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岭史话
2024-08-3003-12-01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十九先生

1725001977865457.jpg

状元岭。十九先生摄

1725001996542304.jpg

三山觉路亭。柯祖疆摄

  驿道,也称官道、官路,为我国古代传递政令和重要文书、官员往来、转运物资而建的道路。其形式始于西周。到了秦汉,得到系统性发展。秦始皇就修建了咸阳通往各地的驰道。

  福州最早的驿出现在唐代。在今天乌塔的位置,曾经有一座崇轺驿。宋代,邮驿制度进行改革。当时的福建,出现了以福州为中心,向北、向南、向西三个方向的四条省际官道,分别为福州通往闽东、温州的福温路,福州通往莆田、闽南、广东的福莆路,福州通往南平、浙赣的福延路,以及福州通往古田、建瓯、浙赣的福瓯路。

  大北岭古驿道,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和宦溪镇,是福温路的重要遗存。北宋嘉祐三年(1058),由福州郡守蔡襄牵头,怀安知县樊纪募资修建福州通往温州的北驿道,是为“温州路”,又称“福温路”。大北岭古驿道即福温路的起始段。宋代《三山志》载:“北取温州路,出井楼门,经四明亭、盘石,陟北岭。一路出井楼门,经安国寺、透马溪,抵北岭下。岭高一千八百步,十五里属连江界。顽石根互,沿崖而跻。嘉祐三年,知怀安县樊纪‘僦工致治。乃奠高为夷,正曲为直,凹者培,陷者续。迄今利之’(主簿王知微《记》),‘又治路,自北门入岩溪,抵青山,又培土筑趋府道。积德、承平、移风三乡地庳泞,悉砌石以便民。至溪涧或江浦之阻,梁石以渡者五十一。木为桥十有六。皆利民之著者’(周希孟《记》)。下汤岭。谚云:‘汤岭兜,北岭头。’志险也。”

  是时,郡人从城内出井楼门,经思儿亭、盘石,越大北岭至宦溪,过梅岭、板桥、降虎,进入连江、罗源,乃至闽东、温州。这是一条重要的进京之路。其中井楼门至连江界,驿道共设5个驿铺:来宜铺、北岭铺、宦溪铺、板桥铺、任溪铺。来宜铺在今新店镇琴亭村,北岭铺在今新店镇象峰村,宦溪铺即今宦溪街,板桥铺和任溪铺位今宦溪镇板桥村和降虎村。1998年,大北岭古驿道被列入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北岭古驿道现主要遗存有二:

  其一,在今新店镇象峰村福建省人才公寓至宦溪镇宦溪村,今称“状元岭古驿道”。全长3.6公里,路宽2.5米左右。古道由人工在峻岭间开凿而成,依山势修筑,路面铺溪卵石与石块,上下行昂,盘行陡峻,民谣有云:“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极言其行路之难。明代《闽都记》载:“岭多建亭,以憩行者。”今状元岭沿线仍存数亭。

  其二,在今宦溪镇降虎村降虎寨至杜溪桥。古驿道宦溪街至降虎段,解放后因建设公路,几近不存。现沿途仍有宦溪桥、降虎桥、杜溪桥等宋代石桥保存完好。

  《宋史》称闽人“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朱熹也说:“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自隋唐以来,福州府历有28位文武状元和超过3000位进士,文风昌盛,震烁华夏。而学子们的进京赶考之路,多发于古驿道。大北岭古驿道经历代修缮,至近代仍是福州往返闽东、中原的重要交通孔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正因如此,沿途也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名人史事与民间传说。

  2008年,大北岭古驿道沿线得到修复,同时文昌阁、大北岭健身公园等配套设施先后建成,并被题名为状元岭。2020年,在古驿道起点增添展示福州科举文化,改称状元广场。2024年,状元岭沿线拟再次进行修复提升,岭下堂、三山觉路亭、樊公亭等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展陈将进一步得到完善,茶亭等历史遗迹也将得以恢复。

  岭下堂

  位于晋安区新店镇象峰村,即今福建省人才公寓旁状元广场所在,海拔60米。由此登顶状元岭至大北岭健身公园,共1954级台阶。

  宋代以来,大北岭古驿道乃福州通往浙江温州直至京城的官道,是北方官员取陆路入闽的必经之路。故此,福州特在古驿道山口设堂恭迎,并命名为“岭下堂”。相传,晚清名臣左宗棠入闽时,即在此接见福州府文武官员。

  清代,福州城汛把总署在此设塘,负责镇戍地方,维护治安,因而又称“岭下塘”。

  茶亭

  位于古驿道上,过状元广场,登258级台阶即至,旧时为北岭铺的配套建筑之一,是状元岭的第一座路亭,海拔约118米。铺,即铺递,是承担传递公文、军情的基层通信组织。宋代《三山志》载:“驿铺,古亭邮也。”北岭铺作为宋代福温路出井楼门后的第二座铺递,是福州向北开启越岭之行的开端,因而渐成市集。其时,周边有客栈、食肆、酒坊、杂货铺等;而茶亭则供人喝茶、避雨、歇凉之用,故名。北岭铺旧址至近代仍存,其地今也被称为“茶亭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他在礼部录官考试中名列第一,居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被秦桧黜落。秦桧死后,陆游才得以出任宁德主簿(宋时宁德属福州府)。

  绍兴二十九年(1159),陆游由宁德调任福州后,曾与挚友、宁德县尉朱孝闻(字景参),相聚于今状元岭茶亭一带,一起饮酒赏荔,并写下词作《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多年以后,已离开福州的陆游在《道院杂兴》诗中追忆道:“东楼谁记倾春碧,北岭空思擘晚红。”并自注曰:“北岭在福州。予少时与友人朱景参会岭下僧舍,时秋晚,荔子独晚红在。”他在大北岭遇见晚红的荔枝,即词中所说“晚香丹荔”;而岭下僧舍,即今状元岭茶亭附近的象峰崇福寺。寺院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现为“福州五大丛林”之一。由诗词可见,此次北岭之行,深深地留在了陆游的记忆里。

