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年,三访于山的刘峤
2024-07-0203-16-06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江晓青

于山平远台.jpg

于山平远台石刻

  刘峤(字仲高)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乌山和于山的石刻记录中,而且年份都是绍兴二年。刘峤是谁?为何在这一年频频上山?

  送别程迈

  “一游”未尽

  《福州摩崖石刻》录乌山曾有这一方石刻,现已佚失,文字如下:

  绍兴壬子仲秋,新安程迈晋道、东莱徐宇持志、东武侯懋仲勉、吴兴刘峤仲高同登乌石山,遍游诸刹,主僧摩岩以待,时贪过九仙,访三十三奇,未暇留字。晋道还朝既迫,季秋七日约复来道山亭,是日天气澄爽,置酒高会以极登览之胜,怅念艰虞以来,尽簪之乐曾不易得,盖重于此作别云。

  绍兴二年的农历八月,程迈、徐持志、侯仲勉、刘峤同登乌山,遍游古刹,僧人磨洗岩石,等待他们题字,但是他们急着游于山,探访三十三奇,就没有空暇留下文字。程迈“还朝”的时间迫近,九月七日,就相约又来道山亭。这一天天高气爽,准备了酒宴,登高望远,感念南渡以来,朋友相聚不易,就留下文字惜别。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刘峤和几位好友至少两次游览乌山,一次游览于山,主要是为了给程迈饯行。三日后的九月十一日,这一群好友又一次相聚于山。

  《福州摩崖石刻》载于山野意亭有石刻:

  程晋道解帅事将造行阙前一日,拉徐持志、刘仲高同访小华峰,登廓然台,憩野意亭。超然遐瞩,危岑列岫,尽落樽俎间。晋道此行,若登仙而居者无路挽留,不得从容物名之乐,殊为大恨。绍兴壬子季秋十一日,时侯仲勉以疾不至。

  程迈第二天就要动身启程了,还是拉上了徐持志、刘仲高同游。一起游览了小华峰、廓然台,在野意亭小憩,登高望远,杯盏更酌。朋友们为他的光明前程感到高兴,无法挽留,但也十分遗憾和不舍。这一次,侯仲勉生病了没有参加。

  此时的程迈知福州,即将要前往临安。若只看这两方石刻,我们或会认为程迈任内没去过乌山、于山,才会在即将离任的时候,如此迫切地要上山看景。但是至少在这一年的正月二十一和三十日,程迈都同其他人分别来过乌山长乐台和于山金粟台,有石刻为证。除了对乌山和于山情有独钟外,我们只能理解为是程迈与徐持志、刘仲高的情谊非常。两方石刻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丰沛的情感,有程迈游山的兴奋与迫切,有友人们对美景的留恋,杯盏更酌的惬意,还有几位朋友的遗憾和不舍。寥寥数语,情趣盎然。

  冬雪初霁

  三上于山

  程迈离开后,刘峤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又一次登览于山。于山平远台有一块篆书石刻,记录了这一段故事。文字如下:

  齐安郑滋德象、吴兴刘峤仲高、颍川范正国子仪同饭素于万岁寺,烹茶金粟台,登三山阁,观闽王所施织经及佛。时雪初霁,江山明润,顾望久之,遂过野意亭。绍兴二年季冬朔辛炳如晦,以幹不至。

  绍兴二年十二月初一,郑滋、刘峤、范正国三人同在万岁寺吃斋,在金粟台烹茶品茗,登上三山阁,观看闽王留下的经书。雪后初晴,江山明润,三人久久伫立远望。又拜访了野意亭。辛炳有事没能来。

