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化-“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之⑧ 两位皇帝四幅圣旨嘉奖这位官员及家人
罗源博物馆镇馆之宝:清代皇帝诏书
四幅圣旨
圣旨局部
“奉天承运皇帝诏(制)曰……”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圣旨”内容。然而真实的圣旨长什么样你见过吗?
在罗源县博物馆内,收藏着四幅圣旨,分别记载了清代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对罗源籍官员游长龄及其祖父母、父母、妻子的赏赐,均为国家二级文物。今天,我们一起了解罗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清代皇帝诏书。
四幅圣旨 三代嘉奖
据罗源县博物馆原馆长黄新强介绍,这四件文物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从罗源民间抢救回来的,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这四幅圣旨均为绫锦制成,呈长条横幅,长度为190厘米至250厘米不等,宽度约为32厘米,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其中两幅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皇帝下旨嘉奖游长龄祖父母以及游长龄父母的诏书,为白绫质地,全文墨书;另两幅为咸丰二年(1852),皇帝下旨嘉奖游长龄父母以及游长龄本人及其妻室的诏书,由褐色、深黄、橙黄、淡黄、浅红五个色块织锦组成,褐色织锦上织双龙纹捧“奉天诰命”字样。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圣旨材质特殊,且年代久远,十分脆弱。目前展出的这件咸丰年间的圣旨,以玻璃压片形式保护,其余三件被收藏在馆内,以1:1复制的图片形式展出。展出圣旨为咸丰皇帝颁给游长龄及其妻尤氏的诏书,其全文如下:
奉天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政先领郡虎符,寄千里之权职,重专城熊轼,表牧。尔前任广西浔州府知府游长龄,才猷卓牢,资性宽和,易俗移风,广德心而登治理,饬躬率属,谨亮节以树风,声巨典式,逢鸿章宜锡,兹以覃恩,授尔为朝议大夫,锡(赐)之诰命,于戏。登御屏而纪绩,允励素丝沛纶,诰以推恩,式荣华衮。
制曰:良臣宣力于外,效厥勤劳,贤媛襄职于中,膺兹宠锡。尔前任广西浔州府知府游长龄之妻尤氏,终温且惠,既静而专,綦缟从夫,克襄素丝之节,频繁主馈,爱流彤管之辉,兹以覃恩,封尔为恭人,于戏。敬尔有官着肃雍而并美职恩,其内尚黾勉以同心。
前任广西浔州府
咸丰贰年拾月拾捌日
游长龄本身妻 室
(摘自黄新强《罗源文物》)
剿匪有功 慧眼识人
游长龄为何许人也,为何两任皇帝前后数次嘉奖他及其家人呢?
据《罗源县志》记载,游长龄,字以昌,号文石,为嘉庆十五年举人。游长龄先后出仕任广西郁州博白知县、广东肇庆知府、广西浔州知府。在任期间,清正廉明,勤勉爱民、移风易俗、声名远播;其父母、祖父母树德在兹,泽留再世;妻尤氏终温且惠,克襄素丝之节,先后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咸丰二年(1852)获得朝廷四道圣旨褒奖。
据《清实录咸丰朝实录》所载,“咸丰元年(1851),前博白县游长龄、现已降旨补授肇庆府知府。该员剿办贼匪。激励团练。素得民心。如一时未便更易生手。即著留于该处。俟剿办事竣。再赴升任……以剿歼广西逆首刘八出力。赏知府朱德璲、游长龄、花翎。馀升赏有差。”由此可知,游长龄在广西剿匪有功,不仅被补授为肇庆府知府,还被赏赐花翎。咸丰二年(1852)还被下旨“授尔为朝议大夫,锡(赐)之诰命”。
