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常飞
古寺早湮没,平桥冷夜霜。
新林连远道,依旧话寻常。
参观完闽侯桐口村后,我写下了这首小诗。
在桐口村中路边,发现有两头石马,这是文物碑上记载的县级保护单位,一只已经残缺。一位村民告诉我,山上有座墓,几年前遭遇盗墓。后来,这伙人被村民抓住了,于是村民让他们从山上用吊车把石马运至此地,因为这里民居凑集,不会被盗。
村中的灵光桥已经有好些年了,它始建于宋代。此桥在闽侯县小有名气,这里曾是福州西驿道必经之地,迎来送往无数人。桥的功能早已淡出历史,只留给桐口村一段幽意。《名胜志》记载:“江之上稍折而东,为灵光山,有桥曰灵光桥,即桐口桥也,桐江之水出焉。”桥旧时为“上游四郡必由孔道,远近乡村出入者相踵接”之地。这段记载交代了此桥在交通中的重要性。灵光桥横跨桐江,东西走向,为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桥台与桥墩均用条石砌造,墩呈舟形,桥面由四根大石梁平铺而成。全长约30米,宽2.3米。桥中石梁南侧面阴刻有“灵光桥”三字楷书,桥两旁原置有石栏,今已圯。1989年,被列为第一批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古桥岁久倾圮,明万历六年(1578)曾重建一次,后又圯。《闽都记》载:“水急善崩,屡砌屡圮,行者苦之。国朝万历六年重建,为亭其上。”天启年间(1621—1627),著名文学家曹学佺曾复建此桥,并自为记。至道光壬寅年(1842),邑人王宗树又捐募重修灵光桥,桥成命其子景贤为文记事。
今天的村庄已发生很大改变,但这一处似乎“与世隔绝”——桥下之水流缓缓流淌,视线掠过古桥而看村庄,周围显得特别静谧。
除了这座桥,桐口村还曾有灵光寺、观音阁、桐口古墓群等,这些也是村落中重要的历史线索。灵光寺是闽侯县创建较早的古寺之一,初创于唐,五代神晏禅师亦有经营。至宋徽宗时期,名臣李纲曾募资重修,一度为李公香院。清乾隆间颓废,后来没有重建。也许还有许多遗迹,也和这座寺庙一样被历史风烟吹散。据相关考证,桐口村原来有芋原街(镇),是清前期集市;清后期升置为镇。
这里原来是福州交通要道,处于“福延路”中的一段。福延路宋代称为“西路”,该路自福州城的迎恩馆、西门铺等驿馆铺舍出,经土塸铺、葛崎驿、葛崎铺、陈湖铺、丰田铺、大濑驿、大濑铺、汤背铺、小箬驿、小箬铺、嵩滩铺、常濑铺、嵩溪驿、朱坑铺、芋洋铺、使华亭、营顶铺至南剑界首,过建州,到达闽北浦城驿道。而葛崎驿原设村中,后改他处。古代村中还有土塸铺,《三山志》载:“土塸铺,西取葛崎铺十八里。崇宁五年罢,大观元年复置。元丰中,添定马递三人,步递四人,急递二人。大观元年,添急递二人,递马一匹。政和元年,减急递一人,留递马并元额共二匹。以监司巡历,将官巡教,不可阙也。今额管十四人,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驿与铺是驿道上的重要设置,发达的道路交通密切影响着地方发展,“驿”“铺”等的设置带动了聚落的繁华,后来也因这些机构的迁移而变化,二者之间有着“联动”之作用。虽然说地方的兴衰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交通因素是变化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一点至今如此。
最初的怀安县治设在此村,可能少有人留意那些曾经在此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极少人会去探究过往的历史名人,但是他们知道这里曾有过一些历史辙迹。俗话说“千年田换八百主”,历史的演变总是令人捉摸不透,当年的李纲和曹学佺应该也不会想到,曾经的交通要道,如今寂寞得少人问津。
从桐口村回来的那天晚上,我翻看了此前县里印制的一部书。这部书以“山”“水”“江”“城”为主线,书写了闽侯历史与风光。书中文章涉及侯官村、龙祥岛、南港、塔礁洲、古灵村、榕桥村、旗山、五居山、青圃村、梧桐下村、昙石村、港头村、溪源村等,因为这些地方风光秀丽,或有远近知名的文保单位,或有着一田油菜花,或是一处经过精心开发的旅游景点,又或那个村庄保留了许多历史古迹。大概源于这样的原因,所以人们都乐于书写、宣传,而像桐口村这样的村落就相对少人关注,就算是那座曾经相当“热闹”的桥梁。
探究桐口村的前世今生,还有许多事物可以漫谈,比方说桐口村名与闽剧唱词、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桐口粉干”,还有南朝古墓群,以及一些出土文物……
《福州晚报》(2024年9月1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