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赛强
福州地区灯梁挂灯习俗延续至今。
灯梁托雕刻“凤凰衔书”。
挂钩
“天赐麟儿绘彩缯,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娘家来送灯。”清代福州籍诗人杨庆琛的这首《榕城元夕竹枝词》描写了福州地区元宵节娘家人给刚出嫁女儿送灯笼的习俗,寄寓娘家对出嫁女儿婚姻幸福、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自古以来,汉族地区民间流传着在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在福建传统建筑大厅中为此而专设挂灯笼的构件“灯梁”,这在其他省份的传统建筑中并不多见。
灯梁,又称灯杠、灯杆,因悬挂灯笼而得名。福建灯梁主要分布在闽东、闽南地区,一般设在大厅中柱前后或插于中柱上,横穿大厅。福州地区传统民居常见于中柱后靠近太师壁一侧,第二行穿枋上。而闽南地区常在中柱之前,在抬梁式木结构减柱梁架结构中则放置在杠梁上。
灯梁具有挂灯、框景构图、烘托节庆气氛、分隔空间的作用。灯梁位于福建传统民居大厅内,大厅通常是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庆典、议事、会客、祭祀的地方,是重要的精神信仰、礼仪空间。按照福建传统习俗,每当结婚、添丁、做寿等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当日,主人必须在大厅两侧正柱上粘贴大红对联,这时竖向的红色对联与横向的红色灯梁组合形成框景构图,具有烘托室内喜庆气氛、凸显仪式感和强化空间景深的作用。在厦门地区,灯梁的位置还被用来区分大厅内人与鬼神空间的界线。以灯梁投影线为界,线内靠近太师壁一般设有神龛或神橱、供桌,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礼仪空间。为了保持敬畏和庄重,家人嬉戏打闹等活动受到约束,否则视为对祖先和神明的不敬。
福建灯梁通常由灯梁、灯梁托、挂钩3个部件组成。灯梁通常由一根完整的长条形木梁制成,其形状两头细、中间粗,微拱。因不具有建筑结构上的受力作用,仅为挂灯所需,因此灯梁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灯梁截面有矩形、六角形或扁圆形,直径15~20厘米。灯梁的安装固定方式在不同房屋结构中有不同的形式。在穿斗式木结构传统民居中,一般灯梁两端超出墙壁少许,约50毫米,超出部分与穿枋相接处凹槽相卡以固定不动;在抬梁式木结构中,则直接搁搭在扛梁上。
灯梁托是指位于灯梁两端底下的托木,通常用铁钉固定在枋木上。灯梁托呈长方形,尺寸长50~60厘米,宽15~20厘米。
挂钩是位于灯梁底下用于悬挂灯笼的钩子,由吊环和挂钩组成,数量有三钩或五钩,距离均等地嵌在灯梁的下方。
灯梁是福建民居大厅内装饰最为华丽的构件。民间有“即使房屋不施彩画,灯梁也必须绘满彩画”的说法。首先,灯梁梁身以红漆描金为主,白漆五彩次之。灯梁上还贴金或描金各种精美的图案纹样,还有以吉祥语文字做装饰,如永泰地区灯梁有“添丁发甲”等一类吉祥语。其次,灯梁托尺寸虽小,但雕刻精美,综合运用圆雕、线雕、浅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此外,挂钩工艺也很有讲究,材质有铁质、木质、黑铜、黄铜,外表有多种鎏金。在丁钩与灯梁连接处的圆形底座,其形状类似传统民乐中的钹,被雕刻成莲花、芙蓉等花朵图案,中部隆起的球面也被雕刻成花蕾形状,上带钮头圈子,与挂钩相连。
明清两代灯梁在形态和装饰上有所区别。明代灯梁较为纤细,如连江明代孙察院故居灯梁。明代灯梁大部分注重实用,如梁身外表不着任何装饰,简单素底保留木色;大部分没有灯梁托,即使有灯梁托但装饰简单,如表面保留木纹素色或简单花朵雕刻。清代,尤其是清中期乾隆以后,灯梁装饰具有色彩华丽、繁复精巧、装饰性强等特点。受屋主财力影响,清代灯梁装饰程度不一,其梁身颜色有朱红、黑色、白色或素红作为底色后再彩绘,种类有白底彩绘、红底洒金箔、红底洒银箔、红底漆金字画等。
福建灯梁的形成与福建重视男丁传统和生育、结婚等人生仪式中挂灯习俗密不可分。在福州话方言地区,“灯”与“丁”谐音,故灯梁又称“丁梁”,“添灯”又叫“添丁”。古代福建地区大凡生育男孩的人家,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都要购买一对新灯,上书“新丁贵子”,置悬正堂灯梁上。
在闽南和闽西客家传统婚礼中,男方家厅堂的灯梁和枋上分别挂新娘灯和新郎灯,灯的一面以大红字书写姓氏,一面则书写堂号,其间再以吉祥喜气的图案装饰。在三明地区,还流传着母舅和舅祖行挂灯仪式,边挂灯边唱“新灯挂起,宾客恭喜,今朝成亲,来年抱孙”。厦门地区还有女儿出嫁后第二天,男方返回女方家举行回门宴中灯梁挂灯习俗。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日报》(2024年7月30日 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