  三山觉路亭

  位于古驿道上,过茶亭,登464级台阶即至,为状元岭的第二座路亭,海拔233米。亭子由山石砌墙,泥瓦覆顶,前后两道亭门,呈拱券式,额上嵌有“三山觉路”石匾,厅内有长木椅供人休憩。

  众所周知,“三山”为福州的别称,而“觉路”二字则颇具禅意。唐代《禅宗永嘉集》序云:“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中有句:“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明代福州“晋安诗派”代表人物徐

  诗曰:“云端石磴万峰回,松竹阴中觉路开。”宰辅叶向高亦有诗:“留连不能去,觉路尚堪乘。”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鼓山涌泉寺僧跬存云游至大北岭下,与师弟谛详在其师永觉禅师的支持下,历时十余载,重建象峰崇福寺,并对古驿道进行修缮。永觉禅师赠诗:“北岭云边翠色浓,松窗竹几寂寥中。焚香默坐惟观息,一任山花白与红。”此后,鼓山涌泉寺多往来于北岭。今文昌阁东南侧崖壁上尚存一段清康熙九年(1670)摩崖题刻,文:“南无阿弥陀佛。鼓山比丘无明留念,康熙九年闽县弟子张仕祯立。”

  因此,“觉路”即为“得道之路”,意在告诉往来驿道人员:面对任何困难,必须充分相信自己,并以智慧、信仰、毅力、勇气和决心,在逆境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僧人信士如此,学子官员亦如此。

  樊公亭

  位于古驿道上,过三山觉路亭,登496级台阶抵达,为状元岭的第三座路亭,海拔351米。宋嘉祐三年(1058),福州怀安知县樊纪始建大北岭古驿道,自此开辟形成闽都交通大动脉。后世砌石为亭,以记樊公之泽,故名。清光绪年间,新店浮村乡贤郑存理、郑信尧重修。

  清代《侯官县乡土志》详细记载了浮村郑氏叔侄修路种福之事:“郑存理,世居北关外之富村。性好善,在乡力持公益。自小北岭达飞坑桥,上下数十里,路悉倾圯。存理倡募,砌石平铺,成坦途焉。侄信尧,又修大北岭以上及汤岭数十里,遂辟险阻为康庄。北壕石路久失修砌,募款增修,兼及各路,历久孳孳。所居尝三经火患,卒岿然独存。同里则尽成焦土。存理子举于乡。信尧子一中副车,一成进士,人以为天眷善人云。”

  清晚期,新店浮村人郑存理、郑信尧(谱名圣尧)叔侄热衷公益事业,先后对大、小北岭古驿道以及城北路桥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二人所居之所,共历三次火灾,依然坚挺,而同村其他屋舍多为焦土。后来,两人的儿子郑圣裕、郑炳章也先后在科举中登榜。乡人认为是上苍眷顾的福报。《福州浮村郑氏族谱》载:“郑存理,学名尚文。光绪元年,由福州井关外修桥建路。大北岭至飞鸾岭止,均建有新亭为念。”今樊公亭墙上嵌有一块清光绪三年(1877)石碑,上刻:“无量寿佛。光绪三年春,郑尚文立。”

  文昌阁

  位于古驿道上,过樊公亭,需登616级台阶乃至,为状元岭配建的仿古建筑,海拔458米。

  相传,福州大北岭有个叫“胭脂团”的地方,为闽王王审知女儿梳妆之处,称为“郡主梳妆楼”。明代《八闽通志》载:“岭上有亭,岭之阿有胭脂团。相传旧有忠懿王郡主梳妆楼,乃辰日盥洗脂粉注渍之所也,因名。地周匝二百余步,坦夷不毛,四时膏润,红光烨人。”据说,胭脂团其址就在今文昌阁附近。

  宋代《三山志》载:“稷下里,北岭。”两宋时期,今宦溪镇大部至新店镇象峰的状元岭沿线,均隶属于福州怀安县八座乡稷下里。而稷下之名,则源于先秦时期齐国所设立的稷下学宫,为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文昌阁正好建于宦溪镇和新店镇交界附近,与传承千年的稷下之风相得益彰,凸显了状元岭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福州“海滨邹鲁”的美誉。

  大北岭健身公园

  位于古驿道上,过文昌阁,登120级台阶即至,为状元岭配建的公共场所,由石牌坊、长廊、广场等组成,海拔约480米。

  1944年9月底,侵华日军从连江沿海登陆后,沿西北方向途经潘渡、贵安、汤岭,进犯宦溪镇降虎村、宦溪村。福州第二次保卫战拉开帷幕。中国爱国守军在大北岭沿线与之展开激战,史称“大北岭战役”。其中,最惨烈的一场无疑是“莲花峰阻击战”。爱国守军900余人坚守福州城最后一道屏障莲花峰,同1000名日军浴血奋战三天三夜,在最后一块阵地上接连打退日军进攻16次,杀死杀伤日军三四百人,逼得日军大队长羞愧难当自杀身亡。最终,近800名英烈为国捐躯。10月4日,日军由状元岭进抵城区,福州第二次沦陷。时至今日,大北岭健身公园东南侧尖峰顶上尚存的抗战时期军事碉堡,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福州是全国著名的山水之城,而福建自古又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千百年来,像状元岭这样的古驿道始终是有福之州联系中原的重要纽带。它们承载了无数先贤的理想和家国情怀,是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晚报》(2024年8月30日 A14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