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福州电视台
“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在沈葆桢故居正式开展。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17日,纪念沈葆桢巡台15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包括“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和“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海内外的船政专家学者、船政后裔、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回顾沈葆桢与台湾的历史,展望船政未来美好前景。该系列活动是“海峡论坛·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海峡两岸深度融合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段历史
回望时代风云
说起“中国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大家并不陌生。出生于侯官(今福州)的沈葆桢,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也是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林则徐女婿。
步入位于三坊七巷宫巷26号的沈葆桢故居,记者看到大堂四周的墙上展示了沈葆桢巡台的艰辛历史与功绩,看着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书法作品,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当年沈葆桢保台建台、维护国家统一的那段岁月。
时钟拨回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沈葆桢临危受命钦差大臣,他率领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福建水师,团结台湾当地民众,驱日保台,打响中国近代第一场抗日卫国之战。巡台期间,沈葆桢加强海防,宣扬爱国,开发建设,增置府县,为台湾经济、社会、海防发展推进一系列善后计划,包括移驻巡抚、开发东部、创新防务、开设义学等,开创并推进了台湾近代化进程。
“沈葆桢强烈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意识,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精神,对海峡两岸向海图强、融合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沈葆桢后裔沈园说,福州将拥有四百年历史的沈家老宅修缮一新,活化利用,并在沈葆桢巡台150周年纪念日举办史迹展,为三坊七巷这片拥有半部近代史的土地,新增了一处展现大陆与台湾水乳交融历史渊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场展览
全面介绍沈葆桢巡台事迹
当日,策展人林矗为市民朋友们详细解读展览内容。他介绍,本次史迹展主要分为沈葆桢生平介绍、牡丹社事件暨日本侵犯台湾、沈葆桢巡视台湾及其对策、沈葆桢巡台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四个部分。
“尽管馆内空间有限,但展出的史迹内容极为丰富,我们依托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系统研究梳理,完整、客观地展现了沈葆桢驱寇保台、开发和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林矗透露,他们正筹划建立沈葆桢史迹博物馆,此次史迹展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此次史迹展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全面介绍了沈葆桢巡台的历史事迹和丰功伟绩。”在沈葆桢故居保护与修复之际,本次展览以“巡台使者”为主题,缅怀沈葆桢的政治抱负及家国情怀,让后人更加深入了解福州先贤为台湾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海防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展览开幕式上,沈葆桢后裔沈吕遂带来了一副复刻的木制楹联,上书“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这副楹联由沈葆桢所书,原本挂在台南的延平郡王祠,但不幸在10多年前遗失。沈吕遂根据家藏原拓本书精心复刻,此次带来准备挂在沈家老宅。
随着沈葆桢故居的全面修复和沈葆桢史迹展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沈葆桢故居将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和纽带,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次研讨
开启思想碰撞
“拥有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艰难而重要的思想转变,而沈葆桢通过其先进的认知和不断的实践,推动了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觉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陈硕在“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上说。
陈硕认为,关于沈葆桢成就的研究成果,早期主要集中在沈葆桢对福州船政及军事教育方面所作贡献,但对其在中国海洋意识的唤醒等方面并未有定论。实际上沈葆桢很早就对海洋和新的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其许多涉及海洋海权的想法对当今时代也颇有启发。
法国学者、“船政之友”魏延年拿出他在法国收集的船政老照片,讲述他和船政的故事以及船政的过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谢皆刚带来《视野、史料与方法:沈葆桢研究之展望》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学界关于沈葆桢的研究还不够多,且材料较为单一,新的突破可以从研究沈葆桢的社会网络出发,包括三坊七巷这种区域网络对其仕途的影响、严复与其联系等。
据介绍,本次“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相关文稿70多篇,内容涵盖了中国近代海洋和海权意识,沈葆桢驱寇保台和对台湾近现代的推动和影响,创办船政的精神原则、时代价值及船政文化对海峡两岸的影响等,涵盖面较广、学术性较强,展现了近年来我市沈葆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 燕晓 见习记者 傅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