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河口——闽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2024-04-0311-10-2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石丽钦

1.jpg

1930年代左右,龙珠画苑社员雅集合影于南公园 池志海提供

  历史上的福州河口“华夷杂处、商贾云集”“繁华殷盛,曾为全城之冠”。福州河口作为千年古河港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书画、木雕、寿山石雕等艺术氛围浓厚,它不仅见证了福州与世界的贸易接轨,而且见证了闽籍书画和传统文化技艺的繁荣和复兴。

  一

  民国时期,在南公园龙津境应运而生的龙珠画苑在福建书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亦为中华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20年代中期,闽都书画名家郭梁与萧梦馥同居住于龙津境附近,交往甚密。一日郭梁提出成立画苑的倡议,大受萧梦馥的支持,闽籍画家陈子奋、吴适、李霞、李耕、张锵、林节、陈笃初等人也随即赞同提议。1930年,龙珠画苑在福州南公园龙津境成立,系福安、仙游、连江、长乐籍画家组成的国画社团,由在榕的画家郭梁、张锵、陈笃初、李霞、林节和陈子奋等倡议组织,文人与职业画家荟萃,中西异风,新旧流派交融,先后有闽都书画名家20多人参加。其中有擅长人物的郭梁、李霞、李耕、周愈,有擅长山水的周愈、吴适、张汤铭和林节,有擅长工花鸟的王鹄、郭东洲、陈易新,有专写梅兰竹石的萧梦馥、陈笃初、洪亮,有山水、人物、花鸟全能的张锵、叶克燫、陈子奋等,还有绘画、音乐、喜剧皆通的刘源沂。稍后参与的朱铎、李可信、陈域等均各有所长,可谓多元画风及传统的诗书画熔铸一炉。

  龙珠画苑设在人物画家郭梁画室“闲鸥寄庐”之邻,从画室楼上可与画苑相通。前清举人、书画家萧梦馥认为,此地处于福州南公园官前街龙津境,而福州濒临东海,提议采用《庄子列御寇》中“千里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的典故,拟命名“龙珠”。在场的陈笃初拍掌叫绝:“真是涉海得骊珠。”即定名“龙珠画苑”。

  当时在福建画坛上,龙珠画苑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它聚集了大多数绘画泰斗,实行两周一聚、月必两集的活动惯例,互相切磋画技,交流画理,并时常邀请文艺界名流人士一同参与赋诗、题识、集体合作,彩墨频挥。每次会期多以集体合作画为主、各家独创力作为辅的活动形式。

  当时,福州鼓楼总督口(今福州鼓楼区省府路郭梁书法口)开设有一家西药商店“寿人氏药房”,老板刘寿人即刘源沂之父。经刘源沂安排,画苑作品经常在每日下午五点后的工余时间,在寿人氏药房腾出的场所公开展出,并标明笔润出售。由于作品精彩,地处要道,吸引了许多书画收藏家与爱好者。作品售价高低各异,价位最高的数李霞,其次为郭梁作品,其他画家也不逊色,各有千秋,作品广受欢迎。龙珠画苑因此轰动一时,名声远扬。

  画苑成立的翌年(1931年),龙珠画苑第一次举行迎新春盛会,邀请画苑全体成员及苑外名流,齐聚一堂,参与集体创作笔会。因为是首次迎新春艺术活动,画家们经过商量构思,决定合作一幅花卉图。参与绘画者13人,陈子奋起笔画不倒翁、如意,请文坛耆宿陈衍题写“岁朝图”三个字。尽兴之余,每人效仿“柏梁体”各咏一句,押韵“八庚”,组成“联吟诗”。诗人林枫丹起句,陈衍收尾,最后邀请书法家陈文翰题写。

  1936年初,日军侵略,社会混乱动荡。画苑“东道主”郭梁身患肺疾,贫病交加,不久离世。画苑也一度迁移到鼓楼区的一个寺院内,活动随之渐渐减少。

  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福州也积极响应全国抗日救国的号召,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烈火。文艺界率先成立了爱国主义性质的组织“抗日救亡协会”,以举办“抗敌图画展览会”形式为抗日战争奉献一份力量,李霞、陈子奋等画苑成员纷纷参与抗日救亡义卖活动。1938年,中坚人物李霞和陈笃初相继辞世。这些才华横溢画家的离去,使画苑的例行活动受到影响。1941年到1944年,福建地区受战争影响越来越大,福州屡受敌机轰炸,两次被日寇占领,许多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向内地山区南平、邵武、永安等地迁移避难。龙珠画苑不得不停止活动,久而久之,画苑画家群体不宣而散。

