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芦岛俯瞰图。杨柳州摄
天然的避风良港与蓬勃的海洋经济,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想一探究竟不妨走进粗芦岛。在这里,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的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拔节生长。
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一期,搅拌机、吊装车、运输车往来穿梭,一处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近百名建设者正在紧张有序施工。“母港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计划今年投用。”远洋渔业基地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母港一期建设A、B两座栈桥和4个远洋渔业泊位以及附属配套设施等。其中,3号到5号泊位为1万吨级泊位,6号泊位为5000吨级泊位。建成投用后,远洋渔获吞吐量将达70万吨,可有效解决我省远洋渔获上岸难、装卸难等问题,更多全球海鲜可快速端上市民餐桌。
视线转向不远处的马尾造船厂,只见马尾造船联合车间焊花飞舞,预处理、小组立、大组立等作业区加班加点,全力保证分段建造进度;船坞内各现场施工部门加紧完成1800TEU集装箱船等在建船分段搭载和定位工作,为船舶顺利出坞奠定基础。
“我们具备研发、设计、制造和修理10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的能力,尤其在设计建造各类高附加值海工装备、金枪鱼围网渔船、深远海养殖装备、多用途集装箱船、散货船、油化船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2023年实现年产值53亿元。”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从母港一期和马尾造船厂的朝气蓬勃,可以感知粗芦岛“牵一发动全身”的辐射带动能力。
记者获悉,当前,连江县全力以赴加快粗芦岛“一区两基地三高地”建设。“一区”即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谋划建设进境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台湾渔获上岸定点口岸,全力打造两岸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两基地”即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福州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已实现首艘远洋渔船靠泊卸货,正加快推动母港一期全面通关,同步加快冻库、交易市场等基础配套建设,推动国家远洋渔业博物馆、全国海洋经济高峰论坛永久会址落地。“三高地”即海工装备科创高地、海洋生物科创高地、数智渔业科创高地,包括与各方“智脑”合作,研发新型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推动海洋生物科创产业园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基地智能化和智慧渔港渔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渔业大脑”与“物流大脑”共建共享。
“一区两基地三高地”的加速崛起,是连江全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的缩影。
记者获悉,连江渔业产值从2021年开始连续3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水产品总量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该县先后获评中国生态食材之都、美食地标之都等称号。
“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以工业化思维建设海上粮仓,向海洋要食物,全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努力在两岸融合发展中走前头、作示范。”连江县委书记陈劲松表示,“一区两基地三高地”建设提速的同时,连江也在马不停蹄、高位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临港工业集群,推进连马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福州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叶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