游长龄在广西剿匪期间,还有一件功劳。据清《文宗显(咸丰)皇帝实录(粤西剿匪)》等史书记载,咸丰元年(1851)四月,冯子材投奔“逆首”刘八,并进攻博白县。进攻失败后,冯子材率部众被游长龄收编。游长龄善识人,他多次向朝廷举荐冯子材,认为其可为将才。可以说,没有游长龄的举荐,就没有后来的民族英雄冯子材。
氏出名门 家风淳厚
游长龄故居
游长龄为官清正廉洁,政绩突出,与游氏家风有很大关系。
罗源县游长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游岳介绍,游姓氏出姬姓,源自郑国。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一代国君郑穆公之孙游吉兄弟,以祖父之字“游”为氏,称姬姓游氏,并留有“游吉九言”被后人奉为祖训,传承至今。“游吉九言”为:“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罗源游氏肇基始祖为天寿公,南宋时从江西吉水县来到罗源,卜居玉廪(今碧里乡廪尾村)。罗川游氏自迁居以来,恪守祖训,秉承家风,贤仁辈出。游长龄为罗源游氏天寿公第二十二世孙。明朝时,还有一位被称为“游青天”的县令游定国,同样出自罗源,为天寿公第十四孙,游长龄与其同属一支。可见游氏门风绵延,家风深厚。
在罗源县群星熠熠的后张巷,如今仍能见到游定国与游长龄故居,分别位于后张巷67号与后张巷51号。此外,在罗源县境内仍能找到游长龄的墓地,坐落于坝溪南坂学校对面山脚,墓碑正中刻有“皇清赦授资政大夫显祖文石游公,二品夫人显妣尤氏夫人”等字样。
墓葬为石砌大型墓,规模宏伟。游长龄长子德人及长媳郑氏亦葬于此,墓碑建造者为游长龄之孙,“雍时、隆时、嘉时”三人“同勒石”。 据当地村民回忆,墓前曾有一对石狮,如今已不见踪迹。
鼓山留诗 有意归隐
鼓山游长龄摩崖题刻蔡铁勇摄
除了在罗源县内留有游长龄相关遗迹,在福州鼓山,也有一处游长龄留下的摩崖题刻。
同治三年(1864)农历正月十五,游长龄回乡省亲,游鼓山,写下一首七律赠给方丈净空禅师。此段石刻行书,纵9行,字径10厘米,位于更衣亭东侧石磴路边崖壁向南处,内容如下:
三升慧日照禅邻,一壑清泉涤众尘。
拄杖毒龙听六法,翻经碧鹤悟三身。
云开般若奇峰晓,草长灵源古洞春。
顽石点头空色相,老松植节有玄津。
赠复山净空上人,时同治三年岁次甲子端月望日,罗源游长龄题。
净空禅师系清代高僧,曾三次出任鼓山涌泉寺方丈。净空三主名山在当时成为佳话,缙绅名士纷纷题诗赠额以示祝贺。鼓山现存的摩崖石刻榜书“慧日辉煌”“心静意空”等都与此有关。罗源人游长龄这首赠净空上人七言律诗,是众多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首。诗中,“三升慧日”就是指净空三主涌泉寺之事。“毒龙听六法”则与涌泉寺来历有关。“般若”“灵源”都是鼓山景点。
罗源文史爱好者谢飞峰认为,诗中的“一壑清泉涤众尘”“老松植节有玄津”等句子,透露出游长龄晚年已有归隐之意。致仕后,游长龄回归故里,终老于罗源县后张巷。
□专家品宝
省内不可多得的清代文书类文物
特邀专家:罗源县博物馆副馆长 孙秀清
这四幅圣旨完整地展示了清代罗源籍官员游长龄因突出政绩,前后获得两位皇帝嘉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清代朝廷的官员奖励制度,不仅奖励官员本人,还会“推恩”至其家人,让我们透过历史感受到了古代官场的温度。这四件文物保存较完好,主体部分字迹清晰可见,是福建省不可多得的清代文书类文物,也是罗源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记者 刘露 张浩清 通讯员 黄益辉 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