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栉风沐雨创辉煌 激情奋楫逐浪高
2024-09-2703-41-19来源:福州日报

牢记嘱托,接续奋斗

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美丽海湾城市

中共罗源县委书记 张新怿

罗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志斌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赓续前行再奏华章。新中国成立75年来,罗源坚定不移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罗源湾开放开发为突破口,把罗源建设成为闽江口及闽东南的一颗明珠”指示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罗源实践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5月首次跻身“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实现从贫困县到百强县的跨越。

  一是构建新时代“双龙抱珠”现代化产业体系,县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激活。近三年,GDP从316.6亿元突破到451亿元,涨幅达到42%,社会用电量增长50%。2023年绩效考核位列全市第4,今年上半年8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6。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钢铁龙头企业完成技改升级,青山不锈钢精深加工产业园、宝太冷轧、洲凯特钢等中下游产业链项目落地,2023年罗源粗钢产量突破千万吨,被省政府确定为钢铁产业链发展重点县。引进福蓉源、东恒新能源、丸顺汽配等新能源项目29个,总投资115亿元,谋划打造近3000亩的新能源产业园。

  二是大力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创新招商工作模式,产业链招商经验入选全省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霍口水库工程正式下闸蓄水,今年1-7月项目攻坚突破年考评位列全市第3。融入福州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大局,被省通管局确定为全省通信行业生态优化和新型工业化试点县,加快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三是做大做强省会“北大门”,罗源湾开放开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中华鲎、海马等特色海洋产业,华东船厂技改、罗源湾“四道二铁”等项目加快建设,近三年来,港口吞吐量翻倍增长。台商区扩区工程填海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新增用地2910亩。牛坑湾填海项目时隔19年顺利重启,将形成连片开发用地1.2万亩,为建设“海上福建”“海上福州”提供重要承载空间。

  四是强化新型城镇化牵引,实现更高层次城乡融合发展。开展“五小一大”城市建设行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9个,新增学位10895个;建设县总医院,与省附一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成立13个名医工作室,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在全省首创村级就业服务驿站,畅通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渠道,2023年新增就业绩效考核排名全市第1;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响陈太尉宫、十八罗汉、罗宁古道、千年水松、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和“天下石、罗源工”罗源特色名片,溪尾街闽剧艺术街区开街。探索空心村组团服务模式,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风劲好扬帆,奋斗正当时。罗源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定产业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生态自信,打造具有罗源特色的县域产港城人融合典范,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美丽海湾城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作出罗源贡献。

1727423057239593.png

鉴江渔排升级改造。陈世强摄

1727423104422720.png

罗川山海秀美之城。林灿泉摄

1727423130837541.png

罗源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引来野生动物栖息。林曦摄

  向“新”而行 蹄疾步稳

  这里,千年文明一脉相承,孕育着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

  这里,是福州北翼的海滨重镇,被誉为闽江口金三角的一颗明珠。

  畲风、海韵、古迹、生态、红色、民俗……让人应接不暇。

  海风萧萧,聆听着罗川儿女阔步向前迈向新时代的铿锵足音;青山巍峨,见证着这块红色热土的75年沧桑巨变。

  75年,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罗源成长为一座潜力无限、机会无限的开放新城,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未来、以更自信的笔触描绘未来、以更果敢的担当创造未来,奋楫逐浪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变则通,通则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年来,罗源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顶层设计,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冶金和新能源的新时代“双龙抱珠”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集聚融合,推动产业“链”上新活力。

  “链”就产业新实力,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龙头企业先后完成技改,6月,青山不锈钢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及企业入园进行集中签约,发挥青山集团龙头引领效应,吸引下游11家终端生产制造企业集中落户,进一步补齐罗源绿色冶金产业链短板,推动罗源钢铁产业从低附加值的粗钢生产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变。近日,福建洲凯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纯材料项目拟落地罗源,有望解决当前我国部分高纯合金钢严重依赖进口“卡脖子”问题,为罗源千亿绿色冶金产业集群再添新动力。

  在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正在加速集聚:丸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东恒新能源汽车电池精密结构件、友信恒润胶粘模组、安博新能源等项目相继落地。“我们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和宁德时代配套需求,谋划打造新能源产业园,目前招引新能源配套项目25个,大部分都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台商投资区经发局局长赵新水介绍。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为罗源擘画“双龙抱珠”经济发展战略,时至今日,罗源遵循这一宏伟蓝图,积极打造新时代的“双龙抱珠”格局,2023年5月首次跻身“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实现从贫困县到百强县的跨越。近三年,GDP从316.6亿元突破到451亿元,涨幅达到42%,社会用电量增长50%。2023年市对县绩效管理考评位居全市第四名。今年上半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8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6名,其中工业固投、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预算总收入等4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3名。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目前罗源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条培育,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13家增长到2023年的37家。罗源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被福建省通讯管理局定为通信行业生态优化试点县。