  龙珠画苑的主要成员李霞、李耕被尊为“仙游画派”的创始人,其作品在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地区影响颇大。郭梁虽英年早逝,然而他致力于艺术革新的探索精神至今还被艺坛赞扬,其遗留下来的作品一直为世人所珍重。张锵的风俗画,生活气息浓厚,寓意深邃。叶克燫除了善画外,还培育众多后起之秀,如郑乃珖、郭德森、章友芝等。陈子奋的花鸟、人物与书法、篆刻艺术的成就在全国更有影响,他的白描在中国画坛堪称独步。

  三

  福州河口区域的象园村(曾属台江区)是福州木雕的发源地。在木雕界,有“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之说。象园木雕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技法,更独步中国木雕艺坛。2006年,象园木雕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代表项目”。

  据《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木雕技艺可追溯到唐宋,从民间建筑和佛像神龛雕刻发展起来。在福州,众多木构古寺和民宅建筑的顶、檐、窗、栏等位置均使用木雕制品作装饰,尤其是寺院的佛像也是木雕制成。明末清初,福州木雕发展达到兴盛时期,木雕艺人集聚在象园村,随后产生辐射效应,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园、大坂、雁塔。他们以龙眼木、荔枝木、黄杨木、樟木、杉木、楠木等为主要材料。象园木雕以刀、斧、凿、锯等传统木工工具雕刻木材,其凿坯、修光、磨光、上色、上蜡、镶嵌等技法极具福州地方特色。它注重利用木材自然形状和木质天然疤节进行雕刻,即使是沉木、朽木、枯木、根茎等也可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作品。在清嘉庆年间,象园乡从事木雕工艺者已有30余人,艺人柯传灿、柯传钟(俗称“象园柯派”)较有影响,其特色在于刀法慢雕细刻,人物刻画注重神韵,还擅长雕刻花卉、果盘、虫草等,玲珑生动。大坂派以陈天赐为代表,主要创作神佛、仕女、兽类等。雁塔派以王清清为代表,擅长雕刻图案花纹和漆器相结合的浮雕花鸟。

  象园木雕在民国时期发展到河口万寿桥、龙津巷、琯后街一带。龙津境是福州木雕主要传承地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现代象园木雕又吸取了其他民间艺术和西方美术的营养汇融而成,所雕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作品,讲求天工与人工结合,做工精细玲珑,造型自然逼真。特别是龙眼木雕作品古朴大方、粗犷别致,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黄杨木雕则风格细腻逼真,传神洗练。福州木雕大家邓德清曾于1906年在福州南公园龙津境、左公祠等地学习木雕。民国时,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象园头开办福州工艺传习所,聘请象园派陈春润等传习木雕技艺,培养了大量木雕传人。

  1936年,福建省教育厅开设雕刻科,聘请象园派名艺人柯经煊出任专职木雕教员。柯经煊的高徒有后来木雕界大师阮宝光、柯依斌、阮文瑞等。柯经煊更是盛名远播,还曾被请到台湾授徒。解放后,南公园的左公祠改作福州木雕厂厂址。1958年,福州第一木雕厂宣告成立。1966年福州木雕厂由南公园搬迁至六一中路新址。象园龙眼木雕对泉州、莆田、同安等地艺人都有很大影响,甚至发展到上海、辽宁、吉林、台湾、香港等地。20世纪60年代,作为传统木雕的发源地,象园村一带的木雕市场曾经聚集众多民间艺人,“前店后坊”的家庭经营模式盛极一时。90年代后,福州木雕厂停产,大量技术人员流入民间作坊。后来,由于象园村全面拆迁,木雕师傅扩散到鼓山镇等地。他们在闽侯、长乐等福州十邑地区开辟新市场,尤其在闽侯上街,形成省内外极具影响力的“上街木根雕展示中心”。

  至今,福州南公河口内还拥有福州雕刻工艺总厂、特艺城等10多个文化艺术单位和交易市场,有500多家店面,开展原石交易、雕工雕刻、文化交流、物流配送,形成了福州最大的文化艺术生态链和产业圈。

  《福州晚报》(2024年4月3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