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迹|亭子、会馆、古井、学堂、纪念碑…… 细数鼓楼校园内的历史印记
2024-04-2204-11-17来源:福州晚报

  三山苍苍,闽水泱泱。风物流转,闽都文脉赓续相传。

  首善之区鼓楼,孕育无数先贤名士,留下众多历史古迹,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蘸着墨香,伴着书声琅琅,陪伴一代又一代榕城学子茁壮成长。今日,请跟随记者的脚步,细数鼓楼校园里那些历史印记。

  福州延安中学 “三百三十有三士亭”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内存着多块巨石部件,它们出土于2015年。彼时,校内进行地下操场建设,陆续挖掘出方底莲花托石柱础、福建学政碑额以及旗杆碣、石桥栏杆部件等。

  据记载:“清福建学政署在福州城南孔庙之后,今其地称‘学院前’。”“提督学院署设于此地(今延安中学),奠定了朱紫坊作为福州文化教育重心的地位。”

  学校北侧,重建的“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古色古香,亭内石壁上镌刻南宋理学家吕祖谦写的《送朱叔赐赴闽中幕府》诗句,描绘当时福州全城读书的盛况。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担任乡试主考官的福建学政朱筠,拒收生员们的送礼,只让学、科两试通省前列的333位生员每人献一块石头,刻上名字,在学院署(今延安中学内)聚成假山,在假山上建亭,命名为“三百三十有三士亭”。朱筠撰序《三百三十有三士亭记》,勒文巨石上。后署废亭毁,石头大多丢失,“硕果仅存者不过数块”,碑也不知所终。几经沉浮,碑刻于2014年9月在福州西湖重见天日。

1.jpg

延安中学内重建的“三百三十有三士亭”。  

  国科大福建学院附中 纪念左宗棠的湖南会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左宗棠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左宗棠戎马一生,在马江设立船政局,为中国建立新式海军奠定基础,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作出巨大贡献。清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堂逝于福州,湖南旅榕人士在湖南会馆开会追悼。

  湖南会馆原址位于鼓楼区杨桥中路善化坊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北朝南,四面砌风火墙。正座一进殿堂,面阔3间,进深7柱,前廊后堂,中用减柱法,木柱可双手合抱,青石花纹柱础,斗拱华美;横梁长约8米,木雕精湛。左宗堂曾题联云:“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正是左宗棠的题词把福州作为他的第二故乡,使得这座湖南会馆蜚声海外。

  湖南会馆2003年异地搬迁至国科大福建学院附中(福州市杨桥中学)内。如今,作为校内重要的会议场所,师生时常来此追忆左公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2.jpg

国科大福建学院附中湖南会馆内景。  

  鼓楼第三中心小学 “闽学鼻祖”纪念碑

  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市林则徐小学)东侧文化角内,存着两块石碑。这两块石碑是从林则徐小学旧址所在地光禄坊26号道南祠遗址转移而来。

  道南祠建于宋宝祐六年(1258),是为纪念杨时修建。杨时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一生治学、育人不倦,特别是其“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筚路蓝缕之功,后世尊称其为“闽学鼻祖”。

  现存的两块石碑是清光绪年间杨氏族人为纪念杨时集资重修道南祠时所立,碑文中载明该祠要由“族中正途出身者轮流承管,须遵照定章,勿使日久废弛”“务须恪守定章,勿致糟蹋损污”等内容,可见对其管理非常严谨、重视。后因年代久远等原因,祠内古建筑多已被毁,现仅存重修碑刻,供后世学子瞻仰。

  今年,鼓楼第三中心小学将在新校区重立这两块石碑,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也是鼓励学生们勤奋好学、尊师重道。

3.jpg

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市林则徐小学)内存放的石碑。

  福州实验小学 古学堂“宝琛书院”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里的“宝琛书院”旧时为一座古学堂,原名“燕前堂”。“燕前堂”是修缮谢氏旧宅而成,取意于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该建筑历经风雨多有剥落飘零之感,经校方精心修缮,面目焕然一新。如今,书院中高悬的牌匾上镌刻“万世师表”,以此来表达对“帝师”陈宝琛的敬仰。

  福州府闽县螺洲人陈宝琛,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为官期间以“激浊扬清”“清明政治”为抱负,成为闻名朝野的“清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福州兴办新式教育,曾办东文书院、全闽师范学堂,并主持兴建福建第一条铁路。后人为纪念他为家乡教育作出的贡献,将古学堂改名为“宝琛书院”,现已成为福州实验小学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4.jpg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里的“宝琛书院”。

  福州市中山小学 冶山中井、节烈坊

  福州市中山小学(能补天巷校区)西北侧有一处古井,被列为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此井名为冶山中井。冶山又名泉山,为春秋时期福州冶城遗址所在地,冶山中井因冶山而得名,至今古井中仍有泉水,泉水清冽距离地面不过一米。

  冶山中井为宋代水井形制,外围方形井圈,内侧圆形井口直径约0.24米。冶山中井于1998年被发掘保护,成为研究冶山、冶城的实物例证。

  中山小学西南角,绿树掩映中有一处古牌坊,两侧坊柱上隐约可见字迹。它是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的节烈坊,被列为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节烈坊高4.6米、宽2.8米,牌坊柱高2.4米。据记载,牌坊兴建时,坊额正中悬挂“圣旨”,牌坊左柱刻“绝粒殉所天,十载恩情并入枯肠和泪尽”,右柱刻“建坊欣得地,千秋义烈长留芳碣与人看”,相传福州女子以绝食抗争殉葬陋习,是一处封建制度下的历史留痕。

5.jpg

福州市中山小学内的冶山中井。

6.jpg

福州市中山小学内的节烈坊。

  (记者 刘珺)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