  港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

  罗源因海而生,必定因海而兴。

  20世纪90年代,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关心推动下,松山围垦为罗源带来近3.5万亩土地,当地先后建设罗源湾开发区、罗源湾滨海新城、福州台商投资区;

  21世纪初,罗源实施白水围垦工程,建成金港工业区,引进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百亿级龙头企业;

  今年8月,福建罗源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区填海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牛坑湾填海工程位于罗源湾北岸,总投资80.71亿元,围填后将形成连片成规模用地1.2万亩,为建设“海上福建”“海上福州”提供重要承载空间,对提升福州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牛坑湾填海工程是全省最大的已批未填涉海项目,从2005年启动至今历时19年,项目从最初的谋划到动建,都凝聚了全县人民的殷切期盼,项目打破了制约罗源发展的土地瓶颈,建成后将为罗源临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承载空间与平台。”罗源县相关领导介绍。

  码头上,船来车往,起重机在有序地装卸货物,一摞摞集装箱仿佛一组组活动的色块——在罗源湾港区碧里作业区,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海洋,赋予罗源更加开阔的视野,罗源湾天然水深10米以上,常年不冻不淤,便于船舶靠泊,是全省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为罗源海洋经济成长壮大,创造了发展条件。

  近年来,罗源不断推进罗源湾北岸码头的建设。今年碧里7-10号泊位岸线顺利获批,可新增年吞吐量861万吨。截至目前,罗源湾北岸形成万吨至30万吨级的泊位群和5000吨级的滚装码头,港区年货物吞吐能力达3400万吨。

  在不断推进码头建设的同时,罗源积极推进公共运输廊道、罗源湾深水航道、台商区外联通道、西兰隧道、疏港铁路、温福高铁等“四道二铁”建设,推进华东船厂技改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疏港通道。随着港口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陆路交通的持续改善,一条更富有活力的海上丝路正从罗源湾北岸向远方延伸。

1727423153683000.png

宝钢不锈钢生产线里随处可见的机器人炼钢。本报记者 石美祥摄

  “绣花针”绣出罗川锦绣图

  漫步千年古道,感受历史沧桑之美。国庆前,罗源罗宁古官道文化展示馆将开馆迎客。近日,记者在罗宁古官道文化展示馆看到,该馆正在进行最后的展陈布置。罗源按照“重文化、微改造、原生态”思路进行保护开发,深度挖掘罗宁古官道相关历史文化名人,并整理历史名人相关的典故、诗词作品等,开展了初步研究考证,为古官道修复提升和文化展陈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罗源溪尾街闽剧艺术街区正式开街,当晚原创大型沉浸式闽剧《明月照溪尾 福气满罗源》首演,整条溪尾街化身实景演出舞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罗源与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合作,将溪尾街打造成闽剧文化街区,除实景演出外,还在引进人才、闽剧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合作。

  “亮灯了,亮灯了!”随着夜幕降临,海面上的罗源湾跨海大桥被LED灯照亮,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与甬菀高速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相互辉映,将整座桥装点成为一幅光影艺术的作品。

  伴随着快门声,罗源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陈世强迫不及待地按下了手中的快门键,用相机记录下这梦幻般的场景。“近几年罗源越来越美了!有空我都会去外面拍照,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家乡的美景。”陈世强说。

  清晨,南溪波光粼粼、花草绿植繁茂,河边栈道吸引了不少晨跑的市民;傍晚,沿湖风光带上,随处都是居民健身、休闲的身影,乐声悠扬、欢笑阵阵……

  罗源文锦街盘活老建筑、罗源县中心农贸市场拆除重建、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近年来,罗源下足“绣花”功夫,积极稳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治理水平,找准切入点,“花小钱办大事”,坚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以“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效益”。

  用心用情书写民生答卷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如果把罗源的发展史浓缩成为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为大美罗川描绘出一幅壮丽画卷,民生必然是生动传神的“点睛之笔”。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以及人居环境的整治与改善,如今的罗源,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改造提升后张巷、溪尾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推进罗宁古官道、栖云洞十八罗汉造像等保护修缮,打造南洋村“回得去的乡村”传统村落。打响陈太尉宫、十八罗汉、罗宁古道、千年水松、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和“天下石·罗源工”七大罗源名片,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美好未来催人奋进。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罗源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怀着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奋进之责,凝心聚力推动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美丽海湾建设,把罗源建设成闽江口及闽东南的一颗明珠,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罗源力量”。

1727423171444447.png

霍口水库风光。王堃铭摄

  (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其燚 刘舒婷)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