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厚威
近代中国“第一曾”,无疑是湖南湘乡的曾国藩(1811—1872)、曾国荃(1824—1890)兄弟家族。堪称近代中国“第二曾”的,则非福建侯官曾奋春(1768—1799)、闽县曾晖春(1770—1853)兄弟家族“鹗里曾”莫属(他俩的祖籍,均为侯官洪塘鹗里;皆是林则徐的亲表哥)。与曾国藩兄弟稍有不同的是,曾晖春兄弟的精彩部分,主要在于开创了家族的科甲奇观,以及多位后裔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儒坊林则徐母家故居。
一
中国南方的曾姓,大多数来自江西。例如: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1019—1083),就是出自江西南丰。曾奋春、晖春家族的迁闽始祖曾孟宁(卒于明洪熙元年的1425年),则是来自江西新凎,此为东迁;而曾国藩、国荃家族的迁湘始祖,亦来自江西,此为西移。清末,福州人郑祖庚纂《闽县乡土志》与《侯官县乡土志》。在两志的“大姓”记载中,皆有“曾”姓,内容上大体雷同,综述如下:“按《氏族略》,曾以国为氏,宗圣之后。宋靖康中,闽县曾升戍楚州,战死于昭信县,其县以全。子以荫,官江右,留焉,后人孟宁于明永乐间,又从新凎迁回闽,居洪塘。六世孙熙丙(注:自孟宁至熙丙应为七世)官御史,又迁入省垣,传十余世。”
洪塘“鹗里曾”的兴盛,第一拨始于七世祖曾熙丙(1576—1644),考取了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后因获悉崇祯帝自缢,哭不食者累日,月余卒,亦为明代的忠臣。熙丙生有3子。长子庭龙之子灿垣,为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次子庭骐之子大升,为清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官武威知府,擢宁夏副使(为第一拨的最显贵者)。三子庭驹,岁贡生,官明兵部职方司主事。“鹗里曾”兴盛的第二拨,则迟至庭驹玄孙曾新(1739—1792)的长子奋春、次子晖春,此时已是迁闽的十三世。晖春兄弟父子孙曾之第二拨(计有7位进士,2位翰林;延至玄孙,共有19位举人。这还不包括熙丙另两位儿子的后裔,亦出有清雍正间进士兼翰林曾丰,以及21位举人,其中一位名叫曾照,又名元英的,还是清道光间的解元),其后裔的名人效应更大得多,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二
曾新世代业儒,家至贫。娶林则徐的大姨妈陈帖(1740—1831)为妻时,用三拜烛拜天地、祖宗及父母(福州旧时代谓最短小红蜡烛为三拜烛。言仅经三拜,便燃尽也)。曾新后来掇秀才,旋以应学院考等第一,补廪生。负文誉而十试不登科,以舌耕为生,仍不足以养家。好在有陈帖这位贤内助,素族善治女红,敬养慈姑之余,抚育子女各三。令人可敬的是:信仰佛教的她,身处逆境,还节约全家口粮,以一碗粥饭赠送邻妪之无食无子女者,终其身。
曾新生前虽看到长子奋春中举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但曾新在6年后就去世了。奋春官浙江临安、孝丰知县,可是仅活了31岁。楹联大师梁章钜曾称赞奋春作文章时,“摇笔立成”。其弟晖春,嘉庆六年(1801)进士,则活至83岁。其五子登科(长子元基举人、次子元炳进士、三子元海进士兼翰林、四子元燮进士、五子元澄举人),四世蝉联进士(晖春一元炳一兆鳌一宗彦,后者兼翰林),另有元基的次孙福谦(出嗣元澄为孙)亦为进士。晖春以“元”字辈得科名最早的曾元海(1797—1833)出嗣长兄奋春,但也仅活了36岁。
林则徐在道光九年(1829)所作《曾氏从母陈太宜人九十寿序》中,从称赞曾家的贵显,转而述及其难言之隐:“今太宜人于人所不能得一者,而皆兼而有之,且连而致之,可不谓人世之至荣者乎。虽然今日之荣,人所尽知也,由数十年之困顿、勤勚,以致今日之荣,则人所未必尽知,而正则徐之所难己于言者也。”“忆则徐束发受书,赠公(即姨父曾新)至塾中抚其顶,与先大父谈禹门幼时事,且述家室艰辛之况。则徐虽稚且蠢,犹为感动。盖太宜人之忍饥饿、耐劳苦,与吾母如出一辙,故不禁闻之而心伤也。”“自霁峰(即晖春)通籍(出仕),而太宜人乃免于持家之劳。”
不得不说,曾晖春之母陈帖(1740—1831)与林则徐之母陈帙(1759—1824),姐妹俩的娘家老祖宗是浙江平阳陈氏(即福州文儒坊19号今林则徐母家故居,为明末崇祯年间其九世祖陈兆盛所购下),是个十分了不起的家族:迁闽始祖为元末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陈高(字子上),传至陈帖与陈帙,已为第十四世。曾新、林宾日,这两位连襟,穷尽一生之功力,仍考不上举人,而分别娶了虽也考不上举人的陈圣炅岁贡生之大小女儿,但两姐妹的祖父陈芳植却是个举人,已算是科第之家了。后来曾新、陈帖生出了以科甲(进士称甲科,举人称乙科。唯有进士,方能称“甲”)传家的曾晖春,林宾日、陈帙生出了林则徐。因此,有人说:“半个林则徐出自文儒坊林则徐母家故居,半个曾晖春也出自这里,四分之一的沈葆桢(其外祖母即是陈帙)亦出于此”,是有道理的。此宅也是林则徐表曾侄孙、抗日海军名将陈季良的故居。
三
洪塘鹗里曾氏,穷则思变。以省会城市贫民的身份起家,明清两拨,全依赖考取科第兴盛。尤其第二拨,进一步以联宗方式来扩大家族影响力。