  相比前两方石刻的文字来说,这一段叙述就冷静、克制许多。这几人中,范正国是范仲淹的孙子,范纯仁的儿子。南京博物院藏《宋人跋唐范隋告》可以证实范正国的身份。郑滋在这一年九月“试尚书兵部侍郎”,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中有记载。书中还记载,他在建炎元年城池被围时,仍“日事燕饮”,而被弹劾。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录》记载,郑滋守京口时“怠于政务”,本要被查办,因对秦桧有过录用之恩,秦桧出面施压,才免于被查。而没有来的辛炳,据《宋史》载,是一个直言敢谏之人。他上疏直言蔡京的弊政,弹劾吕颐浩和张浚,言辞切峻。吕颐浩和张浚还因此被罢免落职。绍兴二年,辛炳刚被任命为侍御史。他一上任就上疏三省违理失当的数十件事。而且批评福建八州官员太多,在国家艰难的时候,“冗官无益”。“辛炳如晦,以幹不至”,他可能就忙于上疏言事。

  福建提刑

  政声斐然

  刘峤此时的身份是福建提刑,56岁。宋汪藻的《浮溪集》中录有刘峤的墓志铭《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阁刘君墓志铭》,刘峤卒年62岁,时绍兴八年。《三山志》卷二十五,刘峤“左朝奉大夫,直徽猷阁,绍兴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至四年九月初五日罢”。所以,游山的刘峤不过刚到福州两个月。

  刘峤在闽任职期间,政声斐然,他平冤案,印文集。墓志铭载,刘峤任提刑期间,“平反曲折”,朝廷内外一致称赞,他为民申冤,因此得罪了权贵,被迫“力丐奉祠”,离开福州。他在福建提刑任上,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刻印司马光的文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并作序。序言的写作时间是“绍兴二年岁在壬子九月旦”,就是和程迈一同登山的月份。司马光的文集在司马光生前就亲自编次,但历经党禁和靖康之乱后,文稿显得尤为珍贵,几经辗转,到了刘峤手上,刘峤将之刻印。吕颐浩写过《与刘仲高书》,文短情长。吕颐浩去信是为了讨要司马光“手帖石刻”,信中夸赞刘峤“才学政事高出一时”,序言也写得很好,感叹“二十年间,凋零无几”,关切询问刘峤在闽地境况。吕颐浩于绍兴元年拜左相,绍兴四年罢相,结合刘峤在闽时间,信件当写于吕颐浩为相任上。这也足见,刘峤刻印文集这件事的影响力。

  刘峤在序言中提到他的曾祖父“杂端公”与司马光的关系。在曾祖父被贬九江时,司马光极力营救。因这层关系,加之早已“服膺此书”,刘峤接下了写序言和刻印的重任。据刘峤墓志铭,刘峤的曾祖父是刘述。《宋史》中,刘述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上疏指责王安石,王安石本欲将其入狱,司马光出手营救,范纯仁也力争。范刘两家后来也一直保持来往。范纯仁的儿子范正平后来娶的正是刘述的孙女。《苕溪集》卷五十一《太硕人傅氏墓志铭》载:刘握“女六人”,其中一人嫁范正平。刘握正是刘峤的祖父。而范正平就是刘峤的姑父。墓志铭载,刘峤曾师从范正平,“尽得其学”。所以,范正平既是刘峤的姑父,也是老师。《宋史》载范正平“学行甚高”。刘峤墓志铭载,刘峤的品行深受时人称赞,师从范正平后,更是“操修益进,贤于人益远”。而范正平也正是于山平远台石刻中范正国的兄长。雪后,久久顾望江山的刘峤与范正国是否也会想起范正平?

  刘峤与李纲也有诗歌往来,《梁溪先生文集》里存有《次韵刘仲高〈喜雨〉佳篇》,《题刘仲高提刑所藏文与可墨竹》,创作时间在绍兴三年至四年间。题画诗中提到“自从兵火丧乱后,锦囊玉轴随埃尘。公于何处得此本,四枝墨色犹鲜新”。司马光文集、文与可画作,对南渡的士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情感寄托,也是能维系刘峤与其他士人关系的重要纽带。

  绍兴二年仲夏,刘峤来到福州。季秋,完成了司马光文集的序言,在山光杯盏间送别程迈。季冬,时雪初霁,又与朋友于山烹茶礼佛。乌山与于山记下了这一年的刘峤,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在闽士人的交往。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