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南昌起义唯一闽籍女战士——何柏华
2024-03-1309-52-5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岫云

  南昌起义参加者有两万多人,八一起义纪念馆里,二层展厅“群英耀中华”墙上,烫金文字记录着参加南昌起义留下姓名者名录,从最初的290人,到“目前正式收录有1178位,其中女性有42位”(《长江日报》2023年8月8日)。何柏华(1911-1974)的名字镌刻其中,她是南昌起义部队中42位女兵之一,也是南昌起义中唯一的闽籍女性,福州人。

  一

  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儒坊,1911年,一个中医家庭诞生一个女孩,父亲为她起名何柏华。1924年,她考进陈宝琛夫人王寿眉创办的福建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进步思潮弥漫的校园里,何柏华心里埋下了革命种子。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惨案”,只有14岁的何柏华,积极参加师范学校里进步学生的上街游行宣传、张贴标语活动。1926年,经中共党员潘珍美介绍,何柏华在南门城墙上宣誓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革命道路。

  同年12月,为适应北伐需要,国共联合在武汉建立黄埔军校分校,并招收女学员。各级党组织推荐党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国民革命军的重要人物邓寅达将军的战友,共产党员、北伐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福建永定人江董琴(农工党创始人之一)推荐何柏华到武汉参加考试。

  何柏华在1927年1月,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30多人的女生大队的一员。同期录取的女生中,还有赵一曼(著名抗日女英雄)等。

  在武汉分校,何柏华刻苦学习政治和军事理论,接受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参加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到震寰、裕华纱厂和武昌阅马场支持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在汉阳东门、汉口六渡桥、江汉关等地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和国民革命道理。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国共合作破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停办,女生队宣告解散。何柏华与所在女生队战友编入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她担任参谋团宣传员,随军赴南昌。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起义期间,何柏华是第二十军指挥机关传令兵,负责与总指挥部联系与传达指令,并参加战斗。在战斗中,何柏华担负起宣传员的任务,为起义官兵鼓劲呐喊,同时穿越枪林弹雨,承担传递指挥命令的任务。

  二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撤离南昌,部队整编,何柏华调入该军第3师教导团,随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与敌人浴血奋战,在团参谋长周邦彩带领下,突出重围,渡过韩江,向饶平前进。几番转战后,何柏华所在的部队于1927年10月在永定与朱德率领的部队会师。朱德接见了罗明等福建及闽西党组织负责人,根据敌我斗争的态势,部队与当地党组织商议,决定从起义军中抽调何柏华等一些战士,留在永定开展闽粤地区的武装游击斗争。

  这个时期,中共八七会议关于开展农村秋收暴动的精神,传到福建。何柏华深入永定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闹革命。金砂暴动、白土暴动、金丰暴动……年仅16岁的何柏华,和战友们开展起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28年6月,她组建起了一支500余人的农民武装,参与发动金砂暴动,配合中闽西党负责人张鼎丞攻打永定县城。反动军阀张贞出动大军“清剿”。暴动失败后,何柏华带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在丛山密林中坚持游击斗争半年之久。在战斗中接受考验的何柏华,1928年1月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艰难的日子里,何柏华和战友、共产党员江德贤结成伉俪。

  1929年3月,何柏华被调往福州,任中共福州市委常委,负责开展工人运动,领导福州电报工人开展维权斗争,组织台江店员工会反对老板裁减工人工资,领导福州鱼贩抗税的全行业罢市、福州中学教师罢教,以及要求增拨经费的请愿。她还指导成立福州工人代表会、福州互济总会,筹集款项援助被捕同志,使党的影响迅速扩大。

  1930年2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共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上,何柏华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30年4月,何柏华的丈夫江德贤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同年8月,何柏华奉命调回上海。中共中央妇委负责人邓颖超分配她到中共闸北区工委工作。她以暨南大学学生身份,任闸北区妇委书记,在沪西一带的纱厂、灯泡厂开展工运。经组织批准,1931年11月,何柏华和广东大埔县人、地下党员邱泮林在上海结婚。

  1932年9月,何柏华不幸被捕,关进上海南市警察局,遭受毒打。她咬定警方抓错人,敌人无可奈何。两个月后,何柏华转押南京警备司令部女牢,又遭严刑拷问,仍守口如瓶。半年后,被转押苏州反省院。在反省院,何柏华与帅孟奇同志建立中共监狱支部,鼓励难友坚持斗争。1934年2月,在上海党组织邓颖超、杨之华(瞿秋白夫人)营救下,何柏华被保释。出狱后,回到广东大埔县和丈夫团聚。1938年1月30日,邱泮林因肺病逝世于大埔县家中。

  三

  何柏华1939年回到福州后,只身赴苏北寻找新四军,行至浙江金华,遇到了浙江共产党领导、李友邦将军组织的台胞抗战队伍。这个抗日组织在金华、衢县、兰溪设立了3个台湾医院,免费为军人、出征人员家属和贫苦民众看病。何柏华加入这个队伍,先后担任卫生员和义勇队少年团辅导员(教师)。