与鹗里曾氏友好、有多重姻亲关系的清末著名博物学家郭柏苍(1815—1890),在《乌石山志》“南丰曾氏祠”条下记载:“在山西麓庵边角,祀宋曾文定公巩,袝祀明南京御史侯官曾熙丙、熙丙孙曾灿垣,国朝宁夏道入祀乡贤侯官曾大升、浙江孝丰知县侯官曾奋春、江西义宁州知州闽县曾晖春。”请注意:明朝两位、清朝三位的袝祀者,全是“鹗里曾”;而主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曾巩,则是“南丰曾”。这说明,此宗祠是“鹗里曾”家族出钱修建的。该祠最后袝祀的是曾晖春,表明该祠营建于晖春卒后,时在1853至1860年间。曾祠于1960年左右,被国家有关部门征用。存在期间,鹗里曾氏后裔常来祠里祭祖,曾晖春的个别后人还住在祠内。
这么说,安民巷的“南丰曾”后人,为什么会允许鹗里曾氏这样做呢?原因是:他们两家各取所需,联了宗。就像《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与荣国府的贾宝玉父亲贾政联宗了。安民巷的“南丰曾”主要是商贾,与黄巷的“鹗里曾”主要是科甲世家,大为不同。曾晖春的第四子曾元燮,与湖南曾国藩,为道光十八年(1838)同科进士。他俩曾有过来往。再往后,曾国荃以统谱来征求意见,“鹗里曾”家族则没有响应;却与同住三坊七巷的“南丰曾”联宗。清代,已成为商贾的安民巷“南丰曾”家族,对科甲“鹗里曾”的了解实质上是不够的。
清福州长乐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流传于海内外,影响甚大;清末浙江绍兴人朱应镐的《楹联新话》附印于梁书之后(见于中华书局2006年第二次印刷)。由于朱应镐不是福州人,对福州的事物并不十分了解,其表述的质量远逊于梁章钜,虽也留下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资料,但还须做些去其糟粕、取之精华的工作。例如,其曰:“闽县曾亦庐大令元澄,由进士(注:错误,应为举人)宰浙江乐清、黄岩等县,引疾归。卜居安民巷(注:错误,应为黄巷),即其师陈恭甫太史故宅也(注:陈恭甫即陈寿祺,其故宅在黄巷,而不在安民巷)。自榜联于厅事云:‘薄宦匆匆,携得温、台风满袖;旧游历历,忆随时、酢雪当门。’”又曰:“闽县曾霁峰太史(注:错误,应为刺史。太史官翰林,刺史官知州)晖春,为亦庐大令元澄(注:联系上下文,说的应该是亦庐大令元澄次兄蔚岩同知元炳进士)之父,晓沧观察兆鳌之祖,曾亲见五子登科,子孙三世进士。其厅事有联云:‘鲁国簪缨三叶茂;燕山门第五枝芳。’今观察之子幼沧太史宗彦,光绪癸未(1883)复与馆选。杏宴恩荣,蝉联四叶,谈者尤艳称之。”
看来当时朱应镐老先生是向安民巷的“南丰曾”家族,去了解已联宗、在“鹗里曾”家族“五子”中最后去世的曾元澄一支,而造成张冠李戴。寿高八旬的曾晖春,晚年时期,“五子”中的前四子已先他而卒,他只好跟着幼子元澄生活,住在黄巷故居里。他曾作有《和芷林梁(章钜)园十二咏》(梁园即其黄巷故居之西邻)。
四
清代江苏高邮王氏(明初洪武年间自苏州迁来),四世蝉联进士(王安国一念孙一引之一寿同)、三代蝉联翰林(安国、念孙、引之)、祖孙鼎甲(安国榜眼、引之探花)、祖孙尚书(安国吏部、引之工部)、三世予谥(安国文肃、引之文简、寿同忠介),更为重要的是:四代经学家,尤以念孙(1744—1832)、引之(1766—1834)父子俩最为突出,今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市设有高邮二王(念孙、引之)纪念馆。此王氏是曾国藩在家书中表示最为艳羡的两个世家之一。据有关资料,林则徐曾与王引之有过书信交往。而王引之则是曾晖春的太亲家。因为,晖春的长孙曾兆鳌(原配福州邱氏,早故),继娶了王引之(长子王寿昌按察使的长女)的长孙女王如瑛(1818—1858)为妻,后才有了鹗里曾氏“伯侄三杰”:近代中国陆军之父曾宗彦,以及其侄民国执政府总参议曾毓隽、新中国海军正军级烈士曾以鼎兄弟。
二王父子不是只痴迷于做学问,在政治上也大有建树: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后,王念孙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率先上疏嘉庆皇帝,参倒了大贪官和珅。其中,王引之(曾订正《康熙字典》2581条)也贡献出大智慧。他提请父亲说:“何不在罗列了和珅的罪状之后,再加上‘臣闻帝尧之世,亦有共驩,及至虞舜在位,咸就诛极’。”被其父叫好,并采用。引之把和珅比作唐尧时代的奸臣共工和驩(huān)兜,这样一来,也就把乾隆帝比作尧,嘉庆帝比作舜,既惩办了和珅,又抬高了乾隆,亦恭维了嘉庆,三全其美。
1993年3月27日,高邮王氏纪念馆把笔者寄去的“鹗里曾”资料,放入展柜里陈列。
“鹗里曾”无论联宗或联姻,本文涉及的王念孙王引之“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国藩“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的3个家规入选《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20年北京第28次印刷),占了全书50个家规的百分之六,亦可见“鹗里曾”家族社会关系之不凡。
《福州晚报》(2024年9月13日 A14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