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归海共话文明——从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看海洋文化发展轨迹
2024-11-1702-55-47来源:福建日报

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大厅中央,七层八角的罗星塔模型“吸睛”无数,其“真身”位于福州马尾,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识,有“中国塔”之誉;大厅入口处的中国船舶工业史展览中,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嘉庚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资料同样引人驻足,这是中国首艘具备洁净采样、操作、分析能力的科考船,也是厦大海洋学科的“海上实验室”。

从史前南岛语族的逐岛漂航,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融互鉴,福建发展的每一步,都浸染着海的印记。如何实现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以海纳百川的襟怀丰富和发展地方特色海洋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洋专家纷纷献策。

守护海洋文化记忆

1822年,“泰兴号”商船从厦门港出发,在驶向印尼雅加达途中,于西沙附近沉没。一同沉入海底的,还有船上满载的上百万件清代福建瓷器,它们大部分来自德化。

一艘沉船,钩沉德化青花瓷漂洋过海的往事,锚定福建港口在中国航海史上的坐标,更阅见福建人下南洋的一页页历史……在“海上中国”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在题为《“泰兴号”海洋文化再出海》的主题演讲中,从“泰兴号”的故事出发,与大家分享了对新时代弘扬海洋文化的思考。

2018年,郑长来在英国购买了部分漂泊海外多年的“泰兴号”瓷器。第二年,他无偿捐赠其中数百件给德化陶瓷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这为进一步研究德化瓷外销史及中国古代港口贸易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也有力助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

焕发海洋文化生命力,首先必须在保护上下功夫。

明朝中后期,九龙江边的月港从一个僻处海隅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民间海上贸易始发港,繁盛时期拥有18条航线,通往东南亚与西亚、拉美、欧洲等47个国家与地区,引领了中国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郑国珍建议,在考虑将漳州月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跨国项目之一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应该牢牢依托福建海洋文化的深厚积淀,充分理清漳州月港全域与“太平洋丝绸之路”涉及的时空关系,将漳州月港全域涉及“太平洋丝绸之路”贸易的经济文化承载要素遴选比对,纳入申遗点对象,形成符合以“交流和对话”为特征的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线路”新型遗产的关键理念,充分加以体现,进而确立其在“太平洋丝绸之路”系列遗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保护有形文物,也要传承无形精神。

郑和下西洋,普遍被认为是古代中国经略海洋的高潮。他每次都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候风放洋,舰队的许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更有大批福建人随郑和出使远航。

郑和研究会秘书长宁涛认为,郑和航海精神的内涵,包括了敬业献身、忠心为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敦信修睦等。“这些精神不仅在当时推动了明朝的海外交流和贸易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表示,明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全国将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福建无疑将是其中重要一站。

赋能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文化是我国走向海洋的精神力量。”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艳平提出,新时代福建海洋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与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使之赋能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经济价值。发展与之匹配的事业产业,深入挖掘文旅体系,推动海洋文化资源与科技、文创、文旅等产业融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党组书记李航表示。

“中国不是一个只重视大陆文明的陆上国家,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统筹陆海文明视野的国家。”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认为,在文明史视野下可以看到,海洋经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有区域国别研究、地缘政治考量,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结合在一起,从海洋政策、海洋秩序、海洋技术等维度构建起我国的海洋自主知识体系。

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法中文化一带一路交流中心主席、资深航海家闫瑞华注意到,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是塑料污染的极速增加,让海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她认为,航海文化中不仅有对海洋的利用和开发,更有对海洋的敬畏和保护,蕴含着深刻的环保理念。“这些都时刻提醒我们,人类不是主宰者,必须思考如何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尊重和保护海洋,成为海洋环境的守护者。”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正因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海洋遥感专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潘德炉和他的团队近年来持续打造为碳中和战略目标服务的智慧海洋。他认为,蓝碳测评产业的发展可以围绕测评技术体系、计量指标体系和交易市场体系来构建,走自主可控、国际接轨之路。

第三届福建省海洋文化专题报告会现场,马来西亚拿督斯里黄文胜提到了福州闽清籍华侨领袖黄乃裳——他漂洋过海抵达马来西亚,在诗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印记。“两国海洋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如今,以海洋文化为纽带,马来西亚产品也在中国找到了广阔市场,双方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黄文胜看来,促进中马两国海洋文化交流,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能激发发展动力,促进两国共同探索海洋世界的奥秘。

记者 郑璜 林蔚)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