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清风 孝廉故事|林春泽:百岁人瑞 政廉德著
2024-11-1304-09-49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高新区南屿镇·林春泽

他一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六个朝代,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朝廷先后敕建“人瑞坊”“六朝大老坊”,被百姓誉为“包公再世”“南国青天”。

1731485691699217.jpg

林春泽像

林春泽(1480—1583),字德敷,号旗峰,侯官县(今闽侯县)南屿人。历任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江西宁州同知、吉州通判、广东肇庆知州、高州太守、贵州程藩知府等。

林春泽初任户部主事时,负责管理通州仓场和临清关税务。当时临清关是北京门户,号称京东第一关,交通要塞,过往行旅众多,货物成山,税银数额巨大。林春泽实行“宽征疏滞,商旅便行”的政策,不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而且促进了边关商贸发展。

一次,正德皇帝想要南巡,进谏的官员皆受杖责,罚跪午门,林春泽在通州听闻此事, 不惜冒着触犯龙颜的危险,写下《谏巡幸东南疏》,“此年以来,民穷财尽,水旱相仍,灾害叠加,甚至饥殍盈途,父子相食,大驾所至,将何供亿”,句句诤言,为民请愿,力谏正德皇帝不要南巡。虽然最后没有成功,并被罚跪午门,但这次直谏却受到上司和同僚的钦佩和赞赏。

正德皇帝南巡时,随从江彬元帅趁机纵兵敲诈勒索,百姓苦不堪言,林春泽秉正不阿,据理力拒,令江彬畏惧三分,并约束部下,在林春泽管辖范围内秋毫无犯。

林春泽管理的通州仓场,是保证北京官、军、民供给的仓储,规模庞大,物类众多,但多年积弊根深蒂固。他上任不久,通过调查研究,不顾大家反对,写下《应诏陈言疏》,列举其中的利弊并提出更改方案,受到嘉靖皇帝赞赏和采纳,并委以实权。林春泽更加身体力行,革弊扬利,为民办事,效力国家。

林春泽被提拔为户部员外郎,负责管理运河北部漕运。漕运是明王朝联系北方政治、军事中心和南方经济重心的大动脉,仅官方核定每年须运粮三百万石,实际达到五百万石,沿途政府设关纳税,税银可达数百万两。林春泽认为“盖仓廪系朝廷之积蓄,天下之大命也。蓄积之盈亏实由于漕运之通塞,实是系于生民之休戚。”“顷年以来,漕运之规坏少,民几至于颠运也。”于是他致力制定规章制度,疏浚阻塞,加强管理,除恶扬善,上任当年漕运便通行无阻,行旅感谢他,都叫他“林佛”。

1731485799605019.jpg

林春泽故居

林春泽无论是在户部任职还是管理地方,都是一位勤政廉政视百姓如手足的好官员。任贵州程蕃知府时,当地汉夷杂居,交通闭塞,文化低劣,经济落后。林春泽到任后修桥铺路,改造学宫,起用德才兼备的学士分任少数民族村寨塾师,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开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据《贵阳府志》 :“于是夷人从始知汉威仪,骎骎向学,乃今宾不乏,则翁之化也。” 林春泽在贵州程蕃知府一干十三任、三十九年,年老返乡之际,当地百姓送他的一副对联“政廉德著十三任程蕃知府,节亮风高卅九秋南国青天”至今仍高挂“乡贤祠”。

林春泽心性孝顺,疼爱族人,接济乡人。父亲林铎、母亲陈安人、继母杨安人都已经去世,但每逢忌日的时候,林春泽都要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对于族人子侄,林春泽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给予帮助,整个家族更加友爱团结。乡中生活贫困的老人,死去无力安葬的,林春泽都会替他们收敛埋葬。

他一生对于族人教育非常严格,著有《家训》16篇,涉及人生立志、家族继承、培育族人、生活习惯等,为水西林氏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百岁时,其子林应亮70岁,为户部侍郎;林应亮的儿子林如楚官居工部侍郎。林春泽就自题大门联:四十登科,甲戌还登甲戌榜;五旬生子,长孙又抱长孙儿。上联自指四十岁时登甲戌榜进士,过六十年,又逢甲戌,登百岁榜。下联指其四世同堂,与子林应亮、孙林如楚、玄孙林慎同为进士。因而, “父子孙孙世进士”在历史长河中也是少数。

据史料记载,水西林氏在宋、明两代共出过23名进士。到了当代,水西林氏后人也有不少英才,有知名学者、院士等20多名。

点评

林春泽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百姓、关爱族人。不仅身体力行清廉之风,更是将这些感悟整理成册,著有《荃蹄集》4卷、《家训》16篇、《人瑞集》12卷,这些著述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体会,为后世继承其良好的家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来源:《左海清风:福州孝廉故事》)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