。

  梅溪水

  梅峰山海拔755米,古称梅峰境。梅峰境与其山脉所连接的诸多山峰比皆高出数米,可谓连江旗山之高峰。伫立峰峦,可俯瞰连江县城,眺望晋安、马尾、罗源和长乐等县区的村镇,而梅洋村,地处梅峰山的盆谷中,海拔530多米,是一鸡鸣三县闻的中心村落。

  在这梅峰山的峡谷之中,有两条长度均在三千米以上的溪流穿村而过。有趣的是,两条溪水均向西而流。水流西的溪,在连江县仅有两处。俗话说,水流西,难寻觅。确实如此,这是后话。且说这两条往西流的梅溪,更是风光旖旎。腊月,两岸梅树花蕾绽放,溪里溪外尽是形状各异的梅树和妩媚娇艳的梅花,故称梅溪。

  这两条发源于新安里利安山的溪流有两个传说。一是,宋大儒朱熹逃难到连江贵安境内时,忽然看见漈漈而来的梅溪水,书兴大发,当即挥毫泼墨,写下“溪山第一”四个大字。后来,当地百姓把其刻成巨匾,挂在大坪寺内。另一传说是,梅洋村先人,为避世隐居,离开京都后,往南方寻找居所。到闽地后,在莆田与闽东之间踌躇。几个月过去了,仍没有找到理想的栖身之所。一夜,梦见一神仙引导,说,至水流西的梅之园时即止。醒来,便依梦中的指点,从闽南一路走来,终于找到梅峰境。一看,果然梅树林立,水流向西,他们便决定在此安居。

  元宝山

  元宝山在梅洋村的西边,因山上一块巨石状似“元宝”得名。元宝山是该村西面的天然屏障。有了这个“元宝”,台风刮不进来了。你看,这山的右侧有两块巨石,仿佛两尊门神,一个身着长衫,昂首远望;一个长发往后,大宽额,国字脸,眉目清晰,其长长的胡须直垂胸前,神情惟妙惟肖。据说,原来这里并没有这座山的。八仙中有李铁拐和吕洞宾两大仙常常云游闽地,四处观摩名山胜地。这年三月三,西天王母娘娘在昆仑山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以庆祝生日,邀请各路神仙参加。李铁拐和吕洞宾二仙从浙江风尘仆仆奔赴昆仑,路过连江时,被梅洋的梅花吸引,便决定在此观赏一番。他们正沉浸梅花之趣时,忽然有一股阴风自西边刮来。李铁拐打了个寒噤,他即朝逆风而来的西面举目而眺,发现梅溪水尾处空有一个豁口。吕洞宾身背宝剑,感叹道:连江难得有个水流西的宝地,岂能被这豁口而破坏了呢?背着药葫芦拄着拐杖的李铁拐见此,便说,下次来,我们要把这个口给堵上,保住风水,给这里的人家造个福。李铁拐心中惦记着这个事,蟠桃会后,他独自来到梅溪的水尾,施行法术。那天晌午时刻,只见他举起拐杖,向西边挥舞三下,霎时,梅溪西边突现一座凸峰,山上草木葳蕤,山石灵异,绿色茵茵,这就是如今可遮风挡水的天然屏障元宝山。

  凤仙洞

  梅洋山峰多景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特别多,而岩洞也有两个。一个是老虎洞,藏在梅峰峡谷的大王仑山里。老虎洞为花岗石岩洞,洞口就像张口的虎嘴。洞深莫测,光线阴暗。洞内水流不止,水花飞溅,且水声隆隆。站在洞口,只觉寒气逼人,村里的老人说,之前,老虎洞常有老虎出没。听了,令人望洞胆寒,所以少有人问津。

  与老虎洞比,凤仙洞则是个具有浪漫气息的洞,它深藏在元宝山中。如果说元宝山真是铁拐李仙法所致,那么,这个凤仙洞也是他一手挥就的奇异石洞。

  没有人引导,凤仙洞很难找到。洞口除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茶树外,还有挤挤挨挨的花草树木,把洞口遮掩得密不透风。入洞一瞧,有左右两路洞群。我们见过的山洞多数是平行或向低处行进,而凤仙洞却是向上延伸。洞有多深,至今没人说清楚,但村人十分肯定地说,至少有数百米。洞内幽深险峻,纵横交错,仿佛一个大迷宫。往里钻,却见忽而平坦如厅,忽而狭隘一线;忽而阴影密布,忽而曲径通幽。有几处还突然冒出几缕不知从何而来的光影,照得洞里如同白昼。洞里还有若干小洞,洞洞相连,稍不留意错入一洞,想找回原路十分艰难。凤仙洞还有个传说:清乾隆年间,这洞里曾住着一位仙姑。她因为擅长医术而喜欢栽种花草,尤其是可入药的草木。她行踪无定,但是如果村里某个人病了,她却了如指掌,自会在洞口放下一把草药,病的人领走煎服后,很快康复。某年,乾隆皇帝下巡江南时,不知食下哪一道海鲜,大半夜闹肚子,随行御医一时也找不到好方。这时,知县突然记起梅洋仙草药,即派人上山取回药草。果然,当乾隆帝喝下知县沏来的一杯药茶后,瞬间康复,并马上来了精气神。乾隆帝便问知县此茶何来,知县如实相告。翌日,乾隆帝上梅洋山查看实情。而这位仙姑,一听说皇帝上山,不想被他带进皇宫,便抢先一步绕道后山小径躲起来。此后,这个无名洞便被称为凤仙洞。

  《福州晚报》(2024年2月28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