  以“保卫祖国 解放台湾”为宗旨的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在金华城乡参加慰问伤兵、劝募寒衣、义卖等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10月上旬何柏华带领少年团 ,从金华步行去浦江县。一路边走边宣传,同乡镇的中小学师生开联欢会、座谈会,宣传祖国抗战,介绍台湾革命斗争。少年团员的活动范围也从金华城乡扩大到浙东前哨、赣北、皖南、闽南沿海及龙岩地区。

  1940年7月26日,国民党福建当局的官办报纸《福建民报》(福州版)详细报道了台湾义勇队派员来闽领取药品的新闻。如:“该队现分在赣浙前线,任救护、宣传、游击工作”,“该队人员采用日文,教导士兵以简单日语口号及抒情小曲,遇与敌兵接触之际,我军常以此种口号,招致敌兵投降,或在阵前歌唱敌国乡调,逗动敌兵厌战心理,曾经历验不爽,收效极宏”。此类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它见证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两岸同胞携手共同抗击日寇的兄弟情谊。

  1940年在李友邦将军的主持下,何柏华与同为台湾义勇队队员的赵天问结为伉俪,并肩抗战。

  1942年浙赣战役爆发,3月,台湾义勇队奉命撤离金华,何柏华率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及部分义勇队先遣队员先期抵达福建龙岩。台湾义勇队移驻龙岩后,队员及少年团人数有了较大发展,台湾义勇队扩大编制为台湾义勇总队,李友邦也升任陆军中将,并在龙岩开辟了战斗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台湾同胞抗日根据地。这支队伍多次出击厦门、漳州,英勇抗日杀敌,毙伤敌军数百人。

  1945年12月台湾义勇队李友邦将军光复台湾。何柏华与赵天问携三岁的女儿赵令帅随台湾抗日义勇队于当年回台,不久联系上中共台湾支部负责人、台盟创始人之一谢雪红,何柏华积极参加中共台湾支部的活动。

  四

  1947年初,岛内民众厌恶国民党当局的暴政统治,爆发了台北“二二八”事件。在事件过程中,何柏华紧跟谢雪红在台湾各地号召广大民众加入斗争。而后,中共台工委委员兼武装部长张志忠组建嘉南纵队,何柏华参加台中谢雪红、李乔松等领导的“二七部队”,举行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要求台湾实行民主和自治革命斗争的“二二八”武装起义。3月初,台湾各地人民奋起响应,攻占了台中、嘉义等城市。

  国民党当局从大陆急派援军对起义群众实行血腥镇压。3月14日,这次武装起义失败了,然而,作为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显示了台湾人民英勇的革命精神,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斗争。中共中央通过在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发表声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的文告。《解放日报》1947年3月20日以社论形式发表中共中央声援“二二八”起义的文章。

  “二二八”事件,遭到国民党军警残酷镇压,台湾参与者死伤众多,谢雪红率数十名武装民众进行顽强的革命斗争,历经数月后,南撤至台中解散了队伍,部分隐藏入大山中。次年,谢雪红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列为首号通缉对象,遭追杀。在组织帮助下,谢雪红离开台湾,北上进入解放区,后在开国大典上登临主席台。

  武装起义斗争失败后,台湾白色恐怖的政治局面极为紧张。在岛内被通缉的何柏华、赵天问东躲西藏、备受煎熬,获知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已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息,产生强烈的返回大陆的愿望。何柏华秘密联系了国军陆军中将李友邦,李友邦将军为他们开路条并亲自驾车护送何柏华一家前往码头登船,何柏华全家得以安全撤离台湾。

  可惜李友邦将军被叛徒的“供词”出卖,说他“包庇窝藏中共间谍”,且自身“早已加入中共组织”,终以“涉嫌包庇掩护中共间谍罪”判处死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共中央发文,把“台湾抗日义勇队”定义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承认李友邦将军在抗战时期的功绩。今浙江金华的台湾义勇军纪念馆中,屹立着李友邦将军的雕像。北京西山公园内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其纪念墙上镌刻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殉难的千余名中共隐蔽战线烈士,李友邦名列其中。龙岩市有关部门也围绕李友邦等台湾义勇队作了许多挖掘和保护工作,宣传台胞在闽抗战史。

  历尽了凶险与千辛万苦,1949年12月何柏华全家人得以安全撤至香港,几经辗转,经中共南方局接送到北京。时任台盟主席、全国妇联执委,全国青联副主席,政务院政法委员谢雪红,亲自接见并介绍她到军政大学学习,后经邓颖超同志安排,由中央组织部转中共华东局派回福州。

  何柏华1950年以特邀委员身份参加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福州市政协的前身)并任副主席;在福州先后担任福建高级医士学校、文山女中等校政治教员、福州第十六中学副校长。1974年12月26日,何柏华因病逝世,中共中央组织部寄来挽联。永安、龙岩等地,近年在抗战时期何柏华战斗生活的地方设立了纪念馆(室),大力宣扬巾帼英雄事迹。

  《福州晚报》(2024年3月13日 A06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