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敛石山石刻调查记
2024-06-2209-25-01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庄勇

1.jpg

方棫祷雨石刻(福清市文物局供图)

  事由

  今年4月10日,《福州摩崖石刻史话》征编工作部署会召开。笔者接受“方棫齐云山祷雨记”课题的写作任务。该摩崖石刻是近年来福清市文物部门新发现的宋代重要文化遗迹,现已发表的文章和研究不多。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方能动笔。笔者这一想法得到了热心文物保护的好友——林啸天、储波的大力支持,东张镇的陈国生则落实行车路线并亲自带领。

  4月25日,笔者一行开启了齐云山摩崖石刻田野考察之行。

  偶遇

  原先查阅的史料,只知道齐云山摩崖石刻位于镜洋镇下施村石子磊自然村西北的山中。至于具体方向,行走线路,石刻位置均不知晓。车子来到石子磊自然村,刚好路边的一幢房屋门打开,走出一中年男子,我们即停车上前问路。恰巧,接受问路的吴明全正是当年发现和报告摩崖石刻的热心人。他得知我们此行目的后,放下手头的事,愉快接受了带领我们进山实地调查的请求,与我们一起上路了。车子停在离村不远的敛石寺,便开始徒步。敛石寺是千年古寺,笔者原先掌握的资料中,没有敛石寺与齐云山摩崖石刻有关联的信息。

  经历

  齐云山是镜洋和一都的分界山,共有海拔800米以上的五座大山,敛石山为其中之一。乾隆版《福清县志》载:“敛石山,在方兴里。下有龙潭,又有归云关、将军峰、玉女峰、一线天、猿头崖、五音石诸胜。”这里,奇峰峻岭,云雾缥缈,石壁千寻,悬瀑百尺,苍藤古木,长夏如秋。

  原先进山的小路已被洪水和暴雨冲毁殆尽,路标又被废弃的采石场大量的石块掩盖。我们只能沿着溪谷河床,在乱石滩中艰难穿行。越过大片茅草丛后,进入山涧溪谷。这里,乱石嶙峋,崖壁陡峭,长满青苔。连日阴雨,又湿又滑。茅草灌木,锋利棘手。如注山泉,澎湃而下,轰鸣之声,不绝于耳。笔者不顾衣裤鞋袜均湿透,手脚并用,蹚过湍急的溪流,翻越陡峭湿滑的崖壁。短短三四百米的直线距离,历经一个多小时的攀爬跋涉,终于来到龙潭,较近距离地观察摩崖石刻,进行目测和拍照。虽然一路艰难,但能完成田野调查任务,领略奇特的景色,了解许多新的信息,感觉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成果

  经过实地考察,听取吴明全介绍,开拓了研究思路,再对照相关史料记载,掌握了新的史实,更丰富了笔者对敛石山摩崖石刻的认知。

  方棫祷雨摩崖石刻为福清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石刻记载了方棫任福清知县时为民祷雨所留下的足迹,与史志记载“宰福清。爱人下士,新庙宇,造祭器,文章政事有足称者”相互印证。立石的慈榕,为敛石寺住持。敛石寺与敛石山关系密切,是重要的“祈雨圣地”。福清历史上严重缺水,每遇大旱,人畜饮水困难,庄稼严重歉收。当地官员和百姓通过祈雨,祷告上苍,普降甘霖,解救百姓。祈雨成为古代的一种民间习俗。

  本研究课题原为“方棫齐云山祷雨记”。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听取介绍,查阅相关史料后认为,称“方棫敛石山祷雨记”更为确切。一是范围更加精准;二是关联敛石寺的历史背景,揭示其文化内涵。

  现发现的敛石山摩崖石刻群共有四处石刻。龙潭左侧,方棫祷雨石刻,文曰:“淳祐辛亥三月十八日,知县事方棫祷雨至此。住山慈榕立。”还有万历四十六年(1618)叶向高《同举孝廉应相游敛石观龙潭》4首七绝诗刻,文曰:

  同举孝廉应相游敛石观龙潭

  古寺寻僧去不回,空余断础翳苍茫。

人间陵谷寻常事,不独昆明有劫灰。


青山百叠锁崔嵬,峭壁凌空相对开。

行到灵源穷深处,千寻飞瀑自天来。


  寒潭六月自生风,知是神龙避暑宫。

  即向潭边聊濯足,恐惊雷雨下晴空。


  见说峰头更有峰,倒倾银汉湿芙蓉。

  羊肠一缐无人度,驾螭还留同士踪。

  万历四十六年夏日,邑人少师、大学士叶向高。

  龙潭右侧,有天启五年(1625)叶向高祷雨石刻,文曰:“天启五年三月二十九日,邑人少师、大学士叶向高同太学生吴需、静安二人来,与祈雨有应。”还有一处石刻因年代已久,岩石风化,又距离较高,石刻字迹模糊,难以完整辨认。敛石山摩崖石刻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敛石寺,唐大中四年(850)由僧人知嵩所建,是福清现存的历史较早的寺庙之一。南宋嘉泰初年(1201—1204)重建,莆田僧人弥清经过二十四年“辛勤经画”,又由其徒弟慈榕历经二十余年“用力甚苦”的建设,敛石寺、敛石山声名日隆,成为福清的“祈雨圣地”。敛石寺经明隆庆中期(1567—1572)重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修建,1988年重修。现占地面积24.31亩,建筑面积1463平方米。敛石寺中所存和使用基柱、石槽、拴马柱,以及石磨、佛手印、石球等构件多是唐代遗物。

  敛石寺于洪武年间,因执行寺院归并政策,并入黄檗寺。黄檗寺本师隐元隆琦禅师的三位直系弟子木庵性瑫、即非如一、三非性徹禅师曾在此当山十余年。隐元隆琦、木庵性瑫、即非如一三位禅师的书法,被称为“黄檗三笔”,是日本黄檗宗的三大书法家,在日本影响很大。敛石寺是黄檗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福州晚报》(2024年6月22日 A07版 兰花